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歌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借助儿歌,进行低年级写话教学的指导,能够在写话的兴趣、内容、想象、语言表达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改变“消极、空洞、乏味、大众”的写话窘境。通过儿歌的“唱——诵——画——仿”四部曲,为学生写话注入活水。
  关键词:儿歌;低年级;写话;活水
  新课标指出,一、二年级写话的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仔细分析这一目标,具体指向了兴趣、内容、语言、标点这四个方面。反观大部分学生的写话现状:内心怕、内容空、语言俗。到了中年级,学生们则是表现出了严重的习作问题,这是由于低年级写话教学没有落到实处而带来的“后劲不足”。儿歌通常是简短的诗歌,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歌词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还可配上音乐,以唱的形式呈现,曲调轻快活泼、易于上口。儿歌是儿童文学的体裁之一,也是孩子們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深受欢迎。部编版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本里也安排了不少儿歌:《上学歌》《对韵歌》《说话》《月儿弯弯》《田家四季歌》《谁会飞》《小书包》……可见,儿歌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一种文体。基于此,笔者提出:以儿歌为媒介,充分结合课内、课外儿歌,激发学生写话兴趣,丰富写话内容,美化语言,为写话教学注入活水。接下来,本人以课外儿歌《小燕子》为例,论述如何巧用儿歌助力学生写话。
  一、 唱儿歌,让兴趣悄然萌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写话没了兴趣,就如同鱼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水。对于儿童而言,儿歌常与游戏连在一起。有儿歌的地方,一定有乐趣相伴。儿歌就是“乐趣喷发器”,教师可以经常性地给学生播放儿歌,让学生回归本真,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想拍手就拍手,让学生处于最自由、最自在的状态,让“趣”如流水般地淌入学生心间。例如:学生齐唱儿歌《小燕子》:“小燕子,真灵巧,身上带把小剪刀;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树根当枕头,剪块泥巴搭窝窝。”伴着欢乐的乐曲,学生不禁用手比出剪刀的样子,一会上天,一会下河,飞——飞——飞,剪——剪——剪。有的学生更是表演起了搭鸟窝的情形,引得大家乐呵呵!这样的课堂氛围,加之教师的语言引导,自然地为写话披上了“愉悦的衣裳”,在最开始就抓住学生写话的兴趣,调动写话的激情。学生“乐写”,写话教学就“枯木逢春”了。
  二、 诵儿歌,让内容精彩纷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素材可使写话“有米下锅”。一、二年级学生年纪小,知识面不够广,对事物的认知还不完善,“走出去”体验生活、感受世界的机会少,这使得他们的写话素材很难丰富起来。而儿歌虽然精悍短小,内容却是“海纳百川,旁征博引”。儿歌《四季童趣》《春天的雨》把大自然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汽车和飞机》写的是交通工具;《国旗》《中国有我》赞颂了伟大的祖国;《虫儿的歌》《牵牛花爬高楼》里有活泼可爱的动植物们……儿歌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恰似一艘环游世界的小船,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山川草木、花草虫鱼,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均为儿歌所用,亲情、友谊等美好的情感也走入了儿歌之中,还有科学,社会等方面的内容。教师要把更多的儿歌带进课堂,鼓励学生诵读更多的儿歌,以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明白事物之美,体悟情感之真。一段时间后,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学生的眼中“物物皆景,事事有情”,所见所感,皆是文章,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 画儿歌,让想象自由驰骋
  想象是让写话“更上一层楼”的法宝,失了想象,写话就没了灵魂,像一潭死水。儿歌的内容通常包含许多神奇的人物、生动的小故事、不可思议的联想,这些无不为学生创造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听儿歌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闭眼想象儿歌所描绘的画面,并把所想的画出来,由抽象变具象,由虚到实。通过绘画的形式,把学生脑中生动的画面“定格”,留住他们珍贵的想象。例如:当孩子唱完儿歌《小燕子》,写话的兴趣已经渐渐萌发,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对此儿歌展开想象:“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这只乌黑的燕子带着自己心爱的小剪刀飞上了天,她在做什么呢?”此刻,教师及时停止语言的引导,让学生安静地放飞自己的想象之鸟,思维随着燕子上天……下河……穿过森林……越过高山……飞过小溪。紧接着,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所想,画出脑中最美的画面,可以画一幅,也可以画几幅。思维经过碰撞必能激发出更美的火花。伙伴之间要相互展示、交流彼此的画作。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首先要说明自己画的是什么,通过说,使想象的画面更明朗;接着,还要倾听伙伴对自己画作的评析,透过听,启发更多的联想,迸发更具活力的想象。例如:某位学生欣赏了同伴《剪云朵》这幅画作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些被剪开的云朵都是花边形,全是白色的,我觉得燕子的剪刀是具有魔力的,被剪开的云朵可能是星形、心形、彩带形等多种形状的,而且是五彩缤纷的。”多神奇的想象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通过“画儿歌”,为想象插上了神奇的羽翼。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时,可以让孩子们提笔,为自己充满想象的图画配上文字。如此一来,学生言之有物,写话的内容就不再如从前般空洞、乏味,而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四、 仿儿歌,让表达妙语连珠
  兴趣为根,想象为魂,语言表达则为写话的支柱。有了兴趣,又无法正确表达,久而久之,总会对写话失了信心;生动、灵性的想象要依赖精妙的语言呈现出来,否则也只是自我的空想。可见,语言表达在写话中具有关键作用,直接决定了话作的“外在美”。儿歌的语言是儿童化的语言,具有童真、童趣;儿歌的语言是诗化的语言,满怀真情、真意。小学生思想单纯,美好,适合学习这样的“真”语言,浅显易懂又不失活泼灵动。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儿歌语言时,不要只停留在看、读的阶段,不妨试着让学生当当小诗人,自主选择儿歌中妙趣横生的一两个句子,进行仿写。通过全班性的交流,让思维再次碰撞,仿得普通的去借鉴,方得出彩。在长时间的模仿、借鉴中感受儿歌语言的魅力,并逐渐内化吸收,为我所用。例如:儿歌《小燕子》运用了拟人的写法,使得整首儿歌读来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教师问学生:“最喜欢哪句?”——“上天剪云朵,下河剪水波;剪根树根当枕头,剪块泥巴搭窝窝”。既然喜欢,就乘兴仿写。首先,引导学生品味语句的精妙之处,再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地点)剪(东西),剪(量词)(东西)(做什么)。还可以再搜集其他描写小燕子的儿歌,通过比较,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例如:补充诵读《小燕子拿剪刀》这首儿歌:“我是一只小燕子,手拿剪刀忙不停。剪柳条,绿油油,送给哥哥当鱼钩。剪浪花,蓝莹莹,送给姐姐做花裙。剪桃花,红艳艳,送给妹妹扎小辫。剪雨丝,亮晶晶,送给弟弟作风铃。”让学生自己谈谈:这首儿歌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小燕子?有的学生因此得到启发,想让自己笔下的燕子拥有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于是仿写“送给(谁)(做什么)”;有的学生仿写“绿油油、蓝莹莹、红艳艳、亮晶晶”这样的词语,为语句增添色彩。孩子们的潜能无限,他们总是能给老师惊喜!通过对两首儿歌的学习、仿写,学生的仿写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灵动的句子,例如:“小啊小燕子,飞到河边剪垂柳。剪垂柳,绿油油,送给伙伴做丝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对于已有深厚积累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进行儿歌续写或创编。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并非一朝一夕可促成,笔者相信,只要坚持对儿歌语言进行“仿中学,仿中创”,学生的写话必将是“百卉争春各自香”。
  总而言之,教师们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要巧借儿歌,通过“唱儿歌—诵儿歌—画儿歌—仿儿歌”,浸润低年级写话教学与训练,真正地落实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写话提出的目标与要求。笔者坚信:儿歌,这一灵动的写话“活水”,必将引领低年级写话走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进红,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更新教育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刻不容缓。课前讲题是一种较为符合“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需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发展学生终身学习力,有机地把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中。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前讲题;五定法;课堂实践;自主学习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語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摘 要:智力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二者既存在较大的差异,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教育中应重视学生潜力开发和智力发展,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双提升。在实际教学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有机结合,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关键词:智力;人格;发展;教育  智力多被定义为个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摘 要:在素质教育新要求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快乐学习成为音乐教学的新思路。奥尔夫教学法启发我们关注综合性音乐素质的培养;结合本土文化,以人为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即兴创编等富有创造力的行为。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师;启发  一、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并非只是单纯的教授或者灌输音乐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尽可能地通过音乐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启迪,
摘 要: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微课资源整合已经渐渐深入到教学中成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本文探讨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微课资源的整合和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资源;整合建设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面对着高考压力,许多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课本的知识点教学中,在讲课时将重要的知识点划分出来,并让学生将其记到笔记上;在课后将课堂上讲到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的课程
摘 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对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同时深入的研究了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几点对策,推动学生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人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所谓的人文
摘 要:预习是在课前阅读教学内容,了解其大概,做好功课,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它属于课堂学习中的提前准备,同时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预习的影响下,它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学习内容,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思维发展能力,渗透到内隐思维和方法中去。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基于此笔者就针对课前预习进行了扼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共同商榷。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
摘 要:从根本上了解学生美術水平低的状况,让学生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并改正学生的错误态度,是我们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积极调动学生互动参与,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文章将结合素描案例,来对美术教学提出一点见解。  关键词:素描;教学目标;高效课堂  一、 案例背景  (一) 案例主题  中职的美术素描教学有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悉素描造型的基本语言和方法,掌握表现对形体的结构、透视
摘 要:面对文学阅读积累不深的职校生,利用《项链》这类经典文本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又巧妙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阅读教学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教学设计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维,对文本宏观把握、细部品读,成功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宏观把握;细部品读;情节;玛蒂尔德;人物形象;健康;自我意识  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求学的一般是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庭条件不太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新产品项目研发、个性化设计和私人订制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行业产业对本专业人才更为重视。开展实训工作坊及企业合作融入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新教学模式,是拓宽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及就业口径的新方法,也是本专业的特色亮点,是本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研究试验方向。  关键词:工作坊;企业合作融合;改革与创新  一、 探索实施实训工作坊制,创新实施“企业 学校”育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问题,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虽然目前对教学效率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该教学问题仍有待探讨。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教育界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为重点,研究教学有效性具有切实的现实性和理论意义,基础教育就是在小学阶段,在学习基本运算和基础数学模型的过程当中,能为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在接受教育中,培养学习自主性,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基于此,提出提高小学教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