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来源 :机械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ei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深刻理解并把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简称“五育”)的内涵意蕴与时代作用,捋顺“五育”之间辩证的统一关系,发挥“五育”一体合力的系统作用,全面阐释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实践策略,为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提供根本遵循.
其他文献
情感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今创业教育仍以发展认知、传授知识为主,情感因素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无疑会影响创业教育的内容、质量和走向.情感作为人类认知、决策和行动的重要推动力量,对创业产生重要影响.在高度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创业活动中,情感比认知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而且积极情感预期以及高情商人士更容易创业成功.情感教育对创业认同的形成、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创业渴望的增进,以及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容忍度的提高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扩展模型和因果关系模型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情感关系的实证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套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以及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期刊
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校进行学业评价、学生管理、奖学金发放和毕业生就业等工作的重要参考指标,有效挖掘成绩当中蕴含的信息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1].本文借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尝试将课程成绩转化为几个衡量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对各因子分别进行排名并最终进行因子综合排名,将之与总分排名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因子分析排名在反映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效果方面和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方面的优越性.
杜绝校园伤害事故是老生常谈,然而,一些本来不该发生的校园伤害事故总是在一幕接着一幕地上演着.究其原因,主要是仍然有不少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侥幸心理,缺乏主动作为的意识和举措.对于校园伤害事故要想防患于未然,需要教师高度重视,主动作为:一要真正落实安全岗位责任;二要彻底排查安全存在隐患;三要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四要乐于融入学生日常活动.
近年来,“二选一”文题在中考中被广泛使用.然而,两道文题的差异性较大、文题评价的一致性不足、纠偏机制的科学性缺位,使得“二选一”文题评价有失科学与公平.而科学与公平是“二选一”文题理应坚持的基本伦理.这就亟须引入纠偏机制.等级赋分作为成熟的纠偏机制,已被广泛运用到高考选科评价中.将等级赋分引入“二选一”文题评价,能平抑差异,弥补缺漏,实现科学评价.
初中语文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深度学习视域下的语文课堂结尾有其重要的教学价值,值得教师深度挖掘.通过深入挖掘,实现教材文本二度开发,积极拓展适度延伸课程,升华内涵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在结束一课的基础上,创设深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提升高阶学习能力,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数学建模教学强调“情境”与“知识”应服务于“现实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在数学建模教学中创设现实情境,采取问题解决学习,引导学生在应用数学理论性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习得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培养对数学建模过程的整体认识,协调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在持续大规模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招生宣传工作成了突出的现实问题.5G时代,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成为互联网重要的流量平台,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高职院校利用抖音短视频招生宣传时的问题整体上表现为开通率较低、缺乏优质原创内容、营运管理不规范、民办院校优于公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与短视频的融合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框架,而融合的契合点包括碎片化的媒介习惯、去中心化的传播内容、个性化的算法推送.抖音短视频在招生宣传中的定位包括营销定位、服务定位、文化定位.为了推进高职招生宣传与抖音短视频更好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服务技能型人才在社会和市场上的缺失显得尤为突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等,这些措施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高职扩招正是改革中的重要部分;只有从人才、专业、市场等各方面不断推进,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才能走深、走实.
随着网络逐渐向低龄群体渗透,儿童的网络健康状况已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网络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其内容主要蕴含在相关教材中.选择小学义务教育阶段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和人教版《信息技术》(Windows XP版)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教材中网络健康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教材在理念上过于强调“知识本位”,在内容上未能突显网络健康主要问题,在语言上呈现“消极”的防御性特征,在编排上存在机械重复性问题.据此,从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的内容选择以及教材的组织结构三大方面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