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设坚实之路——北京三帆中学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ugjl012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施学校多元化课程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文化我校依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从课程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提供选择、促进发展、突出专长的功能出发,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建立起以基础型、丰富型、发展型和专长型四类课程为核心的多元化课程体系。1.规范开设国家课程,开设校本课程,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要求,
其他文献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注重营养搭配及饮食均衡等问题,奶子终将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因此,空奶盒日益也多起来,于是我灵机一动,不妨把它用来作教具,一用效果还真不错。  1.摸石过河  备装满锯末、废纸、书本等用胶带封口的奶盒若干。  将备用的奶盒(文中为方便叙述以下简称盒子),从起点开始,间隔0.30m摆4个成一条直线。3人为一组成一路纵队站在起始线后,从第一人开始(以盒当石)踩石过河,直到最
摘 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家庭资源,开展小型多样体育健身活动,既可以增进孩子健康,强健其体魄,又可以丰富家庭教育内涵,还可以促进家庭和谐,最终达到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家庭资源;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62-02  一、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目的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耐力、爆发
一、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根据低段儿童心理特点,通过简单有趣的游戏教学,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梯度的难点环节教学,使每个环节的教学都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并递进式地突破重难点。比如通过“叫号追逐跑”的游戏,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初次体验弯道跑时的重心变化,再通过“4人1组合作绕圈跑”的游戏让学生在变换跑中来进一步感受弯道跑时的重心变化,体会外侧收摆臂的重要性。整堂课的课堂氛围都很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
目标:  发展奔跑能力、灵敏性和互助精神。  方法:  8~12人为一个活动单位。大家牵手围成一个圆圈都当“沙子”。推荐1人为“金子”(可头戴帽子或右臂系一条手帕,以示标志)。再推荐1人出列为“淘金者”。游戏开始,“淘金者”在圈外可去追拍“金子”,而“沙子”们要迅速移动(可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也可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极力保护“金子”,不让“淘金者”拍到,一旦被拍及,则算淘到“金子”,两者互换角色继续
儿歌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很容易让一年级的新生接受。所以我利用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进行队列队形的练习中,以儿歌口令的形式把动作方法与练习的要求,编到其中,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如在进行原地踏步时:以往的口令枯燥,如“一二一,一二一,左右左,左右左”,没有对踏步时的精神状态,动作技术提出具体的要求。我对此进行了改编,如“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边踏步来边调整,前后距离要合适。前后小手不要碰
目的:锻炼投准能力,培养小团体合作精神。  器材:小实心球(0.91Kg)、硬地滚球(球)、垒球,球分两色,每色6-10个。  规则要点:  (1)学生划分小组,每组4~6人,每场比赛分四局。  (2)比赛开始通过猜硬币决定一方先挑球(下局更换顺序),挑球后,每组队员交替投球,投出的球可以将对方的球弹出(弹出后不再重新投球),必须在投掷区内投球,球出手时可抛可滚,出球时脚不能超过投掷线。  (3)
目前,全国部分大、中、小学校以及中小城市田径运动会终点计时还仍然利用秒表人工操作计时,裁判员目测判定名次,这种高误差、低效率的裁判管理工作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为了尽快摆脱和解决时间记取和名次判定误差过大所带来的困惑,笔者制作完成的“准电动计时系统”过了多年的设计和改进,使该计时系统在裁判工作水平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裁判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一、“准电动计时系统”的设计思想  1 设计初衷
2012年5月26日至6月2日,知春里中学开展了"一起来打球吧"垒球主题活动,每一位学生都能亲手拿起垒球棒,体验击球的动作技术以及打球带来的乐趣和快感。5月27日,来自日本、台湾的
摘 要:教研活动计划要做到安排科学、切合实际、注重内涵和讲究实效,并能真正解决学校、教研组和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就必须抓住关键“九化”(适切化、主题化、目标化、多样化、共议化、先研化、定时化、制度化、反思化),才能完善教研机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最大效应。  关键词:制定;体育教研活动;九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 要:体育委员是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全体同学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班内体育课、集体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作用非常重要,因此培养一名优秀的体育委员,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会让各项活动开展得井井有条,成果显著。  关键词:五类;小助手;培养与使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0-0064-02  一、体育委员的培养与使用  教师在培养与使用体育委员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