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带一路”视角下的中马高职教育交流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一体化是近年来区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应对国际服务贸易竞争的重要因素。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沿线国家教育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日益加深。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中国与马来西亚国际合作社行业院校间教育交流为切入点,探究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及其理据。
  【关键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职教育;行业办学;教育交流
  【作者简介】张康,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研究系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60329),2017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7SCG310)的部分成果。
  合作广度与质量深度一直以来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办学进程需要面对的难题,对于高职院校服务所在国的软实力提升和国际影响力来说影响颇为深远。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倡议以来,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意愿日益增强,教育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教育合作层次持续提升。作为国际合作社联盟框架内院校,应该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在依托行业组织平台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与沟通,把合作社人才培养共识固化为密切联系的基础,把合作社院校教育的多样性、互补性转化为交流合作的动力,推动院校间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互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详述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及其合作社本级院校的办学经验,提出依托行业国际联盟,切实推进高职教育国际交流的合作路径。
  一、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特征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为缓解国内高等教育资源的供求压力,解决私立院校解决不能授予学位的问题,马来西亚政府允许私立院校与海外高校合作,开发如学分转移、课程双联和远程学习等跨境课程形式,跨境教育因此成为了私立院校的立校之本。1996年,马来西亚政府颁布第七个《国家五年计划》,宣布将致力于成为亚太地区的教育枢纽。2007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发布《面向2020年国家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将“区域教育枢纽”的称谓升级为“区域卓越高等教育枢纽”。在此过程中,1995年与1996年,马来西亚政府先后颁发了《教育法案修订案》等五项教育法案,公立高等教育资源逐渐转向国际市场导向,同时促进国家主义向私立教育渗透,通过设立国家认证委员会,实施对私立高等教育全面的质量监管。
  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一是通過教育国际化扩大了自身的高等教育资源总量,提高了受高等教育人口比重;二是有效获得了海外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推动本土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办学素质的整体提升;三是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了知识型人力资本聚集与院校创新能力提升,助力马来西亚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经济国家买进;四是通过国际师生流动与合作办学增强了马来西亚与别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为推动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并促进两国学生的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部于2009年11月11日在马来西亚普特拉贾亚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高等教育合作谅解备忘录》。2013年,根据双方意识到的建立高等教育学位互认机制的重要性,就双方相互承认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达成协定。
  二、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的行业办学特色
  国内贸易、合作社与消费部(KPDNKK)成立于1990年,是当今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起到最大贡献的政府部门。在其建立初级阶段,该部委的主要行政范围限于国内商贸流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自2009年起,其行政事务扩大至合作社和连锁经营业务。同年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正式成为该部下属培养合作社人才的本级院校。
  1.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简介。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Cooperative College of Malaysia)成立于1956年,是马来西亚迄今唯一的合作社培训中心,也是全球著名的合作社教育机构。主校区位于首都吉伦坡的近郊八打灵再也。它是由英国殖民地福利与发展基金(Colonial Welfare and Development Fund)和后来的独立政府共同缔造而来。在1968年马来议会通过的《合作社学院法案》正式确立其合法地位;该法案在2011的修正案中,合作社学院被赋予更大的自主办学权,以更好地执行创新项目,促进合作社运动的发展。
  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办学理念是为马来西亚乃至世界合作社领域培养一流人才。具体办学活动包括合作经济领域的教育、科研、出版、咨询服务,对接其他教育机构以及国际合作联盟,同时还是国内贸易、合作社与消费部部长在合作社领域决策的智囊。
  2.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的“两套班子”。马来政府为加快教育枢纽建设,出台了《马来西亚2020发展规划:前进之路》[Malaysian: The Way Forward (Vision 2020)],其中一重要措施是公共领域私营化,进一步在高等教育领域鼓励和支持私立大学的发展,吸引留学生,使教育产业刺激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为紧密结合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更全面培养合作社系统人才,马来西亚合作社学院与2013年成立私立全日制职业学历教育机构 iCoop(暂译“艾库学院”)。该机构属于国有私立性质,现开设专业有合作社管理、合作社创业以及一个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BTEC HND),面向国内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国际留学生招生。
  艾库学院与合作社学院的办学理念一致,均旨在为合作经济行业培养人才。同时两者差异化办学,优势互补:合作社学院主要提供短期培训项目,为已经在各级合作社工作的员工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后者提供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7个学期,包括一个学期在各级合作社的顶岗实践),为行业培养年青后备力量,90%以上的毕业生最终流向各级合作社。而后者的国际留学项目,也客观上促进了合作社学院的教育国际化。此外,两个学院的学生流动频密:如,对于艾库学院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合作社学院提供短期的培训项目;也有一定比例的毕业生最终在合作社学院就业。   合作社学院和艾库学院的这“两套班子”,充分体现该教育机构的行业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两者目标一致、资源共享,全方位、多维度地服务行业人才需求;在管理上与时俱进,顺应大市场对合作经济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具体的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在教育国际化上,充分利用国际合作联盟亚太办事区资源,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社教育机构,开展师资互聘、学生交流、共建实训基地等活动,以扩大在合作经济教育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三、以合作社联盟为平台构建职业教育次枢纽
  1.合作社教育次枢纽的概念解析。高等教育次枢纽是相对于教育枢纽而言的,从普遍意义上,它指的是国际教育的次中心。指一国、地区通过战略规划促进本地和接壤地区之间各教育活动主体(学生、学者、大学、研究中心)和利益相关者(行业组织、政府、非盈利机构等)汇聚在一起,为实现各自目标和该地总体利益而从事教育、培训、知识生产和创新活动。其特征是:该地汇聚“次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顶尖教育机构和院校;吸引该区域的跨国教职和大批较高素质留学生;并在特定学科拥有该地缘范围内最先进的研究实力。
  合作社教育次枢纽则是一国或者地区的合作总社,通过制定合作经济教育的顶层设计,依托合作社联盟区域办事处,汇聚该次区域的优质合作社教育资源,吸引优秀合作经济领域的教师、科研人员和留学生,打造为该地缘区域内合作社服务的人才培养基地。合作社教育次枢纽是高等教育次枢纽概念,依托国际合作联盟,在合作经济教育领域的具象化和细分化。
  2.建设合作社教育次枢纽的挑战。虽然合作社教育次枢纽是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包括马来西亚等在内的合作经济发达地区,所竭力构建的蓝图,但这些国家和地区还面临着诸多无法回避的挑战和障碍。这些困难不仅来自国际和国内具体形势的冲击,同时也包括合作经济自身的发展前景的制约。
  长期以来,全球留学生市场被高等教育主枢纽稀释一半的份额。短期內, 北美、欧洲、澳大利亚仍然会是主要留学去向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次枢纽还很难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到最优秀的国际留学生。以马来西亚为例,其主要留学生来自印度尼西亚、中国、伊朗和非洲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大部分国家和马来西亚一样是伊斯兰教传统,这也是信奉伊斯兰教学生选择马来西亚作为留学过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留学大国和地区对国际生市场的掌控和分割,对高等教育次枢纽无论在吸引本区域还是其他地区的学生方面,都是巨大的挑战。
  次枢纽地区的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即大学师资招聘也是钳制争夺战略地位的潜藏风险。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马来西亚联邦政府开始高等教育私有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其中主要途径之一便是和西方一流大学合作,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但有研究表明,来自合作方母国优秀教师会在任教一段时间后返回母国。所以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是马来西亚能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高等教育次枢纽的隐患。
  最后,合作社高等教育能否独立成为一个教育次枢纽存在,还取决于合作经济自生发展,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认可度。另外,现阶段,包括马来西亚在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未有哪个地区的合作社教育资源,足以成就该其在领域的中心教育出口国地位。
  3.构建合作社办学教育次枢纽举措。与其他学科领域不同,传统西方高等教育枢纽并未在合作经济领域占据绝对垄断优势。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尚能通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依托国际合作联盟区域办事处,推进在合作社教育国际化,发挥本国在政策、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优势,打造合作社教育次枢纽。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教育部、合作经济主管部门以及合作社学院各司其职,齐心协力。
  教育主管部门首先需要做好政策顶层设计,以及建设教育次枢纽的决心。合作社办学教育次枢纽属于特定领域教育产业,因此它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合作经济领域的投入和研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而所在国(地区)的合作总社应更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联盟的各项活动,尤其是区域办事处组织的地缘性较强的国际交流活动。同时让其所属的合作社教育机构成为这些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作为合作社教育机构,更应充分利用教育政策红利,主动把握机遇,利用国际合作联盟提供的平台,接洽该区域其他合作社办学机构,开展国际教育交流。
  参考文献:
  [1]李静,陈立.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本土化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2-37.
  [2]Educational Data Sector Educational Plann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laysia.QUICK FACTS 2013 Malaysia Educational Statistics[R].Putrajaya:MOE,2013.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各种策略提升,电影课题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因其独具的视听语言优势、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能有效调动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从而使小学英语教学变得高效有趣。本文通过论述电影课题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探索电影课题课堂应用的不同手段,从而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新的理论思路,以飨读者。  【关键词】小学英語 有效性 高
【摘要】信息化技术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对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利用。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必须主动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养。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職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现状及问题,并分别从树立信息化意识,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优化信息化培训内容和搭建优质信息化平台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途径,为高职英语教学改
【摘要】关于学生外语能力的探索性研究国内外已经相当充裕。但是在目前的教学大环境和高考背景之下,学生的口语能力往往不作为考核的重点。因此对于口语的相关研究则相对来说数量较少。而口语交际能力正是语言运用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首先以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的特点入手,分析我国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并且在暴露出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的口语学习欠佳之后,研究影视配音任务对提升口语能力的优势,并且结合实践,给出简单的结论。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特点,以“表演性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为依据,探讨了小学英语角色表演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用英语表演充分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综合语言技能;要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活动,实现任务目标,收获自信成功。  【关键词】小学英语 角色表演 表演性任务型语言教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世界各国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英语作为当今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具备扎实的英语沟通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在转型时期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通过研究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特征,探索新形势
【摘要】本提案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有效模仿练习在外语口语教学中的推广,从而提高学生第二语言(第一外语)口语的能力。通过对第二语言、口语、第二语言口语能力的定义、组成部分、习得过程、使用模式的文献归纳回顾,在第二语言口语习得过程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二语口语习得过程中熟悉度(familiarity)、计划性(planning)、多次重复(repetition)对二语口语能力提高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理论,
一、概念界定  “合作學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本世纪 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 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人
【摘要】本文以乔治·斯坦纳在哲学阐释学基础上提出的翻译理论为指导,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的翻译四步骤出发,选取《XX银行协同办公平台项目招标文件》这一法律文本作为典型案例,分析阐释学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阐释学;信任;侵入;吸收;补偿;法律文本  【作者简介】赵岩(1993-),女,汉族,黑龙江人,黑龙江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文学笔译。  一
【摘要】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主要措施。本文就对英语专业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价值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促进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在英语专业中更好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英语专业;批判性思维;优化策略;意义  【作者简介】康木英(1978.08.15-),女,汉族,四川德阳人,四川文理学院,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摘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现代主义意识流之父詹姆斯.乔伊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已被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从荣格心理学的视角对《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主人公斯蒂芬的神话追寻之路进行分析,从而使读者能对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斯蒂芬从顺从宗教走向追求艺术之路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斯蒂芬 荣格心理学 神话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首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