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墨为趣 与雅为邻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国进行的深化教育改革和传承中华文化、发扬优秀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氛围下,水墨作为传统文化之一被广泛地进行了探讨。文章就如何传承本土艺术、发扬本土特色、运用本土的资源开发幼儿的创作特性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岭南水墨艺术;多材料运用;创新;实验性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19
  作者简介:吴雪芹(1971—),女,广东省广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教师,幼儿一级教师。
  一、水墨以及岭南水墨的发展
  1.认识水墨,了解发展
  水墨艺术在艺术历史长河中广为人知,中国水墨画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内涵。
  现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发展,一大批中国水墨探究者都在试图改变旧有传统图式,从而建立全新的图式[1]。岭南水墨的特点就是融汇中西,发扬传统,不断求变。纵观现今新的图式,还未能证明其系统性,无论在技法表现还是理论架构上,都没有形成一个引领主导地位和具有中国表达方式的作品格局。
  2.结合实际小心求证,大胆尝试
  关于水墨方面的教育和发展有很多参考,但是,关于岭南水墨的相关信息多来自南部沿海等地区,对于国外的对比更是微量。而岭南水墨的创建者“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其绘画风格折衷中西,善用色彩和水墨渲染。鉴于此,我们就水墨的发展历史和“岭南三杰”的艺术风格进行了研究学习。
  在全国教改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要求下,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指导下,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正是要激发和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体验和表达,发展幼儿的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秉承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观念,我们大胆地开展了“岭南水墨艺术在中大班的研究”,从多元素的提炼到多材料的投放,从色彩到绘创,从感知到创作,不断地尝试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和追求改进。
  二、发现和寻找岭南水墨中的可变性和可塑性
  1.寻找水墨中的可变性,发现水墨的意境
  岭南水墨中的可变性来自墨。我们借助有趣的水墨动画来引起幼儿们的兴趣与关注,让他们在动画片中体会墨中五色,即浓、淡、干、湿、焦的对比。水墨动画将中国传统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注重对意境的追求,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将中国水墨画与现代数字技术相结合,是民族性、世界性的新型动画[2]。
  岭南水墨中的可变性除了来自墨还来自色,水墨中层次的微妙变化、色彩游走的意境,为撞水、撞粉的尝试奠定了基础。在水墨的层次变化中,还有一种不可忽略的材质——宣纸,不同种类的宣纸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生宣化开的感觉犹如小花开放;熟宣则更能表现线条的工整和蜿蜒的变化……宣纸让水墨的可变性变得更加有趣。
  2.发现岭南水墨的可塑性,尝试不拘一格的游戏方式
  岭南水墨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是可塑性的最好表现。其创作范围的广泛、创作取材的新颖、材料运用的随意等都是岭南水墨艺术变性和可塑性存在的因素。
  在游戏中,我们运用了不同材质进行水墨创作。在盒子、扇面、灯笼、叶子、树干、地板、绢布等材质上进行创作,让水墨表变现形式呈多样性,贴近岭南水墨包容接纳、无论格局、不分派别、取材广泛的特点,从而将其可变性和可塑性有机地发挥出来。
  三、走进大师,感受生活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多。让幼儿感知水墨的淡雅意境,欣赏是最好的途径。著名画家吴冠中在中西绘画融合的色彩创作上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渲淡”色彩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水墨画色彩观,为中国水墨绘画的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3]。
  吴冠中大师对现代水墨手段的运用、色彩的对比、墨色的深浅、远近的变化,独特彰显。这些与岭南水墨中的色彩的撞水、撞粉,西为中用、大胆洒脱的意念也是相似的。在大师的启发下,我们大胆地运用线条与点的结合,使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手法,大胆地使用墨彩和色彩,让学生们将自己心里的感受用手中的画笔呈现出来,用自己想要的颜色去丰富画面,去创造出雨、风、叶、沙、花等身边的事物和感觉。
  四、以墨为趣,巧妙运用技巧和工具
  1.墨趣在于墨中的变化,其变化在于有效地运用工具
  水墨画走向多元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众多水墨作品中,“面”的运用和构图充分地表达了墨和彩在变化中的层次,更能体现出立体感。
  当下“面”元素在水墨中的价值是有利于水墨画的创新和演进的,“面”的使用破除了传统中国画“线为主,点为次,面为末”的旧识。对于幼儿的视觉发展来说,“面”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我们用玩彩的方式,使用撞水、撞粉等岭南水墨技巧,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面”的变化。
  2. 不同材质的投入,发挥多技巧创作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让幼儿参与多尝试、多实践、多发现的感受过程。岭南水墨本就是融汇中西、创作独特、大胆包容的一种艺术体现。因而在游戏中,除了宣纸的有效运用,我们还借助废旧的牛奶盒、菜盘子、酱油碟、一次性碟子、杯子、绢布等不同材质,進行大胆的尝试,从感受到触碰、从面到点、从点到线、从吹到印、从托到描多种绘画创作技巧的运用和体验,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和创作灵感。
  3.工具的运用,提高幼儿的创造动力
  现代水墨构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在表现上强调形式感。构成元素在画面上起到了巧妙经营的艺术功能。形象化、抽象化和构成化,是现代水墨不可或缺的表现因素。传统的水墨绘画工具以毛笔为主,然而,我们除了提供不同型号的毛笔,还提供了滴管、喷壶、棉球、竹签、刷子、印轮、压板等不同工具,让幼儿能够混合使用多种工具,自由创作。
  不流于形式,不执着于流派,专注于自己的内心,追随自己的喜好,幼儿就是通过不断的自我发现和尝试,进行自己的情感表达。
  五、与雅为邻,整合、利用资源
  要让岭南水墨在幼儿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播,教师就要充分借用身边资源,让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融入社区,走进家庭。
  我们借助文化开放日,提供多种游戏的材料和工具,把自由创作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创意无穷的幼儿们,让他们在家长和美院教师的带领与指导下,通过动态的游戏活动,了解岭南水墨中融汇中西、包容创新的国画新理念;让幼儿们在游戏中观察和发现水墨中墨色的变化,在浓、淡、干、湿、焦的变化中体会山水的淡雅,在色彩的和谐与对比中体会季节的蜕变。
  我们在游戏中提醒家长静下心来,好好地陪伴孩子欣赏一幅作品,和孩子一起动手创作,增加亲子时光的同时,与雅为邻,静下心来,好好感受身边,感受岭南水墨带给人的舒适和娴静,在视觉的冲击与思维的跳跃中感受其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新意念。
  幼儿园中大班的岭南水墨研究和尝试,通过开放日走进家庭,走入社区,同时也调动了小班幼儿和更多家长的参与。幼儿们自由创作的作品还举办了画展,通过画展与媒体的宣传和报道,让更多人认识国之瑰宝,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天伦.中国水墨表现形态多元化背景下的自我认识[J].国画家,2016(3):67-68.
  [2]杜巧月.中国水墨动画的历史传承与艺术创新[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9-71.
  [3]刘玉荣.谈吴冠中绘画创作中的色彩语言[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因兴趣爱好得名的。陆游 《老学庵笔记》 中记载,范仲淹“喜弹琴,然平日止弹 《履霜》 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履霜”一词源自《周易》“坤”卦:“履霜坚冰至”,本意是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了,引申為生活的道路并不平坦,警戒自己看到当下的迹象而对未来有所警惕。范仲淹对 《履霜》 曲情有独钟,无疑可以反映出其性格的某些侧面。  因创作方式而得名的。贾岛作诗耽于苦吟,曾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
“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个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这段话出自鲁迅先生的名文 《骂杀与捧杀》,原署名阿法,发表在1934年11月23日的 《中华日报》 上,此时徐志摩、林长民均已去世。  鲁迅与徐志摩素不睦,但他对林长民的不恭,出乎许多人预料。林长民是才女林徽因之父
陈炯明是北洋时期一位雄踞一方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在人们印象里,他是背叛孙中山的反动派,罪证就是1922年“六一六炮轰总统府”事件,逼得孙中山化装逃往上海。然而,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孙陈二人为何决裂?炮轰总统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广州百余平民究竟丧命于谁的火炮之下?将近百年前这迷雾重重的事件,我们努力以尊重历史的理性态度,拨开迷雾,展露它的真容。  陈炯明与孙中山因护法运
请有文章被选用的作者与本刊联系(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均可),我们将按有关规定奉寄稿酬。  欢迎读者为本刊推荐各类已公开发表的优秀文字,一经采用将支付推荐费。来稿一律不退,敬请自留底稿。  敬告著作权人:稿件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电子版、有声版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作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网络合作媒体进行电子版信息网络傳播;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
摘 要:如何使学生在阅读童话时乐意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分享阅读的快乐呢?文章通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巧妙搭建阅读支架,教学生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学习童话,使阅读与表达相辅相成。  关键词:经典童话;搭建支架 ;独特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29-02  一、巧借课文插图,厘清文章脉络 
东汉灵帝刘宏,永康元年 (167年) 被迎立为帝。史载,光和四年 (181年),灵帝在后宫修建一排商铺,让宫女们做买卖。她们相互间又发生盗窃,甚至争执逐斗。  灵帝换上商贾的服饰,从中饮宴作乐。而且,他开店做买卖还不止一次。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称,“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令后宫宫女为主客,帝身为商贾。”  西晉武帝司马炎之孙、西晋惠帝的长子愍怀太子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司马懿之风。然长大后,
扶老携幼看电视  从一部纪录片里知道,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就开播了,这便是央视的前身,当时叫“北京电视台”。我有个中学同学非常肯定地说,至迟到1976年,南京已经可以收到电视信号了。他对头次在家中看电视的日期言之凿凿,实因家中那台自己组装的电视机恰在一个非常时期组装成功:毛泽东去世的那段时间,电视机正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全家人围着看他哥哥摆弄天线,屏幕上先是雪花点,后来有扭曲的条纹,再后来,
摘 要:在“大语文”课程观的影响下,课程资源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将课程资源作为独立板块进行强调要求,可见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与运用意义。文章分析了课程资源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并重點探讨小学语文
小舅舅葆玖也患白喉,  奶奶福芝芳一听就晕过去了  我是1957年生人,生在上海马思南路87号。两岁和妈妈到北京,爷爷梅兰芳在我四岁时过世了。我一直生活在梅家,所以我这个外孙也随着其他孩子一起叫外公外婆为爷爷奶奶。  梅兰芳和奶奶福芝芳共生育了9个孩子,活下来的是老四、老五、老七和老九,我妈妈是老七,老九就是梅葆玖。家里人记忆最深的是老三,七八岁时得了白喉,当时白喉是传染病,没救过来。据说老三和爷
齐白石最初的职业是木匠。他16岁时投师周之美门下学做雕花木匠,学得很有兴致,不仅学会了师父的平刀法,还通过自己的不断琢磨,改进了圆刀法。齐白石雕花手艺不错,但最终还是改了行。关于他的改行,家乡传闻说是因为齐木匠太挑活儿,别的雕花刻镂师傅见工即做,而他却挑三拣四,只会抠门。舆论的刺激让小齐木匠产生了强烈的逆反心理,他发誓一生钻研抠门绝技,成为大师。  齐白石用一生的行动贯彻了这一誓言。从少年到中年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