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皖芝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芝麻育种课题组经多年攻关研究,选育出安徽省第2个常规芝麻种,2007年在安徽省芝麻品种区试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为1 060.5kg/hm2,比豫芝4号增产11.98%,在参试品种中居第1位。通过近2年产量示范,该品种整体表现为产量高、品质好、抗性较强,比一般品种产量提高20%左右。其栽培要点如下。
  
  1 选地、整地与底肥施用
  
  选用地势较高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3年以上未种过芝麻的地块。小麦、油菜、蔬菜茬地种植芝麻可直接免耕条播;如土质干硬,也可旋耕后,再行条播。播前清理好“三沟”,即畦沟、腰沟和围沟,做到深沟高畦,连阴雨后田间无明水。一般地力水平下,施尿素75.0~112.5kg/hm2、过磷酸钙450~600kg/hm2、硫酸钾60~75kg/hm2、硼砂15~30kg/hm2、优质复合肥300~450kg/hm2。底肥应在整地前施入。
  
  2 提高播种质量
  
  (1)药剂浸种。播前将种子晾晒1~2d后,把芝麻种子置入用清水配成的0.1%多菌灵液浸泡8~10h,阴干后播种,可提高抗病性。
  (2)抢墒早播,力争一播全苗。夏芝麻适播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适播期内抢墒早播。干旱时应造墒或带水播种,播种深度以2cm左右为宜。
  (3)播种密度。力求条播,留苗密度15~21万株/hm2,定苗行株距为(35~40)cm×(15~17)cm。
  
  3 田间管理
  
  (1)查苗补种。芝麻播后5~6d,如不能出苗或出苗不全,应立即检查原因。缺苗严重的,要及早重播;局部缺苗的,应用同一品种及时催芽补种;少量缺苗的,可移苗补栽。
  (2)及时间苗、定苗。一般在2对真叶期第1次间苗,苗距以苗不挤苗为宜;3对真叶期第2次间苗,苗距以定苗距离的1/2为宜(条播田,株距6.6cm左右;撒播苗株距13.2cm)。定苗时间一般在7~8片真叶时进行。间、定苗时,要疏弱留壮,按计划的株行距留足苗数。
  (3)化学除草。播后出苗前喷打拉索或都尔除草剂,也可在播后12~15d用盖草能防治单子叶杂草。中耕可促进芝麻生长和高产,一般在2~3对真叶和蕾期各中耕1次。
  (4)科学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初花期追肥1次,施尿素60~75kg/hm2 磷酸二氢钾15~30kg/hm2或施复合肥112.5~225.0kg/hm2。盛花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2%硼砂液1~2次,可明显增加单株蒴数和粒重。
  
  4 防治病、虫、涝、旱害
  
  苗期防治地老虎和叶面虫害,用50%氧化乐果加2.5%溴氰菊酯1 000倍混合液,于下午4时以后喷打效果好。盛花期喷施1 000倍多菌灵2~3次,以防治病害。遇连阴雨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田间渍水,遇旱及时浇灌。
  
  5 适时打顶与收获
  
  打顶一般在成熟前20d,于晴天上午摘除顶端生长点。茎杆和蒴果均转为黄绿色,中下部叶片脱落,有少数植株下部蒴果开裂时收获,割后小捆架晒,及时敲打脱粒,晒干后贮藏。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了苏薯8号在六合区竹镇镇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甘薯8号在当地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苏薯8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67-01    苏薯8号(南京88-10)系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苏薯4号为母本、苏薯1号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
摘要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生优质、高产配套技术以及安全生产措施的引进、消化、开发与推广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总结了农业部“948”花生示范项目在昌黎地区试验示范的先进经验,并对花生高产技术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948;花生;示范项目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93-01    昌黎县隶属秦皇岛市,位于碣石山脚下,渤海之
摘要介绍了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3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淮稻13号的主要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淮稻1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44-01    淮稻13号原名“淮9862”,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遗传背景的中间
摘要薄荷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综述了我国天然香料植物薄荷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薄荷产业化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薄荷;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7.23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05-02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tq.)为唇形科薄荷属(Men
摘要按10%高效灭百可乳油0.5kg、水15kg、0号柴油1kg的比例混合拌匀,对马尾松纯幼林中度为害的第1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喷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灭百可乳油对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防效较好,可达98.2%,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10%高效灭百可乳油;马尾松毛虫幼虫;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81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23-01
摘要在水稻高产区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肥力高产地块氮肥仍是影响水稻产量最主要的因素,而钾肥施用效果不太明显;最大施肥量为纯N 263.03kg/hm2、P2O5 137.30kg/hm2、K2O 91.63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247.47kg/hm2、P2O5 98.54kg/hm2、K2O 69.67 kg/hm2。  关键词水稻;“3414”肥效试验,高产区  
摘要 分析了互助县造林地面积测估误差大的原因,并通过对GPS导航仪性能的全面介绍,建议在今后造林面积的落实和测估中采用GPS导航仪。  关键词 GPS导航仪;退耕还林(草);测量;造林面积  中图分类号 P228.4;S75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81-01    在2001年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了《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
摘要: 介绍了母猪分娩与仔猪护理措施,包括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安全接产、母猪产后护理、仔猪的处理等内容,以期为母猪生产与仔猪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母猪分娩;仔猪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327-01    1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1.1产房和用具准备  消毒和保温为母猪分娩准备工作的关键问题,产房和分娩栏必须清扫和
摘要从2008年8月10日至9月20日对商丘市9个县市区230个乡镇大豆生产田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调查和病样采集。经分析可知,由于近年气候的原因,大豆细菌斑点病、大豆胞囊线虫病、豆杆黑潜蝇、大豆蚜虫、蛴螬等偏重发生。依据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大豆病虫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 大豆病虫害;生长中后期;调查情况;发生原因;河南商丘;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摘要 阐述了优质小麦煤生0308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其依据,介绍了其育种技术路线,总结了其品种特性,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煤生0308;育种目标;技术路线;品种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03-02    超高产广适优质小麦新品种煤生0308经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傅兆麟教授11年的选育研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