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ouw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小学生阅读课文常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课文无法读深读透。要使小学生达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深切体会,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所谓阅读教学中的创设情境,就是营造一种氛围,创造具体生动的场景,让学生与作者同情、同境,并力求同感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言、形、情”融为一体,观念寓于其中;它的精髓是学生的学路、教师的教路与作者的思路“三路”有机地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展现妙趣横生的生活创设情境
  生活之树使教学永远常青,也使语文教学由课堂封闭型走向开放型。语文学科必须从小课本、小课堂中走出来,树立开阔的教学视野,走入生活,让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活跃的状态下、开放的思维空间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将课内外阅读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才会有孩子们那一串串的童言稚语,一个个的奇思妙想。
  如在教学《燕子》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我带着学生去公园找春天。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我们欣赏着春天的美景,这时,我趁机提出:“小朋友,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旁,快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学生瞪大明亮的眼睛:“老师,你看,路旁的小草长出来了。”“老师,小草露出了脑袋。”“老师,我找到了春天,瞧,柳树睁开了眼睛,嫩芽长出来了。”“老师,迎春花张开了笑脸,多像在欢迎我们。”“老师,我想到了一个学过的成语‘鸟语花香’,春天多美呀!”“看,各种各样的花儿开放了,真是春色满园,百花争艳。”……学生七嘴八舌,完全融入了大自然中。此时,天空中飞过一群燕子,学生齐声说:燕子报春来了。在这样的境界中,学生非常容易将情境中的声、色、形这些浸染着情感的表象与相应的词沟通,所谓“灼灼壮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喈喈逐黄莺之声,嘎嘎学草虫之韵”,词语伴随着形象,带着感情色彩进入他们的意识,这些词贮存在他们大脑的词语仓库里,是那样的活跃,那样的灵动,那样的鲜明,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用这些词句去描绘情境,可谓“呼之欲出,挥手即来”。
  二、运用形象感人的语言创设情境
  有时学生受到年龄、阅历、生活经验等限制,对一些生疏的事物、景况、情感难以置身于内。语言,是情感交流的最佳武器,也是情感迁移的最美凭证,只要运用得当,一个引子,一个情节,就能把学生带进既定的情境。如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由于学生阅历浅,对课文所描述的那种送别的情景不熟悉,总找不到感觉,缺乏真情实感。为了使学生忘掉自我,加入送别的行列,在教学之始,我满怀深情地讲述了这样的一段话:“我曾经访问过参加抗美援朝的一位志愿军叔叔。他含着激动的泪花,向我讲述了当年志愿军回国,同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情景……”
  教师用一段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创造了一种感人的语言环境,创设了一种催人泪下的氛围,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把学生的感情引入了当时送别的情景之中,为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情怀奠定了基础。
  三、渲染动人心弦的音乐创设情境
  教学中依据教材内容,有时可以运用听音乐的方法制造气
  氛,一首动听的歌曲或一段悦耳的音乐,有其独特的魅力,能产生动人心弦的力量。
  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苦,我让学生听一听《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曲。那优美的歌声,那淳朴的情感,将学生带到了灯光下老师的窗前。虚幻的情境,熟悉的故事,每个学生心头为之一动,这时是引导他们体会如何关心老师的最佳时刻,我紧扣此景追问:夜深人静,只有紫丁香陪伴在老师窗前。小朋友,如果你就是这株紫丁香,此时,你会对老师说些什么?为老师做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相发言:“老师,很晚了,您睡觉吧!”“老师,您歇一歇,明天再批吧!”“老师,天气冷,您披件外套,喝杯茶吧!”“老师,您累了,我来帮您捶捶肩,揉揉腿吧!”更有学生说:“老师,我来帮您批作业吧!”……多么可爱的学生啊,多么真挚的情感,这就是情境创设的效果。
  四、再现具体形象的图画创设情境
  不少诗文本身就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如果在教学后,让学生借助诗中语言的描述,绘成一幅画,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已经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画笔融为一体了,如教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我一改往常的教法,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不是分析全诗,而是让学生按诗中的描述绘画,学生都兴趣盎然。绘完画我再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进行全诗的分析,所提问题学生对答如流。这种教法,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提高,并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效果很好。
  五、借助直观生动的实验创设情境
  有些知识性的课文阐述的是科学小知识或介绍的物体是学生非常陌生的,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只凭教师简单的语言描述是理解不了的。为了突出某一重点,突破某一难点,配上一个小实验,以此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那效果就不同了。
  如教学《称象》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动手演示了一个小实验:①将一只小船放于盛水的水槽中;②将事先准备的石头放入小船中观察小船下沉的情况,再用笔在水淹到的地方做上记号,拿出石头;③再把天平的砝码放入小船中,直到水淹到刚才的地方用笔做记号的地方;④把石头和砝码放入天平中观察两边是否相
  等。这个实验印证了文中曹冲称象的办法,学生经过亲手实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受到曹冲小时候注意观察、善于思考的精神感染。
  总之,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紧紧地被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伴随跌宕起伏的情感体验,自觉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我们只要不断深入地探索教学情境的奥妙,努力创设各种动人的教学情境,定能导演出一幕幕令学生神思飞扬、回味无穷的教学“活剧”来。
  参考文献:
  马宁.创设学生参与情境,导入语文教学活水.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9).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形课堂”,在开发幼儿美术潜能,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中尤其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而作为实现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载体——材料,蕴含了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在幼儿园成功开展美术教育活动的核心就在于材料的选择与开发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大自然以其勃勃生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随
在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部署下,我们针对概念型教学展开了一系列研究,随着课堂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从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中,我们发现概念型教学也有其规律可循,如果将概念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概念的引出密切联系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他们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概念的揭示应生动、直观、形象,并尽最大可能唤起学生的生活记忆。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教师采用怎样的评价语言往往影响评价的效果。合理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也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课堂中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评价语言则是教师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  关键词:课堂评价语言;幽默;准确得体;赏识和鼓励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文训
摘 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期提高人的语言能力非常重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等特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渠道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抓住契机,丰富幼儿感知;适当训练,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游戏活动,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  关键词:语言能力;丰富感知;适当训练;游戏交流 语言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核心、交往的工具,“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语言伴随着人的一生,随着人类社会
摘要:传承千年的古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象征,它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带给读者丰富的内心体验。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最为重要,只有引导学生抓住了意象,才能抓住诗人独特的情感,才能更好地读诗、赏诗,并在读、赏中获得丰富的体验,进而促进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意象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凝聚,是客观物象在经过诗人情感的升华而创造出的独特之象。教师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
由于各种原因,在学校里总有班风不正的班级,这样的班级被称为“差班”。这样的班级人人躲,学生不屑与“差班”的学生交往,教师更是唯恐接手。而我有幸,连续多年中途接手了这样的班级,当了五次九年级的“差班”班主任。庆幸的是,在我的教育下,这样的班级却能发生很大的改变。就我看来,其实“差班”不难教,关键看教师的教法。  一、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  事实上,“差班”学生漠视学校规则的表象掩盖下,是对教师欣赏目光
摘 要:“三阶段赏识游戏作文教学法”是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前提,以游戏作文教学为主线,以赏识式批改为主导,以作文创新为目标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三阶段教学法;作文教学;赏识教育;快乐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我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前提,以游戏作文教学为主线,以赏识式批改为主导,以作文创新为目标,总结出了“三阶段赏识游戏作文教学法”,效果显著。  第一阶段:游戏中快乐作文,
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学生通过这个循环过程,逐步构建完整、准确的知识框架,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更要鼓励学生发问,教师在课堂中与其给学生10个问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  一、增强学生信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信息源和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走下讲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李镇西在他的《心灵写诗》中写道:欢乐与苦涩,黯淡与辉煌,诅咒与无奈,纯真与虚伪,泪水与汗水,自信与违心,骄傲与尴尬……不管肯定还是否定,赞扬还是批评,这一切都是我们经历的。我想这足以说明,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个性差异的活生生的人。从教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对自己说:“教育,不能简单化,它是一门艺术。”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黑板就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一个交互平台,而如今白板替代了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交互平台。教师在电子白板上自由地板书,教师不再是“鼠标的点击者”,学生也不用再当“录音机”。电子笔可以任意选择颜色、调节粗细,不用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工具就可以轻松画出各种漂亮的图形。最重要的是,教师又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等方式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细节决定成败,电子白板的一点“小”改变让理想中的课堂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