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社会工作融入中职生德育工作中去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ywbyt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水平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学生是我国劳动工作者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但是当今的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素质还有待提高。因此,本文通过对广东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深入探究社会工作融入到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社会工作;中职生;德育工作
  由于广东民政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文化水平比较低,并且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喜欢追求刺激性的新鲜事物,思想行为不爱受约束,所以对于很多事情缺少是非的辨别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方面多下工夫,增强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并且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进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
  一、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空泛
  当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力度比较低,脱离了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实际,德育教育目标的设定过于空泛。因此,中职学校在中职生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缺少全面考虑,没有尊重中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只是片面的强调政治目标,导致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目标过于空泛,徒有其表而已。中职学校通过统一的形式来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停留在自己的美好构想里,没有从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忽视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强制的去塑造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1]。这样一来,中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思想道德修养得不到好的充实,社会实践能力也受到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职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模式单一
  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教育模式相对落后,形式比较单一,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德育教育形式。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虽然对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有所重视,但是在教育模式上仍没有较大改变,依旧是以理论课的书本教学为主,用试卷成绩来衡量中职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由于书本理论的德育教育模式单一,知识内容枯燥乏味,所以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时候在上德育教育课时昏昏欲睡,以至于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有限。
  当前中职学校在学生教育中,始终把培养技术型人才放在首位,对于德育教育方面安排的计划较少,从而减弱了对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中职生的塑造作用,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发展,从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不到好的提升。
  二、将社会工作融入中职生德育工作中的策略
  (一)充分认识社会工作在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当前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中职学生个性化发展越来越明显,所以,在复杂的校园环境中和大众化的教学模式下,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的巨大的挑战[2]。而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与中职学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中职学校借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效率。
  学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利他、助人性质的服务活动,以科学理念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所学专业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同时社会工作拥有独特的服务理念、服务技巧以及个性服务内容等特点,可以帮助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因此,中职学校要提高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推动作用。
  (二)转变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教育模式
  中职学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转变在德育教育工作方面的教育模式,以此来提高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中职学校在传统的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以枯燥的理论教授为主,将德育知识强制的灌输给中职学生,导致中职学生兴致缺缺,在理论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昏昏欲睡,从而对德育知识的学习上效果很不明显。因此,我校成立了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通过民校大讲堂、主题班会、校园文化宣讲、师生文明礼仪宣教、志愿服务等,全面提升师生德育素养,而将单一的理论课程教授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社会实践、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更好的培养中职学生的动脑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这样不仅满足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中职学校的综合教学质量[3]。
  (三)增加中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中,中职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灌输,强调中职学生的自我修养。而社会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则是让中职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服务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中职学校利用社会工作来提高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必须要增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中职学生的参与能力。例如,让中职学生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慈善募捐工作、社区团体活动等。让中职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过程中,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意识,以及尊重他人、团结他人的合作态度。让中职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不断的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憾。
  参考文献:
  [1]孙爱军.论当前中职生德育现状及教育对策[D].鲁东大学,2013.
  [2]宋小玲.农村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及教育方法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3]郑富兴.工作德育:中职德育的理念与方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00-10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信息技术、网络不断推广的情况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注重其新模式的构建和完善,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本文就“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进行全面探讨,以推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
摘 要:在高职教育大力倡导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的培养模式下,语文作为既能展现思想性和人文性又能体现实践性和工具性的一门传统课程,应充分发挥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优势,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质,这是语文教学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最佳选择。本文尝试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对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进行新的设置,立足岗位能力和能力训练,优化多元考评体系,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职业
[目的]测定青海省不同地区羌活和宽叶羌活的灰分、浸出物、挥发油的含量,并进行比较,为羌活的内在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对羌活的规模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版药典
本文通过对青海大学2009级足球选修班进行教学实验,阐述了分层次教学法的特点,分析了教师在该教学方法实施中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实施班内区别教学,使教学满足学
作者简介:王海燕(1982.06-),女,汉族,山东威海人,中学一级,本科,新疆喀什市特区高级中学,有效开展高中双语美术教学。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21世纪,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的其他多民族国家,都面临着所有多民族国家共通的问题。中国少数民族居民都必须学习国语,从而有助于学习者进入主流的现代社会,也要学习少数民族语言,以保持传统文化的传承。国语发展和少数民族语言发展
摘 要:高中生物学课程设计和实施追求“少而精”的原则,它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构建少而精的框架知识,建立“画面感”让学习知识走得进也出得来,灵活进行理性思维,科学探究,最终为形成生命观念、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课程设计和实施;少而精;画面感;走得进出得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要求,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没能有效地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其信息化教学在应用过程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将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提出加强信息化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在理论上给予一些思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英语教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信息化教
摘 要:本文依据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从测绘类专业课程的视角探讨分析测绘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坚持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融通性与综合性人才为目的,坚持以教学改革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参与测绘实践活动。本文为项目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性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测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
我科于2008年11月13日收治1例中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右附件囊实性肿物患者,肿物切除术后七日既其孕2s+3周时自然破水,一直保胎至37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摘 要: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首先论述了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施展的现状。第二部分从教师的角度谈了谈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提出了以“创造”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