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aiyu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63-01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必须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借助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同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诱导启发,重在思路,培养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三、自我评价,评价别人,共同探索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6×4+4(2)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做7×4。我热情表扬他大胆创新,同学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生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和特长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不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立性。
  
  四、分组学习,分层指导,共同提高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例如:在教“带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筐里有50个橘子,(1)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几个,还多几个?(2)最少加上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3)拿走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鼓励相邻几个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的向上一个层次递进。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学生有控制课堂的需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培养与提高。
其他文献
请向《测绘通报》投稿的广大作者注意以下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并严格按此要求来稿 !以下为参考文献标准的详细说明 ,此处给出示例 ,以做参考。(1)专著 (M )、论文集 (C)、学
期刊
为进一步了解血管内皮细胞(VEC)在代谢特征上的异质性,加深对VEC生物学特性的认识,文中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将人胚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HGVEC)和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
洪醒夫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台湾一位很有影响的乡土小说家。他的小说对读者构成强烈的吸引力,正是来源于他的语言功力。其中古朴方言的运用、形象逼真的描摹和语言中所表现
盛可以对爱情与婚姻的悖论放置在具体的生活物景中展示,从而对人性裂变而产生的异化后果得以有力揭示,在底层叙事实践中挖掘出金钱和物欲对人性戕害的深重性.
汽轮发电机组的振动故障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经常出现多种故障同时发生的情况。文中介绍了一种在节约覆盖集理论框架上集成概率推理的诊断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汽轮发电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中采用较多的组织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62-01     “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生态课堂”被我们一线教师所认识。“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其特点是用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生态元素,追求课堂的和谐,尤其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从剖析案例出发,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一些认识。    一、“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61-01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最大限
钟祥市高考连年取得理想成绩是钟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必然结果。钟祥市教育局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着力实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大力强化教育教学管理,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