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得到满足管道稳定自流输送的废石—棒磨砂混合充填料浆配比最优组合,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开展了48组不同配合比参数的废石—棒磨砂混合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性以及流变特
【机 构】
: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办公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编号:2017YFC06029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得到满足管道稳定自流输送的废石—棒磨砂混合充填料浆配比最优组合,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案,开展了48组不同配合比参数的废石—棒磨砂混合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性以及流变特性试验,并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废砂比、胶砂比和料浆质量浓度变化对料浆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同时,基于响应曲面法原理,以塌落度和泌水率达到最优为目标,对混合料浆配比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充填料浆工作特性随胶砂比及料浆浓度的变化规律相同,料浆浓度是影响工作特性的最显著因素。混合充填料浆的流变关系显示其为具有屈服应力的伪塑性体,屈服应
其他文献
以银川车站改造工程为例,着重对现浇清水混凝土双曲薄壳板的模板制作安装、拆除及技术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经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今后同类模板施工提供了一定经
结合GB/T 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相关标准,通过试验对比和工程实际使用,阐述了超细矿渣粉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对混凝土性能的改善及使用经济效益,并提出了
【摘 要】 创设教学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课程导入的最基本方式,同时其也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在“一课二教”教研模式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更加合理的教学情境创设方法就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探讨了“一课二教”教研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关键词】 “一课二教”教研模式;小学数学;教学情境 近年來随着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小学课堂的
以左权县住宅工程为例,就楼板、阳台施工使用商品混凝土出现质量裂缝问题进行了现场实地查勘、实体检测、施工资料核查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针对性原因分析,做出明确鉴定结果,同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分别介绍了施工前准备工作、原材料、施工工艺、接缝处理及路面养护等内容,并对切缝和灌缝两道工序作了具体说明,以指导实践,保证水泥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