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音乐付费意愿调查报告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版权保护背景下,网络数字音乐传播进入正版化轨道。各音乐服务商增强了版权保护,但也突出了付费欣赏与受众免费获取心理的矛盾。本文基于于对南京市部分高校大学生对网络音乐的付费意愿进行的调查,总结出了大学生这一大消费群体对网络音乐付费意愿的特征,分析了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和当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大学生网络音乐消费市场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音乐付费
  【中图分类号】J613.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音乐指音乐作品通过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或无线方式的传播,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在国家文化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以及版权保护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网络音乐产业已经逐步实现由实体唱片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网络音乐为主的数字模式的转变,并且走向正版化轨道。
  2017年11月,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指导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并发布了《2017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根据报告中的数据,2016年中国数字音乐的产业规模达到529.26亿,同比增长6.2%,主要动能来自快速增长的付费用户群体。
  在当代网民及网络音乐用户中,大学生思想活跃,易冲动性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经济条件和消费水平有了新的变化,消费观念也有所改观。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所接受的学校音乐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该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构成了他们特有的音乐消费特点。本次调查以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大学生对网络音乐付费意愿的特点分析;第二部分涉及影响其行为模式的特征;第三部分是对现状进行的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调查共发出问卷600分,回收有效问卷577份,有效率96.17%。
  一、大学生网络音乐付费意愿模式的特点
  (一)受经济水平影响较大
  通过调查得出,有74.5%的人认为网络音乐对自己的生活影响较大,22.5%的人认为一般;参与调研有93.6%的人在网络上常用的听歌软件是国内官方音乐APP(如网易云音乐、QQ音乐、虾米音乐等),仅有6.1%的大学生普遍使用国外官方音乐APP(如Spotify、iTunes、Apple Music等)(见图3),说明大学生对网络音乐还是比较喜爱的,并且绝大多数的网络音乐讯息是从国内官方音乐平台获得,可见国内网络音乐有着巨大的需求市场。
  (三)摇摆性较强
  大多数人愿意为网络音乐付费似乎是一种无奈之举,除去11.2%的人不会付费以外,有28.2%的人付费的原因是没有其他下载途径,有28.2%的人是为了付费才能拥有的更高品质音乐,两个原因加起来超过了一半,仅有28.9%的人是因为自身版权意识较好会去进行付费行为。说明在音乐版权保护背景下,非正版市场已经在萎缩,但只要有其他免费途径获取优质网络音乐资源,部分大学生仍然很有可能不会继续付费,消费习惯不稳定,变动性也较大。
  (四)选择多样化
  而对于付费模式的选择上,有34.6%的人选择了包月付费,选择年费会员的有17.4%,16.8%的人选择了单首下载收费,21.9%的人选择了专辑下载收费,仅有9.3%的人选择了包流量付费。说明了大学生对于模式的选择更多倾向于计算更简便、单次价格更低的一类,包流量付费需要计算每月剩余额度,流程较为复杂。而按照曲目付费行为更多存在追星一族中,为自己喜欢的歌手付费,或者听歌习惯不明显的人,仅仅只是偶然需要某首歌或某张专辑而进行的付费行为。包年付费单次支付价格较高,对于普通爱好网络音乐的大学生来讲,单次付费更低的包月会员显然是最受欢迎的付费模式。
  二、影响大学生网络音乐消费行为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1.自我需求
  当今大学生多为每天重复同样的生活,学习、就业与人际交往等外界与自身同时施加的压力使得其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矛盾。因此他们需要主动寻求方式来调整心理平衡并适应周围生活环境,而音乐便具有缓解压力、产生共鸣、愉悦心情的作用。在本次的调查数据中也表明,共有34.37%的人认为音乐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有40.07%的人认为音乐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大,作为对比仅有共2.94%的人认为音乐对生活的影响不太大甚至没有影响。我们可以得出,对于音乐的消费行为,初始原因基本都源自大学生自身对音乐的需求,从而产生了部分消费行为。
  2.物质条件
  物质是消费的基础,这一点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所不可忽视的基本因素。大学生几乎是无收入来源群体,消费水平虽然取决于家庭导致有可能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但大多数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均等。数据表明,38.34%的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大约在1500—2000之间,32.82%的大学生生活费在每月1500以下,只有少部分共9.49%大学生的生活费在每月3000—3500以上,处于较高的消费水平,而大部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只占中等偏下水平。目前,国内许多音乐软件的收费相对于国外软件较为低廉,定价标准为一般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这也使得大多数——93.44%的大学生会选择国内音乐APP进行网络音乐消费行为。而每月对音乐产品的消费大多数在1—50元左右,符合其消费能力。
  3.版权意识
  多数大学生的音乐知识与相关的人文、艺术知识相对比较匮乏,本次调查着重选择了非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大多数在中学时期或童年时期都几乎没有接受过比较正规的音乐教育。选择歌曲不会对艺术性要求过高,大部分会选择不需要付费的且不要求质量的歌曲,直接影响了其消费行为。另一部分大学生则是在大学期间因所学专业不涉及法律内容,自身对于版权没有完善的意识。但由于当今社交网络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版权意识正在得到增强。44.73%和43.87%的大学生选择付费音乐是由于自身版权意识良好与追求高品质音乐,40.93%的大学生表明他们不用盗版音乐,在收听音乐时有49.57%的大学生会查看音乐是否有版权再进行消费。因此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群体是根据版权所有去进行音乐消费,并且在遇到自己喜欢的付费歌曲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进行付费下载和使用,并会推荐他人进行消费。
  (二)外界因素
  1.消费引导
  目前,国内音乐市场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消费没有明确的规范与导向,对于音乐消费的界定较为模糊,部分音乐为专辑付费,部分为APP内包月会员付费,绝大部分则是免费使用。而对比国外的音乐消费软件则一般是统一购买会员或购买歌曲,出现多种消费方式的现象较为少见,免费使用歌曲的情况也极少,这使大多数大学生不知道自己购买的音乐是否为正版音乐或不知道应该去购买音乐,多达40.76%。网络音乐中会出现尤其多的盗版音乐,64.77%的被调查人群表明自己不会介意他人消费盗版音乐或认为与自己无关(见图5)。这些现象使得部分大学生人群形成错误的消费观,影响了其消费行为。
  三、大学生网络音乐付费意愿行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版权保护意识欠佳
  在对盗版音乐的态度调查中,仅有三成的大学生认为盗版音乐是严重违法行为,这体现出目前大学生在版权保护方面的意识十分薄弱,急需加强对于版权意识的教育。音乐正版化,对于音乐人是有利的。正版化可以给音乐人的收益提供保障,自己的创作得到了尊重,他们在创作时也会更有动力,这对听众当然也是有益了。同时,音乐的正版化,也需要听众的支持。国内一直以来形成的免费听歌的习惯,是阻碍正版化进程的一个因素。若能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让听众为服务付费,为增值产品付费,且又不打破听众免费听歌的习惯,加强法制建设和尊重版权的自律教育,积极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对于音乐著作权,特别是网络音乐著作权的保护,同时大学生自身要加强版权意识,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的音乐市场能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大学生音乐消费受经济水平制约严重
  调查人群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经济状况:1500元生活费(含1500元)以下的人占到了70%。而每月用于网络音乐产品的消费中无花费的人占38.17%。1到50元的人占到54.4%,也就是说50元以下的占到92%。之前“有意”使用盗版网络音乐的调查中也有两成是因为正版太贵所以才盗版。
  可见,大学生群虽然在网络音乐消费的意愿潜力上非常巨大,但是版权问题和经济能力制约了他们一部分消费冲动。
  四、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一)提高消费者付费意识   根据全球数字音乐产业数据分析,2016年,中国人均音乐消费仅0.15美金,是挪威和日本人均音乐消费的0.7%,是美国人均的0.91%。面对中国用户的规模优势,如何激发用户的数字音乐消费需求将是产业规模持续做强的主要突破口。必须要先带动起来整个网络音乐市场的消费需求,才能够更精确地对大学生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二)加大网络音乐平台版权透明化
  在调查中,网络音乐平台对于用户版权意识的导向作用非常之大,所以这些平台的版权透明化应当加大,让用户能够明确地对自己想要消費的音乐商品的版权有认识。同时需要立法,执法部门的共同用力,划清违法的红线。我们也需要一个能够明确显示歌曲版权的中立平台,这样我们除了通过音乐平台自己给出的说明,我们还能够从更客观的渠道了解版权情况。
  目前,我国虽然出台了《著作权法》和《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文件,但对于侵权法院管辖、侵权行为认定等具体司法问题还没有完全界定清楚。应当加强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尊重版权的自律教育,积极借鉴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于音乐著作权,特别是网络音乐著作权的保护,从而使我的音乐市场能够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且政府单位,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多维度、多角度地宣传我国版权保护的相关政策,深刻解读版权保护措施,揭示付费模式对激发创作者创作更优质的音乐,对整个音乐行业健康地发展,对用户能够享受更纯正的音乐所形成的良性循环带来的积极作用。
  (三)推出符合大学生审美的优秀音乐作品
  大学生思想活跃,对音乐作品的选择自主性极高,因此,必须积极创作和引进优秀的网络音乐作品,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有适应时代的内容与形式,有符合大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音乐风格与旋律,提高网络音乐市场的空间。当下网络音乐市场鱼龙混杂,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优秀的作品为数不多,内容和形式重复单调,很难吸引用户长期包月或包年付费。
  (四)丰富收费及会员模式多样化
  我们需要更加多样化的收费方式,对于正版精美的音乐,消费者不会吝啬自己的金钱,但是毕竟都希望物有所值。比如,可以充分利用歌手的影响力以提供更为优质的付费服务来吸引用户,加强用户对平台的认可、对正版音乐的支持。在“比较接受哪种收费形式”中除了“包月付费”占一半外,其他如“单首下载”,“包流量付费”等,形式都有不少的人希望人数分布较为均衡。可见,如果付费形式多样,每个人可以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经济情况的付费形式的话,对于网络音乐付费是有正面影响的。
  作者简介:盛开(1997-),女,汉族,山东济宁市人,本科在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音乐传播)专业,研究方向:音乐传播。
其他文献
【摘要】博纳尔作为“纳比派”成员之一,是一位承上启下的绘画大师,为艺术史增添了单纯、高雅而不容忽视的一笔。博纳尔以其独特的视觉感受和绘画方式为我们复现了一个特殊的绘画视角,他以高度讲究的色彩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观看的感性满足,以其单纯的绘画意味为我们提供一种审美的幸福感。博纳尔以抒情的笔调,融性情于画面,有着装饰绘画性的讲究。本文从其绘画形式的形成来源和色彩的秩序来分析其作品的形式,以微观的视角切入来
【摘要】《乐律全书》有载:“舞蹈和血脉,歌咏养性情。”意思是舞蹈与其相依附的音乐具有修身、健身的功能。基于舞蹈艺术这样的起源功能,要对舞蹈学专业学者实施舞蹈治疗法,则是指以舞蹈学专业学者为治疗对象,通过舞蹈这种艺术性运动形式,结合好音乐学、舞蹈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舞蹈学专业学者可以建立好生理与精神的平衡关系,调整好情绪,治疗好疾患。  【关键词】舞蹈疗法;精神解压;“主题”  【
【摘要】弗雷泽先生的《金枝》是人类学的经典名著,但因弗氏本人的“进化论思想”、材料来源和时代局限,本书表现出“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偏见①。对于“东方”“美洲”“非洲”和“澳洲”的居民,甚至对欧洲的现代农民也怀有偏见。《金枝》中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有三重境界,这源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思想。这也同样引起我们的反思:如何既能坚守自己的立场又能超越文化的偏见,平等看待异域文化。  【关键词】《金枝》
【摘要】文物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凝结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本文结合汶上县文物保护现状和部分文物工程开展情况,对目前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分析,旨在更好地促进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汶上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上地下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汶上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书法和绘画,从产生之初就具有了难舍难分的关系,它们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实用目的不同,书法和绘画各自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但是他们在本质上仍具有共性,这便是中国传统的哲学基础,比如它们都强调要在作品中表现出宇宙永恒运行的规律(道或气)。本文试从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方面,暨书法和绘画的用笔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结合历代研究该命题的相关文献,作相应论述,并得出结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优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传与旅游景区融合发展。之后分析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未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人民群众缺少旅游开发理念。最后探讨了促进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摘要】米勒是19世纪法国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自然主义画家。他的绘画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田园生活为主。米勒的作品很有意境,而且给人真实的感觉。对米勒代表作《拾穗者》的艺术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分析出他的绘画作品的特性。由于米勒出生于农民家庭,他更熟悉和喜欢田园生活。米勒的家庭成员都是基督教徒,他的作品中也传达出了宗教的静穆之感。这些特性,使得米勒的绘画拥有一种独特的意韵,他的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真
【摘要】本文结合文献资料,对毕尔巴鄂、赫尔辛基、深圳三座城市形成的驱动因素和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了武汉市创意城市建设的现状,构建城市文化产业创新生态所具有的政府、文化空间、学术机构、人才资源等优势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根据创意管理和创意战略的理论,立足“复兴大武汉”的目标,从巧创新的五个维度为武汉的城市文化基因激活、创意空间营造、创意人才和机构集聚、创意生态构建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与切实可
【摘要】南岗古排是目前所存不多的较为古老原始的瑶族传统村落,反映了连南瑶族甚至中国瑶族古老悠久的瑶族传统文化,保留有明清时期的建筑民居群落及寨门、寨墙、石板道,原始的竹笕供水系统等传统格局和自然人文景观。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原因,南岗古排面临自建性破坏、自然性损毁、盲目性开发等问题,使原本所具有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形态面临濒危和破坏,因此,加强南岗古排的保护利用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传统村落;民
【摘要】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服饰作为一种传承文化的符号承载着苗族先民的智慧与光辉,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笔者主要对湘西苗族红色礼裙服饰款式、纹样主题、纹样造型、纹样色彩、纹样构成工艺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其折射的典型历史文化渊源。  【关键词】湘西苗族;纹样造型;制作工艺;湖南省博物馆;馆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苗族服饰,除色彩绚丽、造型华美、结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