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我在教人教版(2006年11月,第二版)高中语文必修5时,其中沈从文的名著《边城》里的一处对烟花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这样写道:“鞭炮放过一阵后,用长凳脚绑着的大筒烟火,在敞坪一端燃起了引线,先是咝咝地流泻白光,慢慢的这白光便吼啸起来,作出如雷如虎惊人的声音,白光向上空冲去,高至二十丈,下落时便洒落着满天花雨。”这里作者把升至天空爆炸后的烟花徐徐下落的情形比喻成自天而降的自然之雨。沈老的用语可谓大胆,且很有创意。烟花在高空爆炸后,满天而下,笼罩天空,就像一张大大的雨帘罩着那片天宇,徐徐而下,动感十足,魅力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既能让读者想象出边城上空非凡的美丽,又能让读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边城人民的幸福与快乐,岂不妙哉。看到这里沈老以雨作喻的成功运用又让我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二处以雨作喻的例子。下面来分别看看:
人教版2003年6月第1版,九年级上册,其中名著导读部分介绍的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精彩片段节选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中这样写道: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来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肉雨”。鲁达把一包十斤全是精肉的臊子和一包十斤全是肥肉的臊子一下子掼在镇关西的脸上,此时镇关西的脸上像是下了一阵急暴雨,雨点大而有力地砸在镇关西的脸上,只是这次不是天上下的雨,而是他亲手切的臊子。此时他的脸上像什么?我想应是上面铺满肉丁和肉末且带有几分腥味的砧板,可见他此时的惨象。此情此景和他欺凌翠莲父女的霸道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鲁提辖伸张正义,除暴安良,嫉恶如仇的良好形象。
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桂花雨》中有二处是这样写的。一处是:“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另一处是: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作者琦君帮妈妈摇桂花树,桂花纷纷下落,弄得她们母女俩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作者以雨喻花,让读者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形,雨儿下落铺天盖地,密密麻麻,桂花自树而下,麻麻密密,满头满身。甚是好看,突出桂花之多,收获之丰。用他妈妈的话说“可以收几大箩”。可见母子亲情之和谐。童真童趣之快乐。
在第一例中是从下雨的面的角度来设喻的,用雨铺天盖地,满天而下,来喻边城上空的烟花,突出烟花爆炸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徐徐而下的美丽,表现出边城人民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第二例、第三例是从雨点的数量的角度来设喻的,桂花自树而下,花儿之多就似雨点下落,数量越多才能越丰收,越丰收才能越幸福;二包臊子,计二十斤劈脸而下,脸上尽是肉丁与肉末,镇关西脸上似被雨淋,可见臊子之多。无独有偶,近日,我在读新安晚报(2010年11月3日)A13版的一篇题为《村民浇汽油烧毁8车》时,其中一处写道:昨天下午1时50分许,记者赶到凤凰办事处凤凰桥时,看到数公里长的桥上停满了警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在桥头处,数百村民提着锄头、棍棒,不断往位于桥头另一端且身着迷彩服、头戴钢盔的民兵狂扔石头,旁边穿制服的民警上前劝阻,也遭受“石头雨”的袭击。在此,我不想议论村民的是与非。但通过“石头雨”三个字能让我想象出当时斗争场面的激烈性。这又是一处以雨作喻的妙用,给你未见其景,却胜见其景感觉。雨,纷纷而下,一年四季都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平常事物,平淡无奇,见多不怪。而以上四处以雨作喻的成功运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事物在语言运用中如能运用的恰到好处,就能收到俗中见奇、平中见险的表达效果,就能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表达境界。作为语文教师的你我如能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时时斟酌语言、咀嚼语言和推敲语言,我坚信我们的课堂语言定会增色不少。
人教版2003年6月第1版,九年级上册,其中名著导读部分介绍的是我国古典名著《水浒》。精彩片段节选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其中这样写道: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鲁达听得,跳起身来,拿着那两包臊子在手,睁着眼,看着郑屠道:“洒家特地来消遣你!”把两包臊子劈面打将去,却似下了一阵“肉雨”。鲁达把一包十斤全是精肉的臊子和一包十斤全是肥肉的臊子一下子掼在镇关西的脸上,此时镇关西的脸上像是下了一阵急暴雨,雨点大而有力地砸在镇关西的脸上,只是这次不是天上下的雨,而是他亲手切的臊子。此时他的脸上像什么?我想应是上面铺满肉丁和肉末且带有几分腥味的砧板,可见他此时的惨象。此情此景和他欺凌翠莲父女的霸道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鲁提辖伸张正义,除暴安良,嫉恶如仇的良好形象。
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七课《桂花雨》中有二处是这样写的。一处是:“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另一处是: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作者琦君帮妈妈摇桂花树,桂花纷纷下落,弄得她们母女俩满头满身都是桂花。作者以雨喻花,让读者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形,雨儿下落铺天盖地,密密麻麻,桂花自树而下,麻麻密密,满头满身。甚是好看,突出桂花之多,收获之丰。用他妈妈的话说“可以收几大箩”。可见母子亲情之和谐。童真童趣之快乐。
在第一例中是从下雨的面的角度来设喻的,用雨铺天盖地,满天而下,来喻边城上空的烟花,突出烟花爆炸面积之大,范围之广,徐徐而下的美丽,表现出边城人民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第二例、第三例是从雨点的数量的角度来设喻的,桂花自树而下,花儿之多就似雨点下落,数量越多才能越丰收,越丰收才能越幸福;二包臊子,计二十斤劈脸而下,脸上尽是肉丁与肉末,镇关西脸上似被雨淋,可见臊子之多。无独有偶,近日,我在读新安晚报(2010年11月3日)A13版的一篇题为《村民浇汽油烧毁8车》时,其中一处写道:昨天下午1时50分许,记者赶到凤凰办事处凤凰桥时,看到数公里长的桥上停满了警用车、公务车和私家车,在桥头处,数百村民提着锄头、棍棒,不断往位于桥头另一端且身着迷彩服、头戴钢盔的民兵狂扔石头,旁边穿制服的民警上前劝阻,也遭受“石头雨”的袭击。在此,我不想议论村民的是与非。但通过“石头雨”三个字能让我想象出当时斗争场面的激烈性。这又是一处以雨作喻的妙用,给你未见其景,却胜见其景感觉。雨,纷纷而下,一年四季都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平常事物,平淡无奇,见多不怪。而以上四处以雨作喻的成功运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事物在语言运用中如能运用的恰到好处,就能收到俗中见奇、平中见险的表达效果,就能得到我们意想不到的表达境界。作为语文教师的你我如能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时时斟酌语言、咀嚼语言和推敲语言,我坚信我们的课堂语言定会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