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精心设计课前导语,精讲多练读出感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促使学生学会朗读。
  【关键词】教学 语文 阅读
  
  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做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如何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做实验,通过反复实践,初见成效。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的?庄稼又是怎样的等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还要有一定的感情投入,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聯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精讲多读,读出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教授、讲授再讲授,就象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我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我只引导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阅读课文我则全权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先让他们互议,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以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四、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句义,直接感知词语意。一些词语在出现时,前文、后文已形象地概括出了词语意,触手可及,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语时,就应放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理解词语。
  2、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语句间关系错综复杂,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虚词,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最实用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崛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如《海滨小城》一文中“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一句中要理解“甚至”,先要弄清“打扫得十分干净”与“连一片落叶都没有”的关系是:后者表前者的程度深,值得一提,非常突出,所以用“甚至”。联系上下文语句间关系理解词语可先去掉需理解的词语,读懂句子,悟出关系,再说明用这个词语来表示上、下句的层次关系。
  3、联系上、下文语句所述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词语。这种方法是被理解的词语大多是在记事的课文中,学生往往特别关心故事情节的发展。此时,学生对维持故事的完整性、延续性有强烈欲望。教师可抓住契机,可利用故事发展情节来理解词语。如《养花》一文中的“循环”一词,从字典中找解释,显然行不通。由于“我”爱花,又有腿病,所以“我”想借养花来调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于是,总是写一会儿就到院子里看看,……然后回……然后再……,就是“循环”继续往下发展,遇到突变天气,全家抢救花草,第二天,天气好转,又搬出来,再次形象地理解了词语。
  五、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
  万丈高楼离不开一块块的砖,就如文章一定有精美的词句。小学生学习语文,不能像看小说,只顾及故事情节的精彩,而应从字里行间寻找重点词语和句子,去细细体会,才能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爬天都峰》一文中(下面都以本文为例),第6、7自然段,从“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等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及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精神,从“终于”二字体会爬山的辛苦及爬上山顶后的喜悦。
  六、培养学生学会朗读
  读出语言、语调、语速或感情等方面,如读“我爬得上去吗?”“你也来爬天都峰”等句子时,要揣摩人物内心的感受,“我爬得上去吗?”理解出我缺乏自信的心理,语速慢,读出疑问,“你也来爬天都峰”读出对对方勇气的称赞,应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方面进行具体指导,“也”重点突出,读重、读长些,因而,朗读要根据文章的感情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一段时间后学生就会大有进步。
  通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以上做法不失为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之妙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教育管理关系到我国启蒙教育的最终成败,面对我国当前小学教育的管理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的探讨改革的新途径,转变教育管理观念,调动起教师作为管理者的积极能动性,群策群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以及教育根基的教育管理新模式,最终促进小学教育的蓬勃发展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 教育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培养,忽略了
摘要:作者针对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音乐教法的审美原则,并对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教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中音乐 鉴赏教学 审美教育  众所周知,一音乐审美教育已成为当今热点话题,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音乐教育的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目前,中学教育的核心已经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在转变过程中,音乐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育的核心宗旨是“审美教育”,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导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初始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思维的机器,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因此,进行有效的数学课堂新课导入显得尤为重要,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  一、巧用素材,故事引入  学习的动力源于学生的需求,巧用故事引入,既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论述了,在新课改前提下面对挑战,年轻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如何提高自己的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素质 意识    新课程改革给数学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对于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讲应改变自己多年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变革,对于年轻教师来讲,受传统教学思想、方式和方法束缚 较少,但知识和经验较欠缺,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深深感到
钢琴弹奏和即兴伴奏的能力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钢琴课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前教育专业不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者,而是培养学前机构的教育工作者。钢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音乐教学能力服务。明确了教学思想和方向,我们的教学工作的重心就落实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使学生通过钢琴学习,训练音乐听觉,为歌唱、器樂伴奏,促进其乐理、视唱、声乐、音乐欣赏等其他音乐学科及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相长,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原则。教和学是矛与盾的统一体。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不能割裂。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
【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终点。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目前语文课堂中的提问环节,提出优化课堂提问的具体策略,如“设疑式”提问、“对比式”提问、“层递式”提问、曲问法等。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互动,促进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有效教学 课堂提问 具体策略    一、目前语文课堂中课堂提问的现状    课堂提问是由教
摘要:作者针对教育储蓄存款免征利息所得税管理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征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并且对加强教育储蓄存款免征所得税管理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育储蓄存款 所得税    1、研究背景  随着2000年国家实施开设教育儲蓄专户,并给予教育储蓄利息收入免征利息税的优惠政策以来,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又出台了《教育储蓄存款
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学科学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然而,基层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设计不太了解,教学设计未发挥其应有作用。及时发现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教学水平。    一、对数学本质特点理解不够    小学教师对数学的特点的认识有“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强,思维要求高”、“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具有工具性”等。有些老师还提到“题目类型灵活多样
【摘 要】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对广大学习英语的中学生来说,目前还没有很适合他们学习的课外阅读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中学英语课外阅读材料进行了开发与利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对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学英语 阅读材料 开发与利用  一、中学英语阅读的重要性与现状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需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