走出“茶馆式”物理教学模式的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zi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究竟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物理开放性教学。这虽消除了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病,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课堂教学模式化、“三案”操作格式化、教学方法、手段简单化等。
  关键词: “茶馆式” 物理教学 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提倡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校纷纷组织一线老师深入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要求老师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所谓“茶馆式”教学,即学生分小组的形式,以六至八人一组,围绕课桌相向而坐。这种形式称之为“茶馆式”。其优点在于,使学生能够更便捷更畅快地交流。这种交流不仅是语言上的,更多来自眼神的交会,心灵与思想的碰撞,契合了“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的需要,最大特点是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各地在推广“茶馆式”教学模式的时候,有些师生把握不了课堂的“度”,反而事倍功半。下面我结合教学体会谈谈“茶馆式”教学模式的几点缺陷,以引起同行的思考。
  一、“三案”操作格式化
  “教案”设计要注意突出教学思路、学生学习过程,学案中学习问题的解决方法,注意引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案”要立足学生实际,突出引导功能,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情境性、针对性、启发性、层次性和引导性;“巩固案”中的作业形式要多样,有习题,也有活动任务,还有拓展迁移。“三案”的设计要注意遵循整体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方法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服务性原则等,设计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充分发挥备课组和教研组教师的集体智慧。部分教师制作学案不能很好体现要求目标,“自主学习”部分用填空形式,学生没有很好阅读课本,跳跃式地找答案,完成填空,不能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不能把握知识的内涵,弄不清物理知识的构建;“交流探究”采用材料解析形式,学生不能质疑,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巩固案”采用选择题形式。新课改要求教师精讲点拨,“到位而不越位”,有学者形象地把杜郎口教学模式比作“三句半”,意即学生讲三句,教师只需讲半句。而有些教师把握不好度,要么三缄其口,要么频频打断学生的发言,让发言的学生无所适从。我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手段简单化
  传统的“应试教育”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围绕“中招”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管教,不管“导”、“学”,教学两张皮现象严重。如不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施,即使是演示实验也仅停留在把实验作为知识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学目标的简单层面上;不重视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的分析,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难以体现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投影、录像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物理课件,开展物理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茶馆式”教学不能很好体现这一精神,往往带有很强的限制性和单一性,甚至学校行政约束,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学内容运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的生成和创新。
  三、课堂教学模式僵化
  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课堂充满了生机,异彩纷呈。但是,不少教师不考虑学情、课型,一味按杜郎口的模式“拿来主义”,死搬硬套,不讲教学效果,甚至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耍花拳绣腿,追求虚伪的美丽,使物理课缺少深度和力度。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这种看似热闹课堂气氛很活跃的表象背后,教育的目标并没有实现,教学任务也并没有真正完成。可见,单纯追求课堂模式化已背离“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所以,有些学者、专家已呼吁:要模式不要模式化。
  四、教学成效表面化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物理课堂充满了生机,异彩纷呈。但是,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缺少深度和力度。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掌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总之,“茶馆式”教学一改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病,但其教学模式化暴露出的缺陷也引起学者、专家、领导的思考。在江苏省规范办学的背景下,必须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让课堂真正成为高效课堂。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堪称教改“吃螃蟹”者,我所在的连云港市也开始进行“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六模块”建构式课堂,即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和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灵活选择运用自学质疑模块、交流展示模块、互动探究模块、精讲点拨模块、矫正反馈模块、迁移运用模块,建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话交流、动态生成、合作共享,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连云港教育局教研室.《“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摘要.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其他文献
目的:描述共享决策的阻碍及促进因素,为进一步临床实施共享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和目的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2—4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半
电教媒体以其直观、灵活和机动性等优势,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使学生把空泛知识形象化、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电教手段的优势在课堂上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使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从而提高课堂授课质量。但是,如果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不当,课堂教学就达不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49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1.66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余万,对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
期刊
教育的改革呼唤着创新型教师,新课程逐步深入校园,教学方式也在逐渐转变,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法、新的学习方式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一路高唱“新”歌,但许多老师还在走“老路”,痴迷于“应试”教育,继续发扬“传统”作风。要想使新教改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就要不断地寻找问题,改进方法,转变观念,提高业务素养。现我就在平时听课中发现的一些不足谈谈意见。如有不妥,请给予指正。  一、新教材,老教法,重
摘 要: 物理学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学,就要学习一点辩证法,要用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对高中物理知识认识理解就更加深刻、透彻,应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避免了对高中物理知识只能“死记硬背,不理解其本质”的现象,也为高中老师和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摘 要: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质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课程改革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物理教师应积极应对新课程带来的挑战,自觉锻炼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师生的协同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物理教师 专业技能 锤炼    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新课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
学位
摘 要: 本文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微元法”思想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是高中物理教学所涉及的一种重要数学方法之一,渗透着微积分的思想。“微元法”使曲与直统一起来,使变与不变统一起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科学思维方法。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微元法 渗透    “微元法”是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数学方法之一,渗透着微积分的思想,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之一,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