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期”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分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一般有预备期、初任期、巩固期、成熟期、成就期和退隐期六个阶段。“成熟期”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但他们的专业成长存在不少阻力,表现在:缺乏动机、职业倦怠、知识结构老化。主要原因在于职业价值观的冲突、教育体制的僵化、学校的过度使用、职业高原期的存在与心理调适能力的弱化。要促进“成熟期”中学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个人是关键、学校是保证、体制是平台、社会是依托。
  [关键词]成熟期;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0-0074-02
  教师的职业属性是多重的。有农民属性、工人属性,但更应该有知识分子的属性,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学的内容是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职业生涯没有终点,教师的专业成长永无止境。从教师内在成长的需求出发,将教师发展放在“学校”这一真实场景中进行阶段性细化研究,在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中还比较少见。本文尝试从这个角度对中小学“成熟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行分析。
  一、关于“成熟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
  1.关于中小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划分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即他们都认为教师专业成长应当从新手开始,最终发展为专家。从教师内在成长需求出发,可以将一线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划分为预备期、初任期、巩固期、成熟期、成就期和退隐期六个阶段。“预备期”一般来说是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求学阶段,“初任期”是青年教师正在经历由师范生向正式教师角色的转变。此后,中小学青年教师的这种专业迅速发展状态逐渐呈现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可以称之为“巩固期”,在此期间教师专业信念逐步确立,实践经验和智慧逐渐丰富,专业角色日益明晰,由对学科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的关注,能够得到同行、学校和家长的一致认可。但是,多数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此过早定型,不能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化,不能进行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探索,很难形成较强的专业认知和个人的教育教学风格,所习得的教育教学技能还不够完善。与之相比,成功转型的科研型教师专业发展将进入第二个高速时期,专业成果不断涌现,个人风格不断形成,进入“成熟期”。进入成熟期后,多数教师就此止步,少数教师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教育理论,形成一定的影响,姑且可以称之为“成就期”。退隐期是由于生理规律,退休前的心理准备阶段。这种阶段划分大致可以对应师范生阶段、中二职称、中一职称、高级职称、正高职称和退休阶段。但又不能简单画等号,因为职称是从外在标准评价而不是从内在成长需求和状态评价的,而且多数教师的职称评审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受阻,教师内在成长则是自由自在的。不论是外在标准还是内在标准,有一点是共同的,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度过这些阶段的,大多数教师通常会跳过成就期或是正高阶段而进入退休阶段。每位教师评上高级职称的时间可能大致相同,但是进入“成熟期”的时间却不尽相同。
  2.“成熟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成熟期”中小学青年教师在从教十余年后会进入一种稳定状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教书匠而不是一名本学科的教育专家。从“成熟期”向“成就期”转变的过程是漫长的,有的教师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有的教师可能终生都不会实现这种转变。
  这种转变的阻力首先在于专业动机缺乏。不求名、不求利,平安一生是多数“成熟期”青年教师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工作上带来的不是激情而是职业倦怠。机械性过强、成就感过低是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倦怠明显的突出原因。很多教师对教育、教学和学生表现得冷漠或悲观,不再精心备课和组织课堂教学,对待较差的教学成绩也表现出理所当然。相关调查研究表明,“教育职业倦怠率高中高于初中,初中高于小学,男教师普遍高于女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是阻碍“成熟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不断推动的背景下,教育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加快,任教初期深入钻研、不断积累的学科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技能会迅速老化。进入职业倦怠期的教师更是对知识结构的更新缺乏兴趣,用滞后的知识结构开展教学已是常态,这样带给学生的不仅是“代沟”,更是低效的课堂教学和没有实质意义的教育观念。
  二、阻碍“成熟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因
  从社会层面来说,教育体制的束缚是阻碍青年教师成长的深层原因。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深层冲突是阻碍“成熟期”青年教师追求专业成长的精神障碍。40岁左右的年龄在其他行业通常已经创造了突出的业绩,但是在教育系统几十年如一日,聚会的时候教师往往会丢掉职业自信心。教育体制僵化是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桎梏。现有的教师资格终身制是一种画地为牢的办法,想出去的出不去,想进来的进不来,极大地削弱了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对产生职业倦怠的教师更是一种禁锢和煎熬。职称按比例评审制更是严重地挫伤了评不上高级职称的“成熟期”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绩效工资制度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更适用于企业而不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往往会演变成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加特权分配,教师流动固化在很多地区都存在。
  学校管理上的过度使用是阻碍“成熟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原因。经常听到有些“模范教师”在做先进事迹报告的时候说做过多少年班主任,带过多少届毕业班,仿佛是位钢铁战士。不禁让人想起身边好些病倒在岗位上的同事,让人怀疑这些模范的教育教学水平这么多年来到底有没有提高。这种无限使用对于学校来说是最大收益还是资源浪费?
  从教师层面来看,职业高原期的存在是阻碍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高原现象表现为教师专业知识定型、成就动机减弱、体能有所下降、思维定势”等。教师自身很难对以往的知识和能力做出否定与扬弃,急需外在的支持与帮助。心理调适能力弱化是阻碍“成熟期”青年教师成长的又一动因。不少教师到了这一年龄段,工作和生活压力特别大,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阻碍其健康成长。
  三、促进“成熟期”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要促进“成熟期”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还需要在个人、学校、教育体制和社会氛围等诸多方面寻找思路。
  对教师个人来说,关键是要有“归零”的心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深入广泛阅读,抓住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事件,进行专业深加工,促进教育教学成果的出现。
  对学校来说,要更多地搭建成长平台。例如,学校可以高质量建设各学科阅览室,建立学科书目,指导青年教师读书的内容与方法。让青年教师摆脱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在静谧的氛围下认真读书、深入思考、提升教研水平,促進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
  对社会层面来说,在教育体制上,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制度、教师流动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提升教师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创造激情工作和幸福生活的良好环境。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还需要社会各界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包容,而不是随意的指责和曝光。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国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4).
  [2] 章学云.中小学教师高原现象的研究述评[J].师资培训研究,2005(9).
其他文献
[摘 要]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较差,高三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教师可运用激励理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高三历史复习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奠定激励基础;分层次进行问题驱动,实施目标激励;合理归因,帮扶后进。  [关键词]历史;高三复习;激励理论;普通高中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7702  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
今年8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部指导,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主办的"2014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最中国美食城市"揭晓,重庆成为全球网友心目中的十座"最中国美
[摘 要]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历史学习的真谛,同时获得某些启发,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来展开教学,通过在课前精心准备讨论内容,在课中形成以生为本的讨论,注重课后的拓展和延伸等途径,引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  [关键词]初中历史;讨论式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8008201  
[摘 要]农村学困生转化,任重而艰辛。教师在学困生班主任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眼中有人,平等看待;心怀宽容,从不抛弃;以爱为本,寻找亮点。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不抛弃;以爱为本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7-0078-02  近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是本人和农村高中学困生朝夕相伴,一路走来的过程。我也曾对转化学困生产生过怀疑,面
[摘要]语文的学习讲究熏陶渐染、循序渐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更多的是将学习语文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而不是单纯教学生认字、背课文。初中学生的心智发展都还处在幼稚阶段,他们不能够完全独立判断,这就要求教师们运用高效的方法进行引导。从学生的心智特点、教学内容的深度、课前预习、课堂气氛、课后复习等方面,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积极把初中语文教学引向高效的轨道上。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获得了生存发展和壮大的良好机会,但同时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客观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本文立足于企业审计风险的规避方式,首先分析了企业审计风险的目标,其次指出了审计风险必须密切结合企业的外部环境,最后就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审计;风险管理;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