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t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日寇、奋战、险要”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位壮士爱护群众、英勇顽强、为祖国和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突出人物英雄气概的表达方法。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图文结合,探寻“插图在语文课堂中的艺术之美”。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描写五位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
  2.体会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梳理脉络
  师:同学们,“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这是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抗日战争历时14年,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让我们把思绪拉到1941年秋天,易水之畔,狼牙山巔。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让我们恭恭敬敬地齐读课题。
  (二)复习主要内容和脉络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时,日寇集中十万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经历了多场战斗后,仅剩五个人。他们分别是谁?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五位壮士的名字,待会一口气说出来。(学生汇报)真好!我们都应该铭记历史、铭记英雄。
  师:你一定记得这篇课文讲了这五壮士的什么故事,来,一起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口头填空)
  那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一起填上小标题: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补充小标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明白了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
  (三)精读品味,体会五壮士的品质
  【自学】接下来,请您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战士们是怎么完成任务的?有什么地方让你有特别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请你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战斗的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并批注自己的体会,写关键词。(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师:有什么地方让你有特别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1.第2自然段——痛击敌人
  (1)学习“点面结合”写作手法
  场面: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等。这篇课文写的是战斗场面。第一段是场面的背景。
  师:同学们,请看这段战斗场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生答:先概括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再具体刻画每一个战士是怎样痛击敌人的)你把概括描写的用直线画出来,把具体描写个体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师:再读画直线的句子。像这样对多个事物进行概括描写,就叫“面”;而后面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进行详细描写,就叫“点”。瞧,把五位战士一个个放大来写,就是一个个的点,把这些点连起来写,概括起来写,就叫“面”,这就是“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生答:一方面,五位壮士非常英勇,把敌人一波一波地击退;另外一个方面,是每一个人各具特色,步调不一致,各有各的打法,个性非常突出)你看,班长的特点是怎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生答:善于指挥、沉稳、干脆果敢)副班长葛振林的特点是?(生答:打枪又猛又准,英勇无畏)宋学义呢?(生答:有勇有法,从他扔手榴弹就能看出他作战经验丰富)胡德林和胡福才呢?(生答:年龄虽小,但是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可见,他们作战时分工不同,各有不同的打法,各有特色。点的描写,就是突出每个人的不同,凸显了每个战士的英勇无畏。而前面就是群体描写,写出了他们整体作战的英勇。
  (2)写法训练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试一下,就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写一个场景,先概括再具体描写。比如,我们在大扫除的时候的场景,足球赛的场面。那我来开个头,概括写。“最近,我们年级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赛场上,队员们挥洒汗水、奋力拼搏,场面精彩纷呈、热烈刺激!”好,下面就请你们来进行点的描写,一个人写一个点吧!
  【过渡】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有特别的感受?(第3自然段)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五战士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为了争取群众和连队转移赢得时间,他们英勇杀敌,只想拖住敌人。)
  2.第3自然段——引上绝路
  A.他们选择的是一条怎样的路?班长为什么要选择这条绝路呢?(生联系背景来说)
  B.“斩钉截铁”是什么意思?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板书。
  (语言描写。“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热血沸腾”“紧跟”都可以看出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勇于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C.他们有感情地朗读。
  3.第4-5自然段——顶峰歼敌
  【过渡】把敌人引上绝路之后,他们在顶峰展开了顽强的歼敌,我想请两位同学合作读文章的四五自然段。
  (1)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英雄的英勇形象。
  (2)指导朗读:“砸”:把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读出五位战士的英勇奋战和他们的勇气。
  你看,石头是怎么样的?“像雹子一样”,说明有力、密集,所以要读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第6-9自然段——英勇跳崖   【过渡】同学们,五位战士在顶峰英勇杀敌,有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可毕竟寡不敌众,毕竟势单力薄。很快地,他们弹已尽,路已绝。狼牙山上最壮烈的一幕,在棋盘陀顶峰展开。我们的战士是怎么样做的?
  【播放五壮士跳崖视频】
  同学们,子弹已经打完了,追兵紧逼过来。我们的战士此时是什么样的?他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请同学们看,(放大插图)1959年,画家詹建俊先生创作了这幅油画,把五壮士英勇跳崖前的瞬间动态定格了下来。
  (1)同学们,你们从画中观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怎样的五壮士?从哪感受到的?小组讨论一下吧(生交流汇报,师相机引导)
  (2)情景对话(放大插图,播放敌人往上冲的哗啦啦的背景声音):
  “班长,你此时此刻,心里是怎么想的?”(生说)
  “副班长,你在想什么呢?”(生说)
  “宋学义,你在看什么呢?”(生说)
  “胡德林,你又在看着哪儿呢?”(生说)
  “胡福才,你想说什么呢?”(生说)
  (3)师:是啊,这一个个战士都是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豪杰。五壮士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也没投降,也没有停止战斗,狼牙山上想起了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齐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
  生: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师:同学们,千言万语,感受到了这么多,其实,五壮士选择英勇就义的那一刻,他们想得了那么多吗?想得了那么久吗?此时此刻,敌人步步紧逼,已经容不得他们多想,他们想到的只是不做俘虏,不做亡国奴;他们心中只有为国家、为革命而死的信念,为了群众,为了主力部队舍生忘死,死不足惜。读到这儿,你最想对五壮士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
  (4)師:是的,同学们,说到这,如果请你改一下最后一个小标题,你会怎么改?(生答:英勇跳崖、壮烈跳崖)把黑板上的跳下悬崖改成“壮烈跳崖”。
  (5)是啊!他们是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而勇于献身的英雄。这个“壮”字,让人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易水千古悲壮士,狼山万世颂英雄!”五座丰碑,头顶蓝天,脚踩巨石,与课文的文字描述相互交融,他们和狼牙山浑然一体,但他们的形象比山还要高大,永远地屹立在狼牙山上,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上。
  (四)拓展延伸,展望未来
  师:(出示图片和音乐)同学们,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更不应该忘记英雄。这一段抗争的历史,都记录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纪念碑的底座有许多浮雕,镌刻着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五、总结
  同学们,不忘峥嵘岁月,铭记先烈功勋。狼牙山五壮士爱国爱民、临危不惧、英勇献身、视死如归,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五壮士的“壮”在如今又有了新的内涵和方向,而且现代化竞争就是从你们开始。因为“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我们“牢记初心使命,让红领巾更鲜艳。”
  【板书】狼牙山五壮士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英勇顽强、不畏牺牲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小学生个人能力和个体因素的差异,教学效果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因材施教越来越受到重视。将分层教学法引入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中,不仅正视了学生的能力差异,同时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发展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设计,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从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
【摘要】小学英语开展“同课异构”教学实际上是寻求一种促进该课程教学最优化、效率最大化的教学策略。沙尾一小学“能力提升”工程帮扶学校南沙小学,本文以参加本次教研活动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同课异构;英语教学;探讨  2019年10月30日,南沙区万顷沙珠江片英语教研活动在沙尾一小学举行,万顷沙珠江片的英语老师,沙尾一小学“能力提升”工程帮扶学校南沙小学三四年级的英语老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沙尾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想要立足于社会就要有一技之长。这一点在聋生身上尤为重要。所以学校对聋生的培养不仅仅要学会生活、适应社会,更要学会生存、立足社会。因此,海丰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陶艺作为兴趣课。不仅仅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创作能力等,更是为聋生的职前教育打好基础,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特殊教育;聋生教学;陶艺  聋生作为残疾人群中各方面能力较好的群体,比其他类型的残疾人更容
【摘要】语文课堂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吃”透教材,更要“看”透学生。文章作品选入教材,必定具有一定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来源于生活也必将用于生活。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人文性  我国的语文教学古今有异,从近代的“五四”运动以来,语文渐而以白话文为主,现今更是毋庸置疑。白话文通俗易懂,学生应该体会甚深,但阅读教学依然使语文教师百技莫展,常常埋怨学生底子薄。为何不另觅他法,探取可行之径呢
一、案例设计的背景、依据和特点  过去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形式单调,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无法达到现阶段学生锻炼的基本要求,也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为贯彻落实《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穗教函〔2017〕1007号)精神,我校大课间活动以坚持“五育”并举,以“立德树人、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切实践行“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如何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形成良好健全的品质。实践证明,这一切需要班主任的有效管理。班主任不仅要使学生获取多种多样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有充足的心灵陶冶,让他们享受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下面谈谈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培养良好习惯  本学期笔者接任二(1)班班主任,一接到工作,笔者就了解到:一年级,因各种原因竟然有三、四个老师接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逐渐从台前走向幕后,代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灌输型”教学方式,以导为主,先学后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强身健体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有利于培育身心健康的新时代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程;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理念  
【摘要】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班级的教育、教学作为基础进行的。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学生素养发展及其重要的工作,它将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学生素养成长速度的快慢,素养成长质量的高低。做好班主任工作,让学生都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个班主任的共同目标。特别是对待一些素养问题的学生,那些自尊心特别强,很容易受到伤害的学生时,班主任在和他们进行沟通的
【摘要】兴趣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如饥似渴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学生学习有没有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教学的质量。为了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我不断地探究和尝试教学方法。本文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激发;学习历史;兴趣;策略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学习历史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然而,一直以来初中历史
【摘要】高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大数据”作为教材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认识概念和生活意义;也作为一种教学信息来源,通过数据融合,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新途径,从而打造更适合学生学习和思维以及个人能力发展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大数据;融合  “大数据”是近年来流行的名词,旨在通过总体信息处理分析,得出不同的结果,根据结果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高中信息技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