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上让主体性和创造性共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教死知识,死教知识,应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才可以达到老师教学的目的,就是完成学生的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
  关键词: 英语课堂 主体性 创造性
  一
  很久以来,英语课堂教学有很大误区,教师轻视教学讲解,轻视能力的培养,轻视创造性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地取代了教学的主体位置,学生的学习等同于听讲、抄写、记忆,教学几乎等同于讲解、灌注、考试,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有能力发表自己的见解,处在被动的学习境地里。即使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很好,学习态度很好的学生,也存在能力不强,创造性学习精神不强,自信心不强的特点。再加上当前教育形势下,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就很难再谈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很难再谈到主体教育的实施了。
  实践研究证明,教师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促进实现素质教育、实现主体教育的目标。教师应当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片面灌输的教学方式,全面立体地确定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多突出学生为中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更多思考、发现、创造的机会,真正参与学习过程,全面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在教学中突出教学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突出教学作用。
  英语教师应该强调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应该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维和行动能力都处在积极思考状态,帮助学生获得英语运用的能力,实现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勇于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形式,转换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一般有以下几种教学形式:(1)教师;(2)教师 学生;(3)双人活动:学生 学生;(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
  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第三种形式的教学形式和第四种形式的教学形式,训练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形式,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保证学生单位活动时间的活动效率,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怎样拓展第三、第四方面的活动效果呢?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一)復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带领学生对关键的词语进行练习和运用,采用双人活动形式,带领学生参与过程,重视教师指导作用。
  (二)帮助学生运用关键词语,运用重点句型,进行英语替换练习。这样,教师先帮助学生查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并通过前面的复述,带领学生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再进行科学引导,创造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语言环境中,再将第二种活动形式中的教师 学生改变为学生 学生的学习形式,这样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几率。教师可以创造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教育学生学会语言运用,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掌握学习的否定形式和疑问形式。
  (三)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综合运用。教师首先设计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对话,教育学生在交际语言环境中重视练习的作用,将词语填入合适的空白中,教育学生根据这些交际场合进行创造性的交际活动。交际运用场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运用小组活动方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活动,遇到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相互帮助和启发,实现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教师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小组出现死角的情况,可以教育学生都要参与积极小组活动,教育学生只能表达整个对话的一个部分,教育学生齐心协力,重视教育学生形成好的学习形式,强化学习效果,在学习活动中引进竞争机制,教育学生全面参与竞争性活动,教育学生学习开动脑筋,鼓励学生在竞争中获胜,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学主体性。
  三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重视对英语进行创造性的运用活动。
  (一)重视练习运用英语关键的词语。关键的词语在课文中出现,在一种语言环境中运用。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创造语言环境教育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关键词语。学生学习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最熟悉的、最亲切的学习环境,当然学生最容易接受,也最容易受益。教师应该创造语言环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思考。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学会创造教学环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充分持续的锻炼和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二)重视在交际场合中综合运用英语。学生在生活中要和人打交道,教师要重视留心学生身边的课堂和家庭,重视接触学生的生活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不管是教师设计好教学活动,还是创造学习环境,都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育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应用于英语学习环境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全面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总之,英语课堂上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共存,使学生不仅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可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在生命、生活、生存教育下,绽放他们的光彩。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在慢性肾脏疾病大鼠肾皮质中的基因表达,探讨LOX-1在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摘 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层异步教学法作为教育方法的一大新产物,它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得现在的课堂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教学数学中的应用,强化了学生的数学基础,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入分析和探讨分层异步教学法,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当然也能够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完善我国现有的教学体系。 
◆摘 要:隨着我国基础性教育的深化和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教学中都有了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上面仍然还是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学模式还是太过于单一化。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学生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还是没有办法集中于课本中,甚至有很多的学生直接是安静不下来,总的来说就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应该进行改进,重点还是要先培养学生对语文课本的兴趣,并且老师也忽略了小学生的自尊心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下面我围绕怎样利用多媒体教学、精设练习题等方面,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而是把数学知识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起来。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让学生多
◆摘 要:小学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它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各小学品德课的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开展好该课程的教学下足了功夫,灵活地将诸如课题研究式的活动教学模式融入了小学品德课的教学之中。  ◆关键词:小学思品;活动教学;精髓;特性;模式  小学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摘 要:一个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学会生活。  ◆关键词:激励功能;铺垫功能  一个优秀的品德课课堂导入,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还要能够唤起学生真实生活经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生活、学会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入手,吸引学生
目的;核因子-κB(NF-κB)是调控基因转录的重要因子,与许多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结合,诱导相关蛋白表达增强。参与细胞凋亡、细胞信号转导及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肝脏缺血/再灌注
摘 要: 本文主要闡述和分析了小学数学学困生在加减应用题解题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例如文字理解困难、问题识别和表征困难、认知策略不科学等,并对此提出一些可行的补救教学策略,对于学困生的补救教学应该着眼于造成其学习困难的原因,着重提高学生的题目阅读能力、文字理解能力、问题识别和认知能力等。教师要循循善诱,从学生的解题心理和认知角度出发进行干预,通过个别辅导和谈心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理,适时给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实现了知识传授和内化的教学过程,改变了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定位。本文探讨了借助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并对实施翻转课堂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翻转课堂 微视频 可行性  一、借助微视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职英语课程的依据  1.微视频  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