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ngmon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把高中物理教育的思想定位于“培养全面发展、有科学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新型人才”.教材在构建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同时,蕴涵着人文价值的思想,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应体现人文教育的精神.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人文教育的功能
  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实际更加重视人的心智训练和情感陶冶的价值,不以培养专家为目的.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的认识和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就是它的人文性,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提升人格,净化灵魂,从而实现人格的完美化.
  二、教材蕴涵的人文思想
  教材体现了学科的文化内涵.在绪论中,引用庄子的“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一语,读起来给人以启迪,让学生从哲学的角度领略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单元前的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迈入科学殿堂,能画龙点睛地对该单元研究对象及其人文内涵起到很好的阐释作用;单元后“科学漫步”、“科学足迹”、“大家谈”等栏目,为学有余力和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学习内容;“STS”栏目,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关系.
  例如,“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让学生沿着科学大师研究天体运动规律的历史脚步,从托勒密的“地心宇宙”→哥白尼的“日心说”→第谷·布拉赫的“天才的观测家”→开普勒的“真理超出期望”,将科学大师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思考、如何观测、如何研究、如何质疑的历史足迹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白了人类认识自然的艰辛,科学家孜孜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深深感染着学生.
  三、物理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
  1.利用物理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课堂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阵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在不与课堂任务冲突的前提下,适时根据教材内容,穿插人文教育的思想,进行知識的升华,学生极易产生共鸣,人文思想的种子悄悄植入学生的心田.
  例如,在讲“离子和宇宙”后,教师可以适时让学生阅读“华人科学家在粒子物理领域的杰出贡献”一文,介绍赵中尧、王淦昌、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丁肇中等在粒子物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他们是粒子物理天穹上耀眼的巨星”,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在近代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又如,在讲“噪声”时,教师可指出:一个有修养的现代人会时刻警惕自己会成为令人厌恶的噪声来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做一个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
  2.利用物理实验进行人文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
  例如,在讲“磁生电”时,利用三次失败和一次成功的探究实验,得到磁生电条件.学生追随科学家的足迹进行探索,体会探索的思路,体会发明创造的艰辛,体会“君子善假于物”古训,让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团队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3.利用科技活动进行人文教育
  科技活动是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查资料,搞制作,进行反复的实验,一步步验证着科学原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耕耘,体验着探索知识的苦与乐.在此过程中,学生互帮互助、合作探索,充分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发展了他们的个性特长.
  例如,利用示波器来研究“交流电的波形图象”实验中,学生按要求接线,组装实验装置,按程序正确操作,得到交流电图象和电流按正余弦变化的规律,这个活动使学生知道现代科技和仪器的作用,激发了他们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品质,科学思想在学生心中萌芽.
  4.利用课程内外的人文资料进行人文教育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吸收社会科学文化的精髓,对学生进行启迪和感化.
  例如,在讲“运动的相对性”时,引入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飞华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的诗句,让学生体会诗歌中包含的参考系的知识,将物理与文学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浮想联翩.
  物理教材中各模块的插图都经过精心设计,寓意深长,既是教材本身的需要,又是人文教育的好素材,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从而培养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位挖掘物理教材的人文内涵,把知识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这是时代赋予物理教师的神圣使命.
其他文献
通过对吉首大学2006级160名大学生亚健康的调查,对患有亚健康学生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练习发现,太极拳在对于治疗大学生头痛、胸痛、腰痛、肌肉酸痛、容易掉头发、神经过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数学课堂引入,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作用.  一、开门见山  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他们看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全面,开门见山地导入新课,更能突出主体,点出课题,让学生很快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并对新内容产生兴趣.  例如,在讲“二面角”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的应用性显示出其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过来,使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学生会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例如,在概念的教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发展还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向师性.教师的情感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间接的学习兴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问题式教学,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过程更加开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教学设计能够进一步优化,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初中生物课程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的起源、变化,感知大自然的神奇,增强学生保护自然、真爱生命的价值观.  一、初中生物开展问题式教学的  依据  生物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都与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每个学生都能感知,这就为问题
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为了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教学质量.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智能水平和内在潜能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将班内学生科学地划分为几个小组,这些小组在教师有目的、有区别地教育和学生自身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提高,从而形成不同层次教学.  一、科学分层施教  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开学之初,教师要尽快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摸清学生的基础
一、背景简介  近年来,师生关系恶化事件频频报道于媒体.例如,山西朔州市第二中学学生李某捅杀班主任老师事件、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道东小学六年级班主任侯某因为学生徐某与其顶了两句嘴,就抓住徐某的头发往身上猛踢,致使徐某摔倒,头部撞墙,造成徐某头颅内血肿,最后导致死亡.这些师生关系极端恶化的现象,使我的心沉甸甸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师生之间的恶性事件频发?师生关系恶化现象谁之过?如何才能避免和消除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发散与集中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猜想、联想等方法,对自己已经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加工重组,获得新的认识,产生新的观点和看法.  一、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教学关系,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情趣  初中学生正是心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在学习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之中能够对学习的进展、学习方法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在学习之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不懂得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该
面对新形势下的数学教育,教师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及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学.  本文从自主学习的特点入手,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自主学习的特点  1.能动性  自主学习有别于各种形式的被动学习,它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消极地从事学习活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