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技巧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2781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功能。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时机,技巧。
  【关键词】提问时机 提问内容 提问方法 评价艺术
  新课程下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和学生应答构成了师生间语言交流、学生语言实践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运用得当,对旧课的复习、新课的引入,激活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堂优秀的课,课堂提问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可以有效地吸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课堂教学的不同时间的提问就有着不同的功能。
  1.讲授新知识前提问。这类提问是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如在教学8A Unit1 Vocabulary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What kind of person is Betty? What does Max look like? What do you think of May? 学生在回答这几个问题时,既对Reading 部分进行了复习,又引出了Vocabulary 中描述人的外貌的形容词。
  2.学习新知识时提问。可以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解惑,逐一突破。通过提问,提供学生思维的空间,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学 8AUnit1 Reading的Betty部分时,可以适时提问:What is Betty willing to do? What does she always do on the bus? What does she want to be when she grows up ?通过对问题的回答,使学生逐步理解课文。
  3.强化新知识时提问。在强化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巧设问题可以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考,最后豁然开朗。在教学7B Unit2 Welcome to the unit 教学了人物的职业及工作地点后,可以设计提问学生自己的父母,亲戚的职业及工作的地方。这样既对知识进行了强化运用,又贴合学生实际,和学生产生共鸣,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课堂效率显著。
  二、 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程度
  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过程,提问也应该遵循认知规律,即应由易到难,由近及远,重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指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度,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水平,面向全体学生。而不能导致“一多一少”的现象,即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教师上课前,应对提问的难度有一个大致估计,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胸有成竹,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做到“保住两头,照顾中间”,“提问要有广度和深度”,让所有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有应答问题的能力,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确立自信心。在教学 7A Unit 5 中的 Reading 时,可以事先精心设计了 这10 个问题:
  1.Why does Amy want to buy some presents for Simon and Sandy?
  2.Does Amy buy the new football cards? Why or why not?
  3.What does Amy buy for Simon at last?
  4.What does Amy think of the hair clips?
  5.What do the hair clips match?
  6.Why doesn’t Amy buy a CD for Sandy?
  7.What do shopkeepers say when they see customers ( 顾客)?
  8.What do the customers say if they want to tell the shopkeepers what to buy?
  9.How do you ask the price when you are shopping?
  10.If the customers decide (决定) to buy the things,what should the customers say?
  设计这些问题的目的:问题(1)是想借此题导入新课; 问题(2、3、4、5、6 )是用来检查 、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问题 (7、8、9、10 )是开放性话题;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一篇 Reading时,对于明显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些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 对于需要归纳、推断作者之意的知识难点提问时,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果教师只提问好的学生而冷落学困生,就不会有很多的学生勇敢地举手发言;如果教师不给他们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他们的创造之火就会不点而灭。教学实践证明,通过铺路搭桥,循序渐进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在坡度上步步升高,最终达到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的境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 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1.单个提问。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通过多个个体学生的回答反馈,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回答的学生没有心理压力,敢于乐于发表意见,使我们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回答的学生有成就感,旁听的学生思维得到启迪。
  2.小组活动pair work 。为了加大提问的广度和密度,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可利用小组活动方式,将整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在小集体中,做到人人参与,互相协作,就像是为他们提供尽情表演的小舞台。教学是以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培养学生交互能力。学生之间的主动交际,相互配合,符合学生与同伴共同学习的心理特点。生动活泼、互相协作的小组活动形式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在社会交际中的自信心。如在教学7B Unit2 Integrated skills中speak up时,就是可以采用小组活动方式,互相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n the future?来谈论学生们将来将做什么。通过小组活动,人人参与其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
  3.师生双向提问。除了小组活动,还可利用师生间的双向联系,改变只有教师提问学生的状况,学生也能提问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够主动提问,这是向学会学习迈出的可喜一步,他们必须主动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经过认真的预习,然后通过比较、归纳、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才能提出恰当的问题。师生双向提问,能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真正学会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使教学目的得以充分实现。
  四、艺术评价学生的各种答问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信心,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回答分成“对”与“错”两类,要让每一个回答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并能体验到收获。老师必须是耐心的,用欣赏的眼光发现每个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创造性(creativity)、想象力(imagination)……加以开发、引导、鼓励,使学生潜在的能力得到挖潜和发展。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先不要急于打断他进行纠正,应等他讲完后再加以纠正,如果学生在回答中所犯的语法等方面的错误不太影响听众对内容的理解,就不要作当面纠正,在语言实践中,语言的交际功能本身就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学生在回答提问后,教师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多用鼓励性的话语,鼓励形式不要千篇一律,要尽可能多样性。教师不妨在平时积累一些不同的言语。如表示称赞:Well done! Good job/ /Nice work! /Wonderful! /Excellent! /You did a wonderful job! /Your speaking skills are advanced! /I’m really impressed by your improvement./That’s great/interesting./Perfect! 等。表示鼓励的有:Don’t be nervous./Try again./You will make it./I am sure you’ll find a way / Try/Do your best./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Can you try?等。对有出色表现和独特见解的,不妨全班为之鼓掌,使每位学生受到鼓舞和鞭策。中肯、真诚的赞赏是师生情感交流的润滑剂,使课堂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学习重点,启迪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时调控教学,使英语教学更有效。
其他文献
【摘要】主题式的任务类型教学的方法就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小组进行合作的主要方式,对学生在实践中的学习进行强调,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具有扩展性。在学习的基础比较差、学习的任务非常繁重以及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的基础上,把主题式任务类型的教学方法充分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中,从实践之中获得知识,把其作为主要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最为基本的步骤出发来进行应用,对于课堂之中的设计进行反思,这种方法对课堂教学有着
【Abstract】PPP and TBL are two common teaching methods in today’s EFL classroom, and these two method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B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PPP and TBL, this essay will propose a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英语教学法之一。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完成任务目标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老师只起到监督指导作用,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设定的任务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本文分别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任务型教学方法,涉及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概念、步骤、特征、原则及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最后强调任务型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
吕叔湘是中国语言学家、语法家、词典编撰家,但鲜为人知,他翻译和编纂过多部英文作品。较之语言学著作,评论界对其文学翻译作品关注不够。而吕叔湘翻译思想及方法对于今后中国翻译领域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吕译《伊坦·弗洛美》堪称典范。鉴于此,笔者查阅研究前人吕叔湘翻译研究,特别是《伊坦·弗洛美》翻译研究。先前吕叔湘翻译研究文献综述如下:吕叔湘翻译实践整体研究(4篇);《吕叔湘译文三种》研究(3篇);吕叔湘汉
1.Intorduction  Ernst-August Gutt studies translation with relevance theory.He finds conne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relevance is dependent on the interplay of two factors: contextual e
掩盖一桩谋杀案是多么容易,这令埃米莉暗暗吃惊。  结婚30年了,没有一个人怀疑乔治是为了另一个女人而离开她。坦率地说,这种看法令她震惊甚至愤怒。  “可怜的埃米莉,”隔壁的丹尼斯说,“谁都知道乔治是个混蛋。”  “埃米莉——”查伦摇了摇头,“嗯,你知道她变得……太不注意外表。而他处在危险的年龄……可能在南方遇到了某个骚货。”  所以当埃米莉独自一人伤心地从墨西哥回来时,人们只是摇摇头。当她把房子出
面对英语复习单元的课堂教学,一些老师会感到茫然无措,缺乏有效的方法对策。尽管不少老师可能做过诸多尝试,甚或借鉴了一些国外经验做法,可依然收效甚微,复习单元的课堂教学还是表现出机械重复、枯燥、低效的特征。正因为此,笔者我不揣浅陋,结合自已长期课堂教学实践,贸然提出了复习单元课堂教学的一些策略,拟从复习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给大家一点参考建议。  一、“再现、梳理、归纳、精炼”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为基础,以奥巴马总统2013年就职演说及中译本为语料,着重对其中指称衔接手段对比分析,以期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了解语篇衔接手段,从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  【关键词】就职演说 指称衔接 对比分析  一、引言  衔接是语篇生成的必要条件,是语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衔接手段分为指称(亦称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及词汇衔接。其中,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属于语法衔接手段,而
【摘要】本文以一堂公开课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就在阅读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本解读策略和技巧进行了实践探究,并取得了良好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文本解读 策略 技巧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对教材内容深度的挖掘,指导学生阅读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解读文本的技巧,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激发思维的火花,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笔
【摘要】目前一部分高校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针对这一现象,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希腊罗马神话出发来解释词汇的含义,并结合作者的经历与之对比来解读文章。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可以注意词汇、文章、作者等背景知识的介绍。笔者在本文中主要举例解释如何把这几方面结合到一起。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 俄狄蒲斯情结 劳伦斯  一、俄狄蒲斯情结  俄狄浦斯(Oedipus)是希腊神话中忒拜(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