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课堂中的艺术思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66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都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艺术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乐教育 艺术思维 培养
  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都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又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在过去的教育中,由于受艺术思维是低级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是高级的思维活动的这种片面的观点的影响,对艺术思维的研究很不够。忽视了艺术思维训练,过多的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艺术思维的培养。
  为艺术思维提供广阔的天空,丰富表象积累。音乐的表现积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音乐要素的表象积累。音乐语言是由音乐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如旋律、节奏、音色、和声等。在平时教学中逐步渗透。例如我在教学《在钟表店里》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该曲是描写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工作的情景。接着利用钟摆节奏和活泼的旋律,让学生感受工人们愉快的劳动......整个教学中,合理的贯穿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多种音乐要素。让一堂本身枯燥无味的欣赏课变的热闹而丰富。二是:多种音乐作品的表象积累。熟悉更多的音乐作品是积累丰富的音乐表象另一种重要方式。作曲家之所以会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和他们有丰富的音乐作品表象积累有着重要的关系。例如德沃夏克的交响乐《自新大陆》乐章取自一首黑人民歌。我国作曲家刘帜的《我的祖国》的旋律则是从几十首中国民歌的旋律中诞生的。大量的音乐作品表现积累,丰富了人的艺术思维,对发展创造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大量掌握音乐作品。从最新的音乐教材统计,在小学阶段,学生将演唱一定数量的歌曲,欣赏古今中外音乐作品135首。这将大大的加强学生的表象积累,为发展艺术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注情感,培养学生艺术思维。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然而,音乐是最善于表象情感的艺术。
  柔美、慢速、稍弱的音乐同人们平静的心情是吻合的。例如《不在麻烦好妈妈》这一课,利用流畅、柔美、亲切等情绪一气呵成。充分表现小朋友的心里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在麻烦好妈妈。从而表达了懂事的小朋友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之情。
  激烈、快速、稍强的音乐则人们激动、愤概时的心情相似。例如在歌剧《白毛女》中《哭爹》那段唱腔,就利用激烈、快速、稍强的音乐情感表现喜儿在遭受晴天霹雳后,呼天叫地的极度悲痛心情。
  下行的旋律造成压抑的感觉又同人们悲伤的心情一样。例如《白毛女》,该曲的旋法每句都为下行,具有悲凉凄婉的特色。
  终上所述,人们常常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强烈的音乐情感,因素影响下,让艺术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
  发挥想象,培养学生艺术思维。作曲家创作音乐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艺术思维的过程,无论是从生活中提取的题材还是从文艺作品中提取的题材;无论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还是从某种艺术中萌发灵感而成,总之都是在他头脑中最先出现他感兴趣的形象,然后运用音乐语言和音乐表现技巧创作而成。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学生会演唱、演奏就是个好学生,即使是经过改革后的启发式教学也存在着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内。现在看就不够了,不仅会演唱、演奏。还要会创作,才是好学生。只有勇与创新,发展创造性思维,才能成为一个有创造性才能的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对传统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李婷、试论音乐教学对艺术思维方式的训练
  [2]吴文漪、开发大脑潜能发展艺术思维创新教育丛书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所必备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动脑设计新鲜的内容,找有竞赛性的东西来启发幼儿,吸引幼儿, 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创新要靠人才,而人才来源于良好的教育。”谈及幼儿创新,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幼儿尚不懂事,只有玩、淘气的份,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责任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JGX11031737。   课题负责人:袁任红  课题主研者:韦国敏覃根喜蓝艳肖韦虹海韦小文黄卫    在教学中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对责任教育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它直接关系到教育者能否把有效的目标、合乎初中生特点的教育内容成功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责任需要,外化为学生的责任行为。责任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的需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好奇、求新、求趣的心理特征,要善于挖掘语言教学中的“趣”,努力提高作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牵动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需要。当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不会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而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完成,而且知识也掌握得迅速和牢固。因此,我常提倡让学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简况和特点,说明了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对于精品课建设的必要性和提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课程资源分析化学精品课程  建立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是精品课建设的要求[1]。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经过多年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建设成为省优秀课,为了达到更高的课程建设要求,我们建设和完善了分析化学网络课程资源平台。  一 、分析化學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的提出,与时俱进的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教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教师,教得辛苦,却质量不高,原因之一,教学方法不对劲,教师地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传授知识的同时,要交给学习的技巧,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据此,我根据自己教学《分解质因数》的教学总结探讨,略谈一点关于判定互质数的规律方法,以求得更深
在素质教育蓬勃推广的今天,语文更加提倡人文教育和感性教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能大谈自己的看法,老师只做旁敲和引导,已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向往。但向往和现实之间总有一定的距离,教学时间的紧张而造成对进度的影响,学生的启而不发和回答的偏题离意,往往使许多语文老师不敢越雷池而“随意发挥”。这些客观而现实的因素确实对教学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们绝对不能成为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绊脚
摘要:在对维吾尔语语法进行研究时,一定不能忽略否定范畴,而且只要我们可以把否定等问题搞清楚,并传授给学生,那么在教授学生维吾尔语的时候,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理解维吾尔语了。本文根据否定的定义说明了在维吾尔语中否定的否定构词及否定词、否定的类型以及否定句的界定。  关键字:教授维吾尔语否定    否定范畴研究不但会涉及到非常多的因素,比如说:非语言因素以及语言因素,而且其是一个理论性非常强的研究课题。随
有人询问伟大的作家巴尔扎克:“您是怎样写出那么宏伟的作品的?”  巴尔扎克耸耸肩头,把手中的手杖递给人们看。人们看到他在手杖上刻着这么一句话:“我粉碎了每一个障碍”从这句话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作家不屈不挠的精神。  后来,奥德利作家弗朗茨·卡夫卡也曾用过这句话,只是颠倒了话中的主语和宾语,使我们看到另一种作家孤独绝望的心境。  每一个障碍粉碎了我。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洞悉,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具有
【摘要】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尤其是小学班主任应从“小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作为班主任我觉得我快乐,源于我是班主任。  【关键词】快乐班主任学生  说教师是天下最崇高的职业,是因为教师“生产”的是世间最高级的“产品”——人才。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更值得开心的事担任着班主任工
【摘要】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实际,利用他们好强心的特点,立足多角度、多渠道创设情境,那么教师会教得轻松,学生也会学得愉快,从而保障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做简单论述:  【关键词】兴趣形象化激发求知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