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主张与教学行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wa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主张是一种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又决定行为。不同的教学主张具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教育即生活;注重夯实语言素养;教育即唤醒,注重引导探究发现;教育即感悟,注重文本拓展阅读;教育即感染,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关键词:生活;语言;唤醒;思维;感悟;阅读;感染;情境
  教学主张,指教师对课程教育本质、过程、方式、功效、价值等因素所持有的个性化认识或见解。其中“个性化”是其特征,即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也是一种教学思想,而教学思想又决定行为,不同的教学主张具有不同的教学行为。本文就这个观点,并以《济南的冬天》课题为例,剖析教师们几种不同的教学行为。
  一、 教育即生活;注重夯实语言素养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语言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语言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语言实践。基于语文这种工具性与实践性的课程性质,那么语文教师就可能会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学主张。教育即生活,就是指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或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或以生活问题为起点,同时又是以促进学生形成相应的语言素养目标为落点,其教学行为就是通过联系生活或回归生活来注重夯实学生的语言素养。
  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持“教育即生活”主张的教师,通常会注重设计如下三方面的教学:①让学生口头描述家乡的冬天及其自己对冬天的感受。福建建宁属于南方山区,在冬日“温晴”方面不亚于济南,尤其很少出现霜冻,不论是山间还是田野,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虽是冬天,但仍充满生气。如果不看那树叶掉落而光溜溜的树枝,人们难以察觉是冬还是秋。学生有自己审视冬日的眼光,也有自己体验冬天的独特感受,引导他们以不同的感受或以不同的眼光来描绘冬天,这何以不是一种很好的回归生活!②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某些动词的应用和色彩的描绘以及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如“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其中“顶”和“镶”两个动词,既准确,又贴切,而“青黑”、“白花”、“银边”体现色彩分明,“好像日本看护妇”,既是比喻,又是拟人,生动形象,使得自然景观充满着活力。让学生领悟这种文字与语言的描述效果,这何以不是夯实学生语言素养有效教学呢?③引导学生尝试描写“建宁的冬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写作训练内容一般为某个片段,或“冬天的阳光”,或“冬天的田野”,或“冬天的校园”,等等,内容可多可少,总之,以写的训练来夯实学生的语言素养。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写不出好得文章,其主要原因就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注重文本的解读而忽视写的训练。
  二、 教育即唤醒,注重引导探究发现
  《济南的冬天》一文,作者通过对济南冬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特有的热爱之情。在取材方面,作者选择了阳光、风、地形、雪后风景、水为主要素材,展示了济南冬天的特美之处。在具体的描述中,作者又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借景抒情。如对阳光的描写,作者仅用“温暖”二字来描述,似乎苍白,但配上“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这样的虚写,使得“温暖”有着“心情”的内涵。另外,济南冬天阳光的“温暖”,主要源于济南城的地形结构。济南城四面环山,寒风只能在济南城的上空通过,城里的人感受不到寒风,无风的阳光,人们自然感到温暖。在描写手法方面,修辞的运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质与量达到完美的统一。如“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作者通過比拟的手法,既体现了雪景的美感,又赋予了雪景的生气。在描写水方面,融文学艺术与科学知识为一体。如“冒着点热气”就属于热现象,而“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蕴含着光学原理。在描写视觉方面,“树尖上顶着一髻地白花”属于点的观察,而“空中,半空中,天上,……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就是视野开阔性的描绘。
  上述这些内涵,它需要读者去发现,去探究。那么持“教育即唤醒”主张的教师,就会注重引导学生围绕下列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作者是以怎样的视觉描绘了哪些冬景?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济南冬天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是温暖的?……如果学生弄清楚了这些问题,那么他们自然会领悟文本的思想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三、 教育即感悟,注重文本拓展阅读
  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过程在于学习与实践的积累和积淀。课标明确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其中的“体会”与“掌握”,实质是指学生在读写实践方面的感悟,而“运用”则是厚积薄发,既源于文本但又超越文本,既有模仿但又有创造,基于这种认识的语文教师,那么他的教学主张就是“教育即感悟”,相应的教学行为策略就是既遵循文本但又不局限于文本,具体的教学行为就是注重文本的拓展阅读。
  《济南的冬天》,作者是着重抓住阳光、风雪、水等自然要素来描写环境的温暖、风景的美丽、人们心情的舒畅。对于人物活动,作者虽隐笔未言,但文本展现在读者面前仍然是一副蕴含人物精气神的瑰丽画面。我们知道,对某个话题的写作,作者既可以选择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也可以站在不同的高度来立意,更可以搜寻不同的素材来体现,这就是写作中的创造性。就冬天的描写,老舍的写法,固然可圈可点,但还有没有其他的写法呢?这就是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拓展阅读的初衷。
  朱自清也写过一篇《冬天》的散文,与《济南的冬天》相比,在主题表现方面却截然不同。《济南的冬天》是着重表达阳光的“温暖”,而《冬天》表达的是亲情和友情的“温暖”。在谋篇构思方面,老舍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线,而朱自清则是以人物活动为主线。在思想情感描述方面,老舍主要是以比拟来借景抒情,而朱自清则是反衬的手法来突出“亲情”。然而就表现冬天的“温暖”主题方面,可谓是异曲同工。据此,在学生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冬天》,甚至还可以推荐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分析并比较三篇文章在主题思想、写作思路、写作技巧方面区别。通过这样扩大量的阅读,促使学生对“冬天”这个习作话题形成自己的感悟,既有助于学生领悟写作中的审题立意,又能启迪学生在写作中做到创造性地谋篇构思,这也正是文本拓展阅读教学的目标所在。   四、 教育即感染,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个观点可以概括为:教育是一种影响,也是一种感染。持这种教学主张的教师,相应的教学行为就是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以发挥情境的感染作用。
  在《济南的冬天》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贯穿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题导入,诱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诗句来进行课前渲染: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诚然,古代诗人给冬天披上了一件“寒冷”的外衣,那么济南的冬天也是“寒风刺骨”吗?也可以引入描写济南春、夏、秋三季的诗句:①济南春好爱新晴,楼外秋千柳外莺。仿佛江南金粉地,穿街只少卖花声。②华山真是碧芙蕖,湖水湖光玉不如。六月行人汗如雨,西城桥下见游鱼。③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桥风月一亭孤。秋云拂镜荒蒲芡,水气销烟冷画图。这三首古诗分别描述了济南春天的花景、夏天的水景、秋天的城景,那么,冬天的济南又具有怎样的风景呢?
  2. 文本解读,促进学生的感知。《济南的冬天》犹如一首首诗,清新而雅致,又像一幅幅画,赏心而悦目。但它毕竟是一种文字,要使文字转化成学生心中的诗或画,还有赖于教师创设文本的诗意或画面情境。如引导学生体验济南冬日的“温暖”,教学中就可以引入白居易的《负冬日》诗词: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暢,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显然,学生就能从诗中去体验那种“闲静”、“舒适”、“无虑”的温暖意境。再如文本对水和天空的描写,教学中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去观赏那湛蓝的天空与清澈的水,进而品味文本中“空灵的蓝水晶”的形象描绘。
  3. 问题探究,启迪学生的思维。《济南的冬天》虽是一篇散文,但其中蕴含着科学性知识。如“为什么济南的冬天没有风?”“水面为什么会冒热气?”“为什么天儿越晴水藻越绿?”等问题都是学生的困惑点,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促进学生探究思维。
  教学主张,既是指导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实践的思想纲领,也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经验在教学思想方面的概括并提炼,它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在理论方面的升华。教学主张的提出,它标志着教师开始追求卓越并走向成功的开始。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3月.
  作者简介:
  程东莲,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均口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深入的研究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几点对策,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人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所谓的人文
摘 要:预习是在课前阅读教学内容,了解其大概,做好功课,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它属于课堂学习中的提前准备,同时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预习的影响下,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习内容,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思维发展能力,渗透到内隐思维和方法中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基于此笔者就针对课前预习进行了扼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共同商榷。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
摘 要: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美術水平低的状况,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并改正学生的错误态度,是我们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积极调动学生互动参与,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文章将结合素描案例,来对美术教学提出一点见解。  关键词:素描;教学目标;高效课堂  一、 案例背景  (一) 案例主题  中职的美术素描教学有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悉素描造型的基本语言和方法,掌握表现对形体的结构、透视
摘 要:面对文学阅读积累不深的职校生,利用《项链》这类经典文本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又巧妙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阅读教学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教学设计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对文本宏观把握、细部品读,成功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宏观把握;细部品读;情节;玛蒂尔德;人物形象;健康;自我意识  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求学的一般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庭条件不太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新产品项目研发、个性化设计和私人订制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行业产业对本专业人才更为重视。开展实训工作坊及企业合作融入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教学模式,是拓宽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就业口径的新方法,也是本专业的特色亮点,是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试验方向。  关键词:工作坊;企业合作融合;改革与创新  一、 探索实施实训工作坊制,创新实施“企业 学校”育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问题,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虽然目前对教学效率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该教学问题仍有待探讨。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教育界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教学有效性具有切实的现实性和理论意义,基础教育就是在小学阶段,在学习基本运算和基础数学模型的过程当中,能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培养学习自主性,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提出提高小学教学有效
摘 要: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借助儿歌,进行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指导,能够在写话的兴趣、内容、想象、语言表达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改变“消极、空洞、乏味、大众”的写话窘境。通过儿歌的“唱——诵——画——仿”四部曲,为学生写话注入活水。  关键词:儿歌;低年级;写话;活水  新课标指出,一、二年级写话的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
摘 要:医学教育日新月异,评估教师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已成为持续性需求。好的医学教师为将来的医生发展奠定基础。试图评估教师与学生视角中好医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其差异。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在一所地方性医学院校随机抽取的30名教师与90名1-5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制一份由20个胜任特征组成的调查问卷,调查教师与学生对这些胜任特征的态度。结果:教师与学生在紧密结合临床、学科交叉与融合、PBL教学、敏锐的观
摘 要: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给了孩子过多的宠爱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在孩子眼里,父母长辈的关爱、好吃的食物、好玩的玩具等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而缺少对父母长辈、幼儿园、社会的感恩之心。我们在教育时提倡家园共读,以提高幼儿阅读绘本的能力。  关键词:家园共读;途径;策略  一、 引言  目前制约幼儿家园共读发展的原因之一便是教育中过多的标准化,大部分题目都有固定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需要多种解题思维相结合的综合性纯理科科目,涉及的知识点多,学生要学会思维整合。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是高中数学的重点要求。本文将探析数形结合在高中代数解题中的重要应用,以期能够提升学生解决代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高中代数;解题  一、 数形结合相关内容综述  (一) 概念  从传统意义上讲,数与形是数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且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完成互换,这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