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素质教育来提高语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123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以形式、发展和完善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基础为宗旨,致力于所有儿童、青少年潜能的开发,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基础作用。
  作为学校主要课程之一的语文课,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工具学科。它是学生将来工作、继续学习、生活能力的基础,所以,搞好语文教学改革尤为重要。
  多年来,广大语文教育者虽然进行多方努力,在语文文字训练、 学法指导、 能力培养等方面做了许多探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课与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训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有很大差距。本人就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语文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新的教学理念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确实还存在“应试教育”倾向。即以应试选拔为目的,偏爱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严重,这种倾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民族素质的提高,已构成大的障碍,甚至对学生身心健康已造成大的影响。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面向全体,“不是一切”地面向全体,而是面向所有差异的个体,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不是各方面均衡地发展,而是从有差异的个体出发,求得生动、 活泼、主动地发展。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必须把教会学生作为首要任务。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省时高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是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读书、思考、 练习的时间。教者要舍弃那些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串问,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上。教者的讲解应该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忽略或理解不深的地方;在学生学习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与指导。教者在备课中,要努力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设计更适合学生自己学习,适合自己教学,又符合课文特点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方面,我们进行了探索和实验,总结出“明、准、活、乐”的课堂教学结构。“明” 即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学对象;“准”即准确向学生传授知识,驾驭教学进程;“活”即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活教”促 “活学”;“乐”即教师“趣教”引导学生“乐学、 学会、会学”,形成生动活泼、 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一结构主要是从教学目的要求的角度进行总结概括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
  三 改革教法、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教是为了不教。”素质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要教学生学会,所以教师必须围绕学生学会去改进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教师所选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特别是独立思考的 能力。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更是开发智力的需要。一句话,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地学、主动地学的状态。做到了这一点,就说明我们选择的教法对头。
  其次,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和运用学习方法,让学生达到会学。如我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在课文第二节教学结束时,安排了一个小结学习方法的环节。通过讨论 、总结出了“自读---质疑---讨论---感情朗读”等学习方法。到教学第三节时,我就运用学习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到教学四节时,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完全独立地自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既读懂了课文,又掌握了学习方法;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主体参与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目中无人,使学生化为考试的奴隶,素质教育则是尊重人的教育,它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首先笔者认为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必须充分合理, 尽量压缩教师的活动时间,提高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把学生课堂参与的时间增大,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 说话、写字、作业,不能摆花架子,只闪现学生课堂参与的环节,只提出学生课堂参与的要求,而不落实课堂参与的时间。
  其次,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效率,形式要多样,如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个体学习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基本形式。个体学习是每个学生自主支配参与时间的最好方式,越是重要的问题越要让每个人都参与,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 、速度去读读、想想、说说、 画画、写写。如同样是读句子,《菩萨兵 》中朱德说的:“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这句话第一次学生自由读,要求读通,第二次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懂句子的意思,第三次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读好重音“怎么”,把反问句的语气读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第三 努力创民主、 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如果如果师生是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进行交流,就能唤起学生情感活动,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一种学习的激情,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然高涨,他们就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独立进行思考,参与自己的意见。如果教师在教学时绷着面孔,不苟言笑,或者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真理化身的模样,教室的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师生之间就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必然不敢也不想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在课堂上常常提醒自己,态度要和蔼可亲,注意微笑着面对学生,保持适度的幽默。
  素质教育对于我们是工作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要无愧于变革的时代,既要锐意改革,又要脚踏实地,做到改革意识要强,教学思想要新,教学方法要活,训练效果要实,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加快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以鲜明的主体意识,老老实实的教学态度,朴朴实实的教学风格,扎扎实实的教学效果,为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谱写新的篇章。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认为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人格教育    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在《教育究为何来?》一文中曾明确指出:“教育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的培养。教育究为何来,究为何而存在?那‘何’字只指一个东西,就是每一个人的人格。”《现代汉语词典》将人格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
摘要:班级管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班主任要“恩威并用”。班主任对学生既要有慈母般的“恩”,又要有严父般的“威”。既要给学生以“小恩小惠”, 又要有威信,有威严。  关键词:管理 基本方法 创新 恩威并用    所谓“恩”,就是说班主任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帮助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靠山,让学生有话愿意对你说,有事愿意找你帮,你也要主动地给学生以“小恩小惠”,如个别谈话,在公开或私下场合对
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台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傳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背景的要求下,老师上课教书布置作业,下课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讲,课下完成作业。轰轰烈烈的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人心,但大部分教师仍然关注在课堂上如何改变教学模式,探究更加适合初中学生认知结构的数学教学新模式。通过探究,我认为课堂模式要探究,作业的批改布置和批改方式也要探究,仅就传统模式下作业的批改和探究新作业批改方式进行浅论一下:    一、传统作业批改存在的问题    传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多的重视对知识的累计和技能的教育,反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越来越适合社会的需要。因此,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也需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当前教育界是这么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的,主要是指教师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然后鼓励学生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去创新,进一步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导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这也就说明汉语拼音的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充满灵性的。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拼音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  【关键词】开放 游戏化 生活化    汉语拼音是小学教学的第一道难关,也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再加上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
一、创新阅读理念,把诵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诵读,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将其带人情感想像的世界。如果学生能经常诵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朗朗的书声中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意境,便会自然地获得语感。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去引导,去点拨,重视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感悟和思考,这样,才有助于语感的形成,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诵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感悟。  诵读的基础是理解和感
【摘 要】语文教学充满着人文关怀,其间有太多美好的东西让我们感动。因此,阅读教学要首先引导学生去触摸美,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关于美的表象。其次,要从技术层面上指导学生去解读美,即解读语言美、亲情美、人性美。再次,语文教学还要指导学生去探究美。最后,语文教学还要落实“大”语文教学观,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让学生编织自己美的梦想。  【关键词】触摸 解读 探究 编织 美    新课程改革的实
【摘要】数学与哲学的关系源远流长,十分密切,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数学中的辩证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哲学思想,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 哲学 应用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科学,华罗庚认为,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无不可以用数学加以描述。因此,数学遵循辩证法的规律而运动、变化和发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深刻
新的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从零七年课改后,江苏历史高考试卷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充分考察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灵活、充分体现人文性,问题有层次侧重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只是习惯于背诵课本习题的师生来说试卷一年比一年难。因此平时高中历史试题的设计必须拿出创新的勇气彻底摒弃旧观念设计适应新型试题。一改以往作业的单一性、单向性、机械性和封闭性,设计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