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煤生0308的选育及品种特性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优质小麦煤生0308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其依据,介绍了其育种技术路线,总结了其品种特性,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煤生0308;育种目标;技术路线;品种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03-02
  
  超高产广适优质小麦新品种煤生0308经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傅兆麟教授11年的选育研究,于2007年度通过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麦2008003。
  
  1 煤生0308育种目标的制定及其依据
  
  1.1 育种目标的确定
  成功的育种工作开始于明确的育种目标,而育种目标的制定必须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粮食危机一直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小麦作为世界和我国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小麦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单产增加了近3倍。小麦单产的提高除了栽培技术的作用外,优良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利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据吴兆苏等研究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潜力的遗传改良贡献约占籽粒产量总增益的50%,遗传改良对小麦籽粒产量提高的年贡献率为0.8%~1.0%。由此看出,遗传改良对小麦籽粒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产量育种是一个长期的、不懈的任务,必须坚持下去,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小麦生产的需要。过硬的品种必须以产量为基础。
  煤生0308小麦品种选育的产量水平目标是大面积达到7 500kg/hm2,小面积达到9 000kg/hm2。育种目标的具体性状指标要求是:产量因素构成模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600~675万穗/hm2、35~40粒和40~45g;抗逆性好,包括抗寒性、抗病性好;株高为78~85cm且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较好。
  1.2 育种目标制定的依据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开始提倡小麦超高产育种,当时的超高产育种产量目标是大面积达到7 500kg/hm2,小面积达到9 000kg/hm2。这是社会发展和小麦科技发展的要求。制定本育种目标的理论依据是,小麦虽属C3植物,由于经过漫长的生物进化和人工选择培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遗传基因型,积累了丰富的产量性状基因,因而仍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据英国人Austin 报道,英国东部小麦产量潜力为12~14t/hm2;前苏联人XeЛopob认为,小麦产量可以从现已达到的10t/hm2再提高到15t/hm2;印度的Sinla和Aggrval估计小麦的产量上限为17t/hm2;美国人Hanson 推测,在理想的生长条件下,小麦产量可达20t/hm2;而梁金城等则认为小麦产量可达22.5t/hm2;苏联植物生理学家赫洛娃卡娅在人工气候室中得出的试验产量为23.28t/hm2
  小麦不仅从理论分析上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在实践上也是如此。在过去的20多年里, 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高产实例。前苏联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10.048t/hm2的高产记录;英国已获得15t/hm2的籽粒产量;德国和荷兰都也有产量超11.25t/hm2的实例;智利有19个品系产量超过15t/hm2;在美国的平原地区华盛顿州1965年曾有14t/hm2的高产报道,国际公认的美国品种Gaines产量为14.055t;最近,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育成了产量为18t/hm2的“奇迹麦”。
  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小麦育种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涌现出许多超高产典型:在青海,1974年诺木洪农场首创0.16hm2春小麦产量11.888t/hm2,1976年有3.333hm2产量超7 500kg/hm2的记录,1978年青海香日德农场有1.07hm2春小麦平均产量达13.684t/hm2,其中0.26hm2平均产量为15.195 t/hm2;1975年西藏江孜农业试验场1.84m2冬小麦产量达12.084t/hm2,我国黄淮及华北冬麦区近年来超高产育种成绩裴然,据不完全统计,已有数十计的品种产量达到或超过9 000 kg/hm2。这为制定煤生0308超高产育种目标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2 煤生0308育种技术路线
  
  2.1 简要系谱
  煤生0308育种的系谱见图1。
  
  2.2 亲本选择
  按照育种目标要求产量因素构成模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为600~675万穗/hm2、35~40粒和40~45g;抗逆性好,包括抗寒性、抗病性好;高为78~85cm,且抗倒伏能力强;品质较好。选择了滨州93-1和鲁麦14号2个亲本进行单交处理,前者为母本,后者为父本。滨州93-1主要农艺性状特点是继承了鲁麦1号的落黄性好、活秆成熟和大穗、多粒丰产性好、中秆、抗逆性好;鲁麦14号主要农艺性状特点是中等穗子、中多穗型、中矮秆、品质较好、抗逆性好、高产稳产。按照遗传学性状互补原理,这2个亲本进行杂交有可能出现二者优异性状互补的更优异的超高产稳产品种,煤生0308的成功选育也证明了这一点。
  2.3 选育过程
  杂交组配于1996年5月完成,包括滨州91-3×鲁麦14号在内共做150个杂交组合,有效组合138个,于当年秋种播种;该组合F1代表现优异,1997年F1代选留42个组合,秋播按1 500个个体稀播;1998年该组合F2代田间整体表现优异,且农艺性状分离较重,根据育种目标田间选择35个单株,经室内考种选留24株,秋播F3代株系。1999年该组合24个F3株系中有3个株系表现突出,编号分别为98020308、98020311和98020319。1999年秋播,这3个株系与其他组合的优异株系进入株系鉴定,2000年麦收时株系鉴定中6个株系产量优异,98020308表现尤为突出,且整体农艺性状较稳定,2000年秋进入品系比较试验,在品系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8 170.5kg/hm2,居所有参试品系首位,较对照品种鲁麦14号增产11.2%,增产极显著。随后进入安徽淮北地区2001~2003年品系比较试验和多点联合试验,品比试验平均产量8 050.5kg/hm2,较对照皖麦19增产7.8%,增产极显著,多点联合试验,平均产量7 234.5kg/hm2,较皖麦19增产10.1%,增产极显著。在参加试验过程中不断剔除分离株,使群体保持性状稳定。在此基础上,该品系于2003年参加安徽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预备试验,参试名称为煤生0308。
其他文献
摘要2007~2008年在宁南山区进行冬小麦品种试验,结果表明:95W0812平均产量最高为5 363.3kg/hm2,较中引6号增产14.19%,丰产适应性较好,可继续试验观察;ST99-111平均产量5 105.0kg/hm2,其抗性差;静冬9718平均产量4 975.0kg/hm2,抗性稍强;LD99-67产量最低,为4 303.3kg/hm2,较对照中引6号减少8.38%。  关键词冬小麦
摘要阐述了苏薯8号在六合区竹镇镇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甘薯8号在当地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苏薯8号;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2-0167-01    苏薯8号(南京88-10)系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苏薯4号为母本、苏薯1号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该品种
摘要 随着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生优质、高产配套技术以及安全生产措施的引进、消化、开发与推广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总结了农业部“948”花生示范项目在昌黎地区试验示范的先进经验,并对花生高产技术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948;花生;示范项目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193-01    昌黎县隶属秦皇岛市,位于碣石山脚下,渤海之
摘要介绍了迟熟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3号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从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淮稻13号的主要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淮稻13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9-0044-01    淮稻13号原名“淮9862”,是江苏省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遗传背景的中间
摘要薄荷是重要的天然香料植物。综述了我国天然香料植物薄荷的分布、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以及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了薄荷产业化开发利用建议。  关键词薄荷;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  中图分类号S567.23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105-02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tq.)为唇形科薄荷属(Men
摘要按10%高效灭百可乳油0.5kg、水15kg、0号柴油1kg的比例混合拌匀,对马尾松纯幼林中度为害的第1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进行了喷烟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高效灭百可乳油对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防效较好,可达98.2%,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10%高效灭百可乳油;马尾松毛虫幼虫;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81 .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23-01
摘要在水稻高产区进行了“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肥力高产地块氮肥仍是影响水稻产量最主要的因素,而钾肥施用效果不太明显;最大施肥量为纯N 263.03kg/hm2、P2O5 137.30kg/hm2、K2O 91.63kg/h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247.47kg/hm2、P2O5 98.54kg/hm2、K2O 69.67 kg/hm2。  关键词水稻;“3414”肥效试验,高产区  
摘要 分析了互助县造林地面积测估误差大的原因,并通过对GPS导航仪性能的全面介绍,建议在今后造林面积的落实和测估中采用GPS导航仪。  关键词 GPS导航仪;退耕还林(草);测量;造林面积  中图分类号 P228.4;S75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81-01    在2001年国家林业局颁布实施了《国家林业局关于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规定》
摘要: 介绍了母猪分娩与仔猪护理措施,包括分娩前的准备工作、安全接产、母猪产后护理、仔猪的处理等内容,以期为母猪生产与仔猪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母猪分娩;仔猪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327-01    1母猪分娩前的准备工作    1.1产房和用具准备  消毒和保温为母猪分娩准备工作的关键问题,产房和分娩栏必须清扫和
摘要从2008年8月10日至9月20日对商丘市9个县市区230个乡镇大豆生产田的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调查和病样采集。经分析可知,由于近年气候的原因,大豆细菌斑点病、大豆胞囊线虫病、豆杆黑潜蝇、大豆蚜虫、蛴螬等偏重发生。依据调查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大豆病虫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 大豆病虫害;生长中后期;调查情况;发生原因;河南商丘;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1.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