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四维锥形束CT指导肺癌内靶区的勾画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li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四维锥形束CT(4D-CBCT)指导肺癌内靶区勾画的可行性。

方法

简单随机法选取本院24例肺癌患者。平静呼吸下CT模拟定位获得CT图像,首次治疗前4D-CBCT扫描获得4D-CBCT中位图像,将4D图像重建算法更改为3D,获得3D-CBCT图像。图像融合算法取骨配准,分别在定位CT、4D-CBCT中位图像、3D-CBCT图像上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定义GTV到临床靶区(CTV)的外扩边界为7 mm,获得CTVCT、ITV4D和ITV3D,基于CTVCT在三维方向上外扩5 mm得到ITVCT。比较靶区间中心点位置、体积、相似度和相互包含关系的差异。

结果

ITVCT 与ITV3D在中下叶组的头脚方向上,靶区中心点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7,P<0.05)。在靶区体积方面,ITVCT最大,与ITV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1,P<0.05),ITV4D最小,但与ITV3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VCT与ITV3D相似度均数<75%,ITV4D与ITV3D相似度均数>90%(Z=-2.940、-2.975,P<0.05)。ITVCT、ITV4D未被ITV3D包含的比例均数为40%和5%(Z=-2.952、-3.185,P<0.05)。

结论

4D-CBCT的中位图像可以缩小内靶区的勾画范围,为肺癌的自适应放疗提供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X射线反复照射体外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系(LLC),建立其放射抗拒细胞系(R-LLC),并比较两种细胞系间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6MV X射线反复照射Lewis肺癌细胞系,5 Gy/次,共6次,30 Gy。采用CCK-8实验及克隆形成实验测定两种细胞系的放射敏感性;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种细胞系Survivin蛋白表达的差异;ELISA法
期刊
目的利用多叶准直器(MLC)日志文件验证鼻咽癌患者动态调强放疗的累积剂量,分析MLC叶片位置偏差与剂量学关系。方法跟踪记录5例鼻咽癌患者的28个分次动态调强放疗,共计1 400个日志文件。通过Argus软件解析和提取MLC叶片的实际位置信息,并与MLC叶片的计划位置信息比较,计算每个MLC叶片的位置偏差和所有患者的整体平均叶片位置偏差。将MLC文件导入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剂量重建计算,分别比
目的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查阅相关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2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患者,共14个研究,4 643例患者。其中,术后放疗组2 080
期刊
目的探讨80 kVp管电压及碘克沙醇(270 mg I/ml)条件下,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图像行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52例行CTPA检查的患者,根据CT扫描管电压和对比剂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记录两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出加权剂量指数(CTDIw)和有效剂量(E)。对图像质量进行目测评分、测
期刊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评价急性期内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109例胸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基础心功能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并观察放疗前及急性观察期内心功能的变化。结果全组患者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为79.8%,患者临床因素及基础心功能各项指标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均无明显相关(P>0.05)。放射治疗后急性期内出现左室收缩功能减低24例,舒张功能减低1
期刊
目的观察并评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急性放射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4例HIV阳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和治疗后1个月的放射不良反应。急性反应依据照射部位分类,参照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CTCAE 3.0版)分级。结果7例患者放疗中断或延期,2例未完成放疗。皮肤、黏膜反应多见,如皮炎、咽炎、腹泻。8例患者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