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0220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将问题教学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且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若能够将其科学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则利于提高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的成效,彰显出教育的效用与价值,同时还能够使得高中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获得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进步。基于此,本文以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 物理核心素养 教育 作用 运用
  在高中阶段,物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不但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探究意识等方面的进步。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之中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则能够作为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的途径,若想利用此途径来充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还应以问题教学法作为推动,通过问题的提出来逐渐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中获得能力及素质方面的综合进步。
  一、论問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利用问题教学法,可在问题的指引下,有所针对的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态度、表达水平、探究意识以及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等,能够作为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中:
  其一,通过利用问题教学法,利于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究动机以及创新意识等,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至探究活动以及创造性活动中,并在此过程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够良好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使学生能够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进步。
  其二,通过利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系统性的学习物理知识,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物理知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也能够使学生学会自主整理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能力,这样也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其三,通过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能够使学生学会表达自身的方式,善于总结物理学习的一般规律,进而不但利于达成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其四,在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利用问题教学法,还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更为积极主动的分析与研究物理知识,从而为物理实验活动的开展铺垫好一定的基础,且此种方式还容易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
  上述内容均为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所具备的积极作用,也由上述内容可知,在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利用问题教学法是尤为关键的,对此教师务必要予以百倍的重视,良好的应用问题教学法,以期真正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日后发展。
  二、论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教学策略
  1.明确问题教学原则
  明确问题教学的主要原则,能够凸显出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所以说,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之中,教师应先明晰问题教学法的主要原则,然后再充分的贯彻与实施问题教学法,以便更好的发挥出问题教学法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以具体的方式来说,一方面教师应确保问题提出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问题提出的本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会应用物理知识,并掌握到物理学习的有效方式,而对此就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有着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摒弃以往消极落后的教学方式,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之本质,而后再去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物理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积极的研究、反思以及总结等,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同时也利于保障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确保问题的提出具备循序渐进性,要求教师科学把握问题提出的难度,需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教学需求等方面有的放矢的提出问题,确保问题的难度由低至高,这样才能够逐渐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信心,让学生能够更为乐于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渐渐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实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开展《平抛运动》一课的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若想充分应用问题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那么还应先明确好问题教学的主要原则,对此在提出问题时,教师应确保问题提出具备科学性,教师可先准备一个篮球,让学生们去观察篮球抛出之后在空中的运动,而后再换成气球,观察其在空中的运动,之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何气球传不过去?再提出篮球没有受到空气阻力吗?以便通过上述问题的提出,来促进学生直观的了解到平抛运动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更为充分的掌握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而与此同时也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实践水平,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均能够运用至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这不但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引发学生的共鸣感,使学生能够真正喜爱上高中物理学科。而针对此,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教师则应充分的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之中进行细致的思考,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以及记忆方面的能力,而这也能够作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一项关键内容。
  一方面教师应结合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将其与一些生活现象之间进行相互融合,以便引入至课堂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在最为恰当的时机提出关于生活的相关物理问题,这样则能够使学生更为充分的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也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投身至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中,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物理学习方法,这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去积极主动的观察一些物理现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充分凸显出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开展《摩擦力》一课的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则能够联系于生活实际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可引入在现实生活中汽车在刹车之后,或在行驶一定的距离后才可停下来,也能够引入冬日时积雪融化,路面较为光滑易于摔倒等生活现象来当作课前导入内容,而后再引导学生主动联系于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来思考为何在路面较为光滑时行人易于摔倒等问题,使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摩擦力的概念,而教师则需抓住教学的时机,再引入其他的物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掌握与本节课相关的物理知识,这样不但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也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3.精心设计教学问题
  在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时,还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教學问题,一方面教师需主动的挖掘出高中物理教材之中的优势,设计和其内容之间具有关联的物理问题,以便引起学生的思考,强调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也能够凸显出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还应结合于物理教学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具备现实意义及价值的物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除上述内容之外,教师还应注重于优化问题内容的设计,主要强调于从高中学生的认知及学习规律着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基础、背景以及思维能力等方面,来主动的优化物理问题,提高问题本身对于高中生的吸引性,让学生能够进行更为主动的思考,并且正确的解答问题。
  例如,在开展《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教学时,教师若想充分发挥出问题教学法的作用,那么还需做到精心设计物理教学的问题,针对本节课内容,教师能够以“你有何种想法?你想怎样做?”等问题的提出,来促进学生构建正确的物理思维,让学生可在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具备质疑意识,并在学习知识的整个阶段自觉养成多加思考的习惯,这样则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够满足于物理核心素养之要求。
  4.重视问题提出的实践性
  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时,教师不单单要强调于向学生讲述物理知识,也需注重于物理问题提出的实践性,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到更为充分的物理知识,且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去逐渐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所以,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在应用问题教学法时,还应重视问题提出的实践性,一方面教师应根据物理教学的真实情况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并确保此活动能够满足于高中学生的迫切需求,这样才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以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时积极去解决问题,以便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感知物理知识的能力,也能够使得学生在此种学习状态下,更为充分的明晰物理知识之内涵与价值,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也具备极大的作用。另外,应注意的是,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多加关注学生思考与解答问题的状态,若发现学生存在状态方面上的问题,那么教师还要在第一时间加以引导和指正,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参与至实践活动中,解答相关问题,这样才更利于彰显出问题教学法在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例如,在开展《万有引力定律》一课的物理核心素养教育工作时,教师则应善于应用问题教学法开展教学,并重视问题提出要具备实践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扎实掌握物理知识。如针对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先为学生设计出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而后再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与掌握到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知识,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以及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育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所以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务必要明晰此点,利用良好的教学方式与途径,来科学应用问题教学法,以通过问题的提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等,最终使得高中生获得更为长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曦.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习题教学策略研究[D].2019.
  [2]王添华.基于实验法培养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9(1):56-57.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新课程标准下问题教学法在培养物理核心素养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0812)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都说“女人三十豆腐渣”,演艺圈的女艺人过了三十岁要是再不红估计就很难再红了。可偏偏有人例外,一个模特就在她“豆腐渣的年龄”里突然爆红:变成当地最热门的女艺人,广告代言纷至沓来,手表、手机、汽车、化妆品……个个都喊出七位数天价追着她,女人三十也能是一枝花?她,就是台湾名模林志玲。    天使脸蛋魔鬼身材    34C酥胸、24寸纤腰、修长白嫩的双腿,林志玲现在的美丽,令港星黄秋生、吴镇宇都称赞她为美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1.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外阅读的延伸,以此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也是课外阅读比较常用的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对作家、作品的介绍,通过设置某部分问题和知识的悬念,或者对某段文字的精彩描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此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
夫妻财产AA制离婚时还有帮助义务吗  编辑同志:  我和林某在结婚登记前,两人到公证处对婚前财产进行了公证,并签订了一份“协议书”。约定“不论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都归各自所有,各自收益归个人所有,个人的物品归个人使用。用于共同生活中的物品共同支出,双方各半承担……”。前年,我出了一场车祸。车祸后,我整天只能与轮椅为伴,我和林某的关系也开始恶化。现在,我准备答应林某的离婚要求,自愿根据“协议书”和
【内容摘要】所谓地理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出新颖,独特的地理观念、建议的能力。因此,三年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衡量他们素质的重要指标。与时俱进,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因为具有创新能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通过自己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总结课堂经验,从学生与教师、课内与课外等多个角度出发,来阐述在新课改下地理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地理教学 激发 创新能力  引言 
【内容摘要】物理是初中重要课程,探究有效的物理学习方法是初中物理教学老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新课改中要求应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极为先进且有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分层教学的出现使物理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学效果极为明显。但从当前分层教学应用情况来看,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导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育教学的关键更多地偏向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篮球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中的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需顺应时代潮流,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以加深学生对运动的重视程度,进而自觉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教学;高效化  篮球是体育球类运动的三大球之一,相比足球与排球而言,学生们更加喜欢篮球运动。而篮球运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压力缓解和
【内容摘要】英语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科目,通过微写作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微习作”指的就是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用内容精湛、篇幅短小的书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描写的一种创作形式。微写作的规模较小,目标明确、主题单纯,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较强,通过碎片化的累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 微写作 教学策略  引言  英语是一门外语,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认识与实践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率。在研究中,文中分析了高中班主任德育理念的认识和德育工作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德育工作的策略,希望可以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效果,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重要性 策略  就传统意义层面而言,德育工作就是教师依据自身知识经验和智慧,对可能给学生思想
2006年3月21日下午,贵州省遵义钛厂家属区32栋宿舍楼发生一起血案:在该厂职工仲伟超的卧室里,一位中年妇女倒在血泊中。该厂公安科接到报警电话赶到现场时,该妇女已气绝身亡。经办案民警调查辨认,死者系仲伟超的前妻张群英,两人已离婚12年。  案发后,警方经过两个多月的侦查,终于破获了此案:参与加害这个被害女子的,不仅有她的情敌和情敌的女儿,而且还有她的前夫,甚至情敌自己的前夫!     弥补残缺父
【内容摘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将家国情怀教育有机融合于初中思政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时代热点,感受家国情怀;教师从多角度感悟文本,提升思政课教育的亲和力。发挥地域优势,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展示家乡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走进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开展创新教育,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开发课程资源,开展第二课堂和各种社团活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