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有效性探微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san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创造了众多的优秀诗歌文化。古典诗歌教学在高中生知识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古典诗歌魅力的欣赏,加强高中生对于古典诗歌的认知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高中古典诗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高中教师古典诗歌的教学提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有效性探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古典诗歌的理解,有助于高中生对于诗歌的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有较为明确的掌握。同时我国古典诗歌一般都蕴含着生活的哲理,高中生能够从其中体会人生的真谛,懂得如何生活才能够将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因此,高中古典诗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价值
  (一)使学生体会古典诗歌的魅力
  诗歌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结晶,能够真实再现作者的感情或者一个朝代的状况,虽然大多数经典诗歌的篇幅较为短小,但是其依旧能够明确地展现时代主题和作者的真实情感。加强高中生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体会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古典诗歌的学习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单个字词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例如,高中教师在对“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满”字进行讲解时,会注意到此处所讲的“满”一方面是在说地上的霜很多,但是在另一方面也能够看出作者的愁思之重,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埋下伏笔。学生通过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就能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从而加强学生写作过程中对于字词的运用。
  (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背景一般都是与作者的心境有关,在古代,诗人如果遇到美景时,可能就会赋歌一首,歌颂大自然的美丽。但也有的诗歌是作者看到国家的兴衰,感叹世间万物变化无穷而创作的。可以说,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词都可能蕴含着作者的心情变化。高中教师在对古典诗歌中蕴含美好意象的诗词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个美丽的意境,有助于高中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对高中古典诗歌进行学习时,可以将自己的审美能力运用到对于诗歌的鉴赏之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欣赏,更好地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意蕴。由此可见,加强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高中教师在对《忆江南》这首诗歌进行讲解时,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江南的认识,使学生对于江南的文化风采充满好奇,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去寻求关于江南的资料。学生对于资料的查询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
  (一)主观方面
  高中生在对古典诗歌进行学习时,不能够对古典诗歌有一个明确的认知,错误地认为古典诗歌是古代特殊的背景以及特殊的情况下作者所创造的,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错误认知就使得学生感觉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古典诗歌的用武之地,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也是一带而过。其次,就是古典诗歌中的每一个字词都可能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情感,而且作者在进行诗歌创作时,为了能够凸显自己的情感,可能就会使用较多晦涩难懂的字词。如果高中生阅读这些诗歌时,没有教师的帮助,可能就无法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境,更无法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感情。对于诗歌的感情理解偏离诗歌本身的主题,也会使学生不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这样就严重地降低了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热情。
  在现在高中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喜欢用分值来衡量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高考中所占分值较高的题目类型进行重点复习,而对于那些分值较低的题型则是一带而过。古典诗歌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较少,这样就使学生无法在心理上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加以重视。于是,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其他知识的学习,认为只要其他知识点能够拿到分数,就可以弥补古典诗歌所丢失的分数。高中生用分值来对学习古典诗歌的意义进行衡量,必然会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二)客观方面
  现在的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阅读材料进入高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小说、漫画等,这些阅读材料符合现代学生对于未来生活的一种向往,广泛地受到高中学生的喜爱。相对而言,中国古典诗歌是古人对于自己情感或者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映,言语可能晦涩难懂,这样的差距就会使得学生更多青睐于其他阅读材料的阅读。其次就是高中课本的选材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例如高中生在課本学习的过程中会学到《离骚》这一篇,其是屈原的一个代表作,整篇表达了诗人屈原对于国土丧失、百姓流离失所的一种悲伤情感,但是高中课本在对文章进行选取时,仅仅选取了其中的一段进行讲解,这样就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对整篇文章的写作情感进行理解,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三、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
  古代诗人对于古典诗歌的创作一般都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高中经典诗歌讲解时,可以从了解诗人的生平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进行分析,这样能够将诗人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有效地挖掘出来,满足教师的教学要求,同时教师对于作者生平的介绍也有助于学生将自己所掌握的文学知识与历史知识进行充分融合,提高学生对于高中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对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一首古典诗词进行讲解时,可以将作者所处的朝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并且引导学生对包含作者情感的字词进行归纳,最终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作者写这首诗词的情感。
  (二)丰富学生的情感
  每一个人,由于自己生活的环境不同,使得其所具有的心境不同。虽然高中生属于自己的经历有限,但是教师也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学生内心的突破点,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古典诗词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以更加乐观的态度进行生活。例如,教师在面对积极乐观的高中生时,可以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一首诗词来进行鼓励;对于那些积极进取的学生,教师可以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词来进行鼓励。学生通过这些古典诗词能够获得较大的学习动力,体会诗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高中课本中较多的古典诗词对于学生的行为以及品质的养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对高中古典诗词进行讲解时,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博大精深的内涵。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较多的现代元素能够为高中生掌握古典诗词知识提供便捷的途径。为此,高中教师在对高中古典诗歌进行讲解时要将古典诗词与现代元素进行充分融合。现代很多的流行歌曲在进行创作时,都融入了中国古典诗词,这样能够将歌曲的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够增强流行歌曲的文化气息。例如在歌曲《涛声依旧》中,歌手将乌啼、渔火、枫桥等古典诗词意象充分地运用到歌曲演唱中,这样能够体现出一种念旧的心情,提醒人们应当珍惜眼前的事物。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地运用这些流行歌曲对古典诗歌进行教学,必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
  四、结语
  古典诗歌是古人的作品,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众多意蕴以及道理都能够对现代高中生的生活产生影响。因此,高中教师应当积极地采取措施,增强高中生对于古典诗歌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以便于高中生能够更好地寻找自己,体会人生。
  参考文献
  [1]祝芳华.基于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撂荒现象的归因分析和改进策略探微[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
  [2]郑莹.意象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此情况下,教师就必须要对当下的语文写作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在掌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改革,全面地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和渗透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当中。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基于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现今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课外阅读,以此激发对语文學科的兴趣与专注度,同时为语文教材内容的学习做好延伸与补充,拓宽学生的视野,综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外阅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文教育家品淑湘先生曾说过:“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不断改革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国际上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我们国家自然也不例外,其中尤其是高中时期的教育最为重要,因为高中教育涉及之后的高考,所以,高中时期作为两个特殊时期之间的过渡段,这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进行了一定的积极改变,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一种经过改变的教学方法,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摘要】汉字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源远流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是孕育和发展我们中国人的一切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起点。搞好写字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落实写字教学目标,要明确写字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明确低年级写字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明确低年级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要明确掌握低年级书法课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被关注。小说文体在初中阅读教学中比重很高,但是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总是出现低效的小说教学。本文探究提升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材之中,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但是往往存在篇幅过长的问题。再加上教师
为了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本文进行了病理技术的质量控制,通过合理规范各项环节的流程,能够明显提高病理切片质量,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在对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空白”概念理解基础上,以文学活动中的宇宙、作者、作品和读者四元素为基点,融合中西“空白”的具体与抽象、有限与无限,并以《一朵红红的玫瑰
要在实际生活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应该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有科学性,更有其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从其本质来说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