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加之计算机科学技术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日渐凸显出其强大的优势和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活力。由于种种原因,计算机课件的制作与运用只是在公开课时现形,随堂课中匿迹,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化教学中的一线教师掌握计算机课件制作与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水平较低,多媒体的应用大大受到限制。
关键词:提高 计算机课件制作 多媒体技术运用 水平
对于现代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来说,开展多媒体教学已势在必行,就现实来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普遍还存在着神秘感、畏惧感,计算机课件的制作与运用也只是在公开课时现形,随堂课中匿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化教学中的一线教师掌握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的技术水平较低,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水平大大受到限制。
任课教师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水平较低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先天不足。2000年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普及程度不高,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有限,更谈不上多媒体技术了,计算机课件的制作与运用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所以,当时在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实际上相当贫乏。七、八十年代的毕业生就更不用说了。二是硬件不足。近十年来,国家比较重视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部分学校都已建立起计算机中心,但是一般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限,教师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和机会远远不够。有些教师因此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敬畏”心理,丧失了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信心。三是继续教育不足。在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建设的今天,八、九十年代的老师很少参加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计算机技术几乎为零;新毕业的教师的计算机技术也只是停留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计算机课件技术也是一贫如洗,更谈不上运用了。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没有有组织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靠自身的自学,提高的速度很慢。四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太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我们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却是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造成两者之间差距增大也是在所难免。
如何帮助这些教师尽快提高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技术?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师提高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制作计算机课件的捷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观
现代化教学的快速发展,使大多数学校都具有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上多媒体公开课、观摩课,让他们先“观”赏一下现代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所在,萌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强烈愿望,产生自己也来操作一下过把现代瘾的冲动,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学习计算机课件制作技术,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水平会更有效。为此,在校内精心组织若干次多媒体教学的观摩活动,对掀起教员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制作计算机课件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借
就是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现存课件很多,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让不会制作课件或是制作水平不高的教师先用起来,锻炼他们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品尝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刺激教师产生制作个性化课件的冲动。
3、做
教师经过多次观摩别人运用多媒体教学,又“借”现存的课件多次尝试多媒体教学后,真正体会到了现代化教学的妙处,会产生:自己“做”课件的冲动。为此,我们可以适时采用办培训班的方法教他们。这里的“教”,不是全面系统地培训计算机知识,而是直接讲授计算机课件制作和运用的必备知识,落实“做中学”、“学中做”的宗旨,使学用结合,立竿见影,提高教师制作和运用计算机课件的信心。
4、练
经过培训,教师已能做一些简单的个性化的课件了。此时,我们要多鼓励,多肯定,要多创造展示的平台,如开公开课、汇报课、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促进他们多锻炼,多训练。让他们在练中互相学习,在练中找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多媒体使用水平,提高计算机课件制作水平。
5、评
练也只能是让教师由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而教师所制作出的课件的水平要受到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和个人的各种习惯的影响。要想切实提高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水平,我们要通过“评”来促进。以评促改,以评促进。我们可以自己搞评比,也可以走出去参加各种比赛,通过各类专家的“评”,帮助教师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使我们的教师制作出的课件更上一个台阶,从而真正提高我们制作课件的水平。
6、创
当制作和运用计算机课件成为一种风尚时,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建立教科研团队,老中青结合,形成梯队,创建“创新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下达教研开发的课题和目标,这样才能保持和继续提高我们的计算机课件制作水平,使之与日俱进、与时俱进,做到可持续发展。
教师在制作和运用计算机课件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多种媒体并用,有机配合,各显其能。二要注意课件应突出课程内容的重点,应能分散课程的难点。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那样课件就变成了字幕。三要注意课件的呈现时机要适时,切不可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放电影,虽不是教师为中心,却成了电脑“满堂灌”,这样依然违反了教学的原则。四是课件要具有交互功能,不可一键定乾坤,成了流水课件。
作者简介:
臧殿和,男,1968年出生于江苏盱眙县,汉族,中学一级职称,大学本科学历,现主要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提高 计算机课件制作 多媒体技术运用 水平
对于现代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来说,开展多媒体教学已势在必行,就现实来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教师对多媒体技术普遍还存在着神秘感、畏惧感,计算机课件的制作与运用也只是在公开课时现形,随堂课中匿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化教学中的一线教师掌握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的技术水平较低,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水平大大受到限制。
任课教师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水平较低的原因有四个:一是先天不足。2000年前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普及程度不高,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水平有限,更谈不上多媒体技术了,计算机课件的制作与运用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所以,当时在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实际上相当贫乏。七、八十年代的毕业生就更不用说了。二是硬件不足。近十年来,国家比较重视教育现代化的建设,部分学校都已建立起计算机中心,但是一般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限,教师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和机会远远不够。有些教师因此对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敬畏”心理,丧失了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信心。三是继续教育不足。在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建设的今天,八、九十年代的老师很少参加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计算机技术几乎为零;新毕业的教师的计算机技术也只是停留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上,计算机课件技术也是一贫如洗,更谈不上运用了。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没有有组织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教师的计算机技术水平的提高主要靠自身的自学,提高的速度很慢。四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太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我们大部分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却是跟不上技术的发展,造成两者之间差距增大也是在所难免。
如何帮助这些教师尽快提高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技术?经过一年多的探索,针对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师提高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制作计算机课件的捷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观
现代化教学的快速发展,使大多数学校都具有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上多媒体公开课、观摩课,让他们先“观”赏一下现代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所在,萌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强烈愿望,产生自己也来操作一下过把现代瘾的冲动,然后再逐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学习计算机课件制作技术,这样对提高教师的计算机课件制作与运用水平会更有效。为此,在校内精心组织若干次多媒体教学的观摩活动,对掀起教员学习多媒体应用技术,制作计算机课件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借
就是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现存课件很多,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让不会制作课件或是制作水平不高的教师先用起来,锻炼他们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水平,品尝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乐趣,进一步刺激教师产生制作个性化课件的冲动。
3、做
教师经过多次观摩别人运用多媒体教学,又“借”现存的课件多次尝试多媒体教学后,真正体会到了现代化教学的妙处,会产生:自己“做”课件的冲动。为此,我们可以适时采用办培训班的方法教他们。这里的“教”,不是全面系统地培训计算机知识,而是直接讲授计算机课件制作和运用的必备知识,落实“做中学”、“学中做”的宗旨,使学用结合,立竿见影,提高教师制作和运用计算机课件的信心。
4、练
经过培训,教师已能做一些简单的个性化的课件了。此时,我们要多鼓励,多肯定,要多创造展示的平台,如开公开课、汇报课、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促进他们多锻炼,多训练。让他们在练中互相学习,在练中找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多媒体使用水平,提高计算机课件制作水平。
5、评
练也只能是让教师由不会到会,由不熟到熟。而教师所制作出的课件的水平要受到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和个人的各种习惯的影响。要想切实提高计算机课件的制作水平,我们要通过“评”来促进。以评促改,以评促进。我们可以自己搞评比,也可以走出去参加各种比赛,通过各类专家的“评”,帮助教师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使我们的教师制作出的课件更上一个台阶,从而真正提高我们制作课件的水平。
6、创
当制作和运用计算机课件成为一种风尚时,我们可以不失时机地建立教科研团队,老中青结合,形成梯队,创建“创新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下达教研开发的课题和目标,这样才能保持和继续提高我们的计算机课件制作水平,使之与日俱进、与时俱进,做到可持续发展。
教师在制作和运用计算机课件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多种媒体并用,有机配合,各显其能。二要注意课件应突出课程内容的重点,应能分散课程的难点。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那样课件就变成了字幕。三要注意课件的呈现时机要适时,切不可一堂课从头到尾都是放电影,虽不是教师为中心,却成了电脑“满堂灌”,这样依然违反了教学的原则。四是课件要具有交互功能,不可一键定乾坤,成了流水课件。
作者简介:
臧殿和,男,1968年出生于江苏盱眙县,汉族,中学一级职称,大学本科学历,现主要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方面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