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火花”都在创造性思维中生成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著名数学教育家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在课堂上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表现大多是隐约的、零碎的,犹如“火花”般耀眼而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用智慧而锐利的眼光保护好这些奇特的“火花”。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综合思维
  课堂实践中,经常会被学生迸发出来的“奇思妙想”震慑,我们该怎么应对?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它是在独特地、新颖地解决新异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发现这些“火花”之美,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火花”之美,源于发散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开放性的练习题,例如“摘果子”一课,这是第一次教学看图写算式,加法中两个加数的位置可以任意交换,而减法中的减数和差的位置如何与图对应?教材中的练习题给学生很大的空间,课后“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图上一个人拿走2本书,桌上还有1本,按照传统的教学,应该是“3-2=1”,因为“拿走的就要从原有的中减去”,而教学要求是“3-2=1”或“3-1=2”都行,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学生列式有“3-2=1”的,也有“3-1=2”的,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拿走了2本,就是减去2,算式是“3-2=1”,只有个别学生认为是“3-1=2”,学生说:“我把书上的叔叔遮住,剩下桌上的1本书,要想知道叔叔拿走了几本书,就得用“3-1=2”。还有的说:“我用第一幅图中桌上的3本书,减去第二幅图中的1本书,剩下的就是叔叔手上的2本书。”学生与众不同的解答犹如课堂上迸出的火花,我看到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在闪光。在教师的肯定与鼓励下,后面“练一练”中持各种说法的同学更多了,有的不仅说理由,还编数学小故事,如“老鼠搬蛋糕”一题,一个学生叙述说:“第一幅图小老鼠看见五块蛋糕很高兴,本想全部搬走,可他想给好朋友留一点,就搬2块去给他,自己剩下几块?就是5-2=3。”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创造性的解题思路层出不穷。
  二、“火花”之美,源于想象思维
  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是人脑对原有的感知形象进行加工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在教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时,我让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牙膏盒、茶叶罐凑在一起摸一摸、玩一玩,初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外界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影像叫表象,他是想象的基础材料,头脑中的表象积累越多,进行想象的资源就越丰富。我走到小组中参与他们的讨论:
  生:老师,你看我们都带来了什么?
  师:牙膏盒、茶叶罐还有魔方……
  生:哈,不对,您再看看。
  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生:老师您蹲下来看,瞧,这个长方体是“税保大厦”,这个长方体是“中国银行”,还有这个正方体是“松柏公园”,这是我们的湖滨北路……当我蹲下来再看他们摆在桌面上的物体时,顿时惊叹于孩子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显然,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合作中碰撞出美妙的“火花”。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感知过程和空间,是培养他们想象思维的良好途径。
  三、“火花”之美,源于综合思维
  数学是“活”的知识,学生从数学课上体验策略多样化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小小运动会》是一节综合复习课,我设计“乘车方案”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层不不穷的情境中升华:
  师:运动会结束,运动员们要乘车到森林王国领奖杯。这有2辆车,每辆车最多只能坐50人,够坐吗?(小兔18只,小狗34只,袋鼠9只,小猴27只)
  生:够。
  生1:不够!因为小猴和小狗加起来就超过50只了。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够,因为所有小动物加起来才88只,而两辆车加起来有100个座位,所以够。
  生3:我也认为够,因为小猴和小兔加起来是45只,小狗和袋鼠加起来是43只,所以够坐。
  当第一个学生提出“不够”的时候,思维在一个方向停滞,旋即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及时转换到另一个方向,提出不同见解。紧接着,我又抛出一个更开放的问题:“如果让你安排座位,你打算让谁和谁坐?为什么?”一个学生马上回答道:“小狗和小袋鼠一起坐,小兔和小猴坐,因为他们两个加起来都不超过50只,所以够坐。”这是标准答案,我心想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没想到马上有学生跳出来说:“我有不同的方法,我让小猴和小狗坐!”这明明是一个不太合理的回答,有学生马上反驳:“我有意见,坐不下!”学生把问题解决了。如果教师停留至此,那就错过下面的精彩。我接着问:“如果他们一定要坐在一起呢?”学生回答:“我有办法可以让4只小狗和7只小猴坐另一辆车,另一辆车的小兔和小袋鼠加起来才17只,所以肯定够坐。”学生利用“换元思维”又给课堂一簇“火花”,他们成功地根据题目中的几组数据特点,变化其中某一要素,打开新的思路。这种“由综合而创造”的思维方式,体现对已有智慧、知识的杂交和升华,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
  课堂生成的“火花”让人心潮澎湃,其背后闪烁着的思维的光辉让人叹为观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在课堂上教师的精心设计、细心观察和耐心点拨之中。让“火花”之美,在学生们的课堂中肆意绽放!
  (作者单位: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我国劳动工作者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但是当今的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广东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
摘要:酒店管理专业是高职院校中的重点专业之一,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组成部分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习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实习质量和效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74-01当前,我国旅游
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以及使用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移动学习的平台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微信平台进行移动学习微课程资源的要求和方法,研究了微信平台下移动学习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出微信平台有助于学生进行移动学习。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  一、高职院校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4G网络的普及、一系列“提速降费”政策施行、移动终端设备价格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
摘 要:文中对国内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建设现状进行了总结,对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程序进行了研究,初步拟定了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的流程及教材更新模式。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程序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70-02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的,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教材是课程的信
作者简介:郦姝绮(1989.06-),女,汉族,浙江诸暨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讲师,硕士,会计、税法。  摘要:在学校面临转型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各门课程也不应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Business Planning: Taxation》即税收筹划课程是ACA专业的专业阶段课程,相对难度较大,而英国作为判例法系国家,其税收条款更是繁琐细碎,单纯的理论讲述只能让学生通俗的了解
摘要:激励理论是西方管理学中的内容。梳理激励的概念与作用,通过数据分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现状,说明借鉴激励理论运用到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以及为解决现实问题,提出激励理论在教学中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参与为重要条件,以多元激励方式为保障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激励理论;高职形势与政策;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
摘要:工程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安全素质、理论素质和技能素质。通过热处理淬火操作、金属力学性能检测、金相试样制备、观察以及表面再制造创新实验室的参观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热处理工程素养。  关键词:工程素养;热处理;表面再制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79-0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职院
摘 要:教和学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本质联系,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二者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不具备技巧和策略的课堂提问会导致其失去功能性。本文围绕着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分析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随后分析研究了加强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中国民族工艺的发展源远流长,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文化。如今大家已经意识到传统工艺对于增加文化附加值的重要性,高校服装专业人才培养在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同时,认真思考如何将传统和创新擦出火花,怎样将民间传承和现代教育相融合。作为服装教学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引导学生将这些传统艺术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来。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