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中美感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mlp159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独特的构造规律使形体和结构表现出独特的美。从整体看,每一个汉字都规矩方正、形态一致、整齐舒适,显示出明确的“规定性”;从单个字看,结构讲究、横竖撇捺的组合有规律,笔画不是简单的堆砌,更不是随意的排列,而是有机结合,粗与细,长与短,疏与密,非常和谐。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教学目标之一。教学中,我们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态美。
  一、学会观察,感知形态美
  汉字是艺术,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识字写字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一种读写工具,还在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甚至是文化传承。因此,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落实的目标。因此教学写字时,要指导学生观察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为写好字做充分准备。
  1.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先从整体上看要写的字的样子和特点,对字形形成一个初步印象;然后仔细观察字的各个部分,看看它是由哪些部件或哪些笔画组成的,这些部件、笔画是不是经过变形后组合在一起的;最后综合观察汉字的框架结构,看看整个字是什么结构方式,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何。只有这样全面观察,深入掌握汉字的笔画、部件及整体结构,才能使汉字以正确视觉形象映入学生的大脑,为他们写好字打下“眼中有数”的基础。
  2.观察笔画形态特点。如“撇”,有三种情况:平撇、斜撇和竖撇,这三种撇的写法都不一样。“舌”字里的撇就是平撇,写时笔锋要向正左边拉,如果写成斜撇就会和第二笔横连在一起,就会形成不规范的“4”字形;“才”字里的撇斜撇,写时笔锋要向左下边拉,要有一点向下弯的弧度,要写长一点,如果写得和平撇一样短,字就缩起来了,不好看;“广”字里的撇就是竖撇,写时要先写竖,写一半后再往左下边撇出尖,这样字才会端正,如果写成斜撇整个字就歪了,就会显出要向右下倾倒的样子。
  3.引导他们认真分析字形特点,从中寻找书写规律。学习同偏旁的字“树、村、杏、李、梨”时,学生反复比较这几个字后,得出都是“木”,而“木”的位置不同,写法也不同。“木”在左时,“捺”变成“点”;“木”在上时,“竖”写短些,“撇、捺”要写得伸展;“木”在下时,“横”要写长,“撇、捺”要写得伸展。学生在脑海中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写字时就会胸有成竹。
  这些看似简单的变化却蕴涵着汉字千年演变的美和人类审美习惯的养成。教师要于细微处入手,锲而不舍,在写字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从汉字每笔变化入手,观察汉字的构造美,时间长了,如同受到美的浸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从写字中领悟汉字造字的美,感受端庄的美,欣赏组合变化的美。这种写字过程中欣赏美的教育可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二、模仿练习,体会结构美
  在学生观察后,教师进行范写并辅以生动简要的讲解,能带给学生最直观、最形象、最切实的指导。让学生从示范中感受到汉字笔态美,用笔应有轻重之别、快慢之分;体会到要使整个字结构美观,应在关键部件的书写上摆好位置。因此,教师的范写很重要,要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带动学生体会汉字的结构美。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及笔顺等,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如教学生写独体字时,我首先让他们仔细地观察每一笔的样子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如“少”,我一面范写,一面指导学生观察:第一笔“竖”写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略斜,第二、三笔似的“点”分别写在左半格和有半格的中间偏上,第四笔的“撇”,起筆在横中线的上面,要特别注意收笔(左下格靠下)。当学生明确笔画之间的搭配之后,我马上在田字格中再写一个,让学生再次观察一遍,使学生明白: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指导学生写合体字时,我同样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搭配。如写“冷”字,我一边示范,一边指导学生观察:左边的两点水笔画少,少占一些空间,让给右边的基本字,它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横中线的两侧,要有一定的距离,“提”的锋尖应对着上“点”的末端,两者的中心处在同一直线上。右边的基本字“令”笔画较多,所占空间可以大些,它的一“撇”起笔在上半格竖中线的中段右边,收笔在左半格的横中线的下面;一“捺”的起笔连着“撇”的头部,左右半格的横中线的下面收笔;第五笔的点,应点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的右侧,它同上面的“撇”和“捺”的交叉点及下面第七笔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逐笔观察后,我又在田字格范写了一遍,并继续引导观察,找出规律:“冷”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通过逐字训练,学生逐渐掌握汉字结构特点和书写规则:上中下结构的字,中间部分要写得扁宽些,整个字不要写得太长;左中右结构的字,三部分要写得狭长些、紧凑些。左右结构的字要看清楚,有的是左窄右宽,有的是右宽左窄,有的则是一样的;上下结构的字,有的上大下小,有的下大上小。全包围结构的字,要把字的结构摆匀称。
  另外,教师形象的语言讲解很重要。例如:教学“人”,看起来很简单,一撇一捺,写好看却不太容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长短差异大。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捺”就像人的两条腿,要平齐,不能一高一低。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心中已经不再抽象,变得生动起来。
  通过老师的示范讲解,再让学生进行“描仿”实现,从领会美到实践美的飞跃,减小写字教学的坡度,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字的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临写就能做到“成字在胸”。
  三、表扬激励,感受过程美
  只要求学生写而不给他们展示的机会,他们的兴趣就会下降。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展评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明确什么样是美的、是好的,心中有标准和尺度;展评还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情况,取长补短,及时学习,争取下一次的展示机会,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这样书写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因此发现写得好的学生,要在课堂上表扬、展览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写字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展示评价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点评:第一看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原件,要想练好字,必须打好笔画基本功。凡是笔画认真书写,起笔、运笔、收笔合乎法度的,就给予表扬。第二看结构,结构俗称“字架子”,是一个字中的笔画如何巧妙地搭配在一起,组成一个和谐和统一的整体规律。评价一个字的结构主要看他的字是否做到横平竖直、间距匀称、笔笔到位、重心平稳、左右对称、点画呼应、主次有别等要求。还要看结构是否紧凑而舒展,有无拘谨和松散的毛病。第三看布局,所谓布局,就是整篇字的安排,包括字与字,行与行及整篇的合理安排是否和谐一致。
  学生只有在写字过程中发现汉字之美,受到审美熏陶,感受到书写快乐,才会乐意一丝不苟地要求自己,追求书写的美观。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它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与载体性的特点,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石,把语文学好是今天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质;可以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促进现代学生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是中职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其他专业课不可替代的价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促进中职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不
摘 要: 近年来,初中教育十分重视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确定了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在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主体,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先自学再教育,比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自主阅读的教学模式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自主阅读 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主要教学内容。课改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典型就业型教育,其办学根本目标即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中初级技能人才。本文以中职语文学科教学为例,概述了语文教学在职教体系中的地位,分析了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以宏观视角剖析了中职就业指导教育的作用,并借此提出了中职语文教学与就业指导的融合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实践应用能力,为今后更高学段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 技术工种就
导入新课作为一堂课的首要环节,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最佳新课导入起着营造愉悦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作用。因此,教师每上一篇新课都要精心设计最佳新课导入方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温故导新法  利用新旧课文之间的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温故的时候激起学习新知的兴趣。如导入
摘 要: 文言文作为初中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直令师生的教与学关系难以实现统一。文言文由先人传承至今,留给当代人最深的印象即枯燥无味。教师应采取立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厌烦为迷恋,让学生感悟文言文的真谛。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立体教学 教学感悟  所谓文言文,即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作为中国宝贵文化遗产流芳百世。如今已成为初
现代教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的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的培养要靠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自主学习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其目的是发挥学生积极性,充分挖掘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实现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建议。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
摘 要: 现代语文教育应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并且富有个性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语言、动作、场景设计上多下工夫,使学生乐学、会学语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观念 教学策略  传统语文教学观面对新时期的教育非常不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故现代语文教育应当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并且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
摘 要: 农村与城市的教学水平相比,信息化教学没有像城市一样普及,教学水平也受到环境的限制,导致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脱轨,新生在小学升入初中后,各方面的环境有待适应,造成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浓厚。本文就农村初中新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寻找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农村初中新生 语文学习 学习现状  在提倡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