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推进策略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y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教师培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及个案研究等方式,分析了该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滞后的原因,提出了强化教师培训的策略。
  关键词:教师;培训;少数民族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西南面,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一个总人口约200多万的多民族聚居区,其中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3%。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州内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性短缺等问题突出,教师培训工作滞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及个案研究等方式,分析该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滞后的原因,从而为强化教师培训工作探寻应对的策略。
  一、全州中小学教师培训滞后的问题归因
  1.教师培训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培训效果
  全州现有的专任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年龄偏大,虽然有教学经验,但知识老化,已经不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急需培训提高;另有一部分近几年新考录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经验不足、方法欠缺,需要进行专业培训,但由于培训经费的缺乏,许多一线教师得不到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不能及时提升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制约着全州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
  2.教育教学研究实力薄弱
  全州教研机构缺乏,教研人员数量少、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承担教育教学研究者、引领者和支持者的职责,无法为教学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指导。同时,教研机构缺少专项教育科研经费,严重制约教育科研工作对教学的支持力度。
  3.部分校长、教师满足于现状
  部分校长、教师不求上进,不研究学校管理和学科知识,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工作满足于现状,对当前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式缺乏充分的认识,“我要学”的终生学习理念还未完全形成。
  以上问题的存在,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以及加快全州教育发展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为了达到教育为全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目的,就要通过培训提高,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强化教师培训工作的应对策略
  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是当前全州教育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各项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了认真实施好教师培训工作,州、县应成立领导机构,高度重视,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今后几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投入、更实的举措常抓不懈。
  2.全员参与,按需培训
  认真落实各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坚持“全面推进、分步实施、重点有序”的原则,按期完成培训任务。按照“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分类培训、按需实教”的方针,每年按时完成国家规定的培训时数。进一步确立因学定教、按需施训、学以致用的培训理念,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根据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科学的培训计划,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形式以及培训者的人选等。在培训的过程中,按照“科学设置、周密组织、精心施训、严格考核”的程序,认真组织实施各类培训。
  3.精选培训者,提高培训队伍素质
  (1)选拔理念前卫、知识渊博、教学基本功过硬、经验丰富、技能水平高的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建立起培训团队,承担州、县(市)的教师培训工作,下大力气提高培训教师的学术水平、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研实力,打造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满足教师渴求的培训者队伍。(2)以落实能做高质量的理论讲座、能上高质量的公开课、能进行高质量的评课、能组织高质量的学科活动、能抓好一个高质量的专题、能带出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突破口;以会听课、会讲课、会与任课教师提高培训队伍素质、塑造培训队伍形象、提升培训队伍品位,成为本学科的学者研究教学得失为目标,精心建设培训队伍。通过理论学习、专业引领、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培训教师真正成为教师的教师。
  4.落实政策,保障经费
  积极争取政府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资金支持,筹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足额落实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各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专款专用,保证经费投入。同时,要积极探索政府、学校、教师共同承担教师培训成本的新机制,确保培训工作任务顺利实施。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社会各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种需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培训,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而为全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刘润珠.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誗编辑 郑 淼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已成为幼儿教育追求的价值取向。以绘画活动中如何凸显幼儿自主性为重点,从对当今绘画活动出现的问题和现状进行思考,阐述了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文中简称《指南》)背景下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凸显幼儿自主性的方式方法、取得的成效和今后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等,充分发挥以幼儿为主,激发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关键词:幼儿;绘画;自主性  一、问题的提出  发展幼儿的自主性
摘 要: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无论是中教课堂,还是外教课堂,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加,每个学生获得的发展机会与空间也随之增多和扩大,这就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仅仅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已远远不够。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需要适当的静思。一节数学课既要有“有形”的行为活动,更要有“无形”的思维活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的认识”如何教?下面谈谈我的尝试,力求还数学课堂一份安静,给学生静静思考的空间,充分展现数学思维的魅力。  一、问题留白直切新课  好问题能使学生达到欲知未知、欲言不能的“愤悱”状态。在遇到问题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感悟、反省、记录、整理的时间,让学生经历静静地思索
摘 要:一个人若不懂得审美,就不会留意人生的美景,就会缺少幸福和快乐,就难领悟生命的意义。所以教育的第一要务便是培养一个会审美的人,一个修养境界高尚的人。  关键词:审美教学;精神家园;审美境界  一、用爱开启学生的心扉,用情点亮课堂,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  有一种爱,是一块丰碑的坚守,坚守每朵鲜花的绽放;有一种情,是心系苍生的牵挂,牵挂每个学子的成材。对人的一生来说,高中三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可这
摘 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鼓励“创”读,尊重独特体验;引导“研”读,培养探究学习;强化阅读的个性化反思;指导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关键词:审美阅读;动态阅读;想象阅读  阅读是知识的提升,阅读是进步的体现,它不仅能使人累积知识、陶冶情操,更能使人身心愉悦。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取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优化数学概念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概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只有合理地选择和运用,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创设一种教学的“活化”情境
摘 要:听力作为英语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之首,是学习英语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其他英语能力的提升,而且也是他们能够顺利运用英语交流的前提条件。因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不仅是为了学习需要,更是社会需要。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实施英语听力教学,从教学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听力习惯,避免“聋子英语”发生在孩子身上。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百花园,开满了红的、紫的、黄的、蓝的、白的各种颜色的花朵。学生的写作思维就像这争奇斗艳的花儿,肆意开放。而教师则是园丁,精心修剪、浇灌,让花儿茁壮成长。阅读能力是这最好的营养,让学生的写作思维迅速蔓延。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是十分关键的,其关系着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学生文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虽然在新课标的引导下,小学语文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想把钓到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要学钓鱼。这些鱼一下就吃完了,要是我会钓鱼,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老子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故事和话语虽然简单,但蕴涵的道理,却耐人寻味。假如我们把知识比作“鱼”,那么教师的任务,就不能只是端出“鱼”来喂了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的深入变革,“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备受教师的关注和青睐。该模式是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充分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教师有的放矢地施教。因此,学生有效预习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奏。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呢?  一、强化预习意识  预习,是指“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具体来说就是指在课前预先学习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学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自己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