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应运而生。施工企业入门门槛低,很多施工企业是从小班组一路发展壮大起来,施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存在施工管理经验丰富但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近几年施工行业竞争尤其激烈,如何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成为众多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施工企业慢慢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但真正做好成本管理还需要各施工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摸索。本文作者通过对目前掌握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进行剖析,提出改进策略,以期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改进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是依据建造合同为客户进行工程施工的。因此,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其他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①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的过程具有流动性;②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的产品具有单件性;③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④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周期长;⑤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过程看,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与客户签订建造合同,并依据建造合同施工是施工企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的一个突出特点。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对其成本管理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因而成本管理的前提是要对行业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1、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增产节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核算水平,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日常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有效管理企业的资金流,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基于施工行业周期长、造价高等的行业特点,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但任何企业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及落实。
2、成本管理现状
国内建设工程施工企业逐步建立了成本管理意识,也在致力于研究实施成本管理的不同方法,但在实际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2.1成本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完善
任何管理方式的执行都离不开体系及制度的建立,在不断摸索中,我国施工企业逐步开始建立成本管理体系,逐渐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层成本管理意识及专业知识的薄弱,大部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及制度均存在不够完善的情况,这就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体现在了口头上,由于缺乏指导文件的推动,成本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更难充分地开展起来。
2.2技术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一直致力于于现场管理工作,且现场管理事项繁杂,质量、安全、工期等要求较高,技术人员便不由自主的忽视了成本管理工作。技术管理人员潜意识里觉得成本管理工作影响现场施工进度,成本管理属于项目管理层及经营人员的工作,而非技术人员必须负责事项,从工作意识上,不够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未将成本管理放在同质量、工期一样的地位。
2.3项目内部成本管理及监督工作不到位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内部与外部均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然而,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市场的正确认知,拓展市场本就不易,拿到手的项目如不采取有利手段管控,企业的长久发展堪忧。企业管理人员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实施人员,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却并未严格执行,管理层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管不到位,这就导致施工项目的利润并不可观,但拓展新项目,价高者又得不到项目,长此以往,公司经营情况必将不断恶化。
2.4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活动不规范
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活动的不规范直接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也将直接影响施工企业从进场施工至竣工退场的整个施工阶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主要围绕进场前成本预测、施工中成本管控及核算、完工后成本核算及分析等阶段。由于成本管理不够细化,缺乏严格的管理工作程序,使得成本核算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可能出现项目资金预估不足或过多、先支付后核算、成本数据失真等情况,造成项目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无法匹配,严重的话可能出现成本存在重大偏差却未察觉的情况,导致企业成本无从管起,企业资金流动不合理,最终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成本管理改进方法
施工企业想要做好成本管理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认真开展成本预测工作,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对比分析实现成本目标的各项方案,进行最有效的成本决策。然后应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加强日常的成本审核监督,随时发现并克服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情况,平时要认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各项基本工作,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计算项目施工成本。同时安排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正确评价各部门的成本管理业绩,促进企业不断改善成本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要定期积极地开展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挖掘降低生产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潜力。进行成本管理应该实行指标分解,将各项成本指标层层落实,分口分段地进行管理和考核,使成本降低的任务能从组织上得以保证,并与企业和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施工企业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1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只是一个小组或者一个部门的专属工作,它需要企业上到决策层、管理层,下到每一位普通员工切实负起成本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按月/季度召开成本管理分析会议,从思想到行动,让每一位企业员工感受到成本管理的环境,逐渐提升员工成本管理意识。同时,负责成本管理的部门也要明确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提升了,但成本管理的对象还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位施工人员、每一家施工队伍的管理中,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逐步达到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控制;改进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是依据建造合同为客户进行工程施工的。因此,其生产经营活动与其他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比,具有显著的特点:①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的过程具有流动性;②建设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的产品具有单件性;③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过程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大;④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周期长;⑤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过程看,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与客户签订建造合同,并依据建造合同施工是施工企业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的一个突出特点。建设工程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对其成本管理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因而成本管理的前提是要对行业特点有充分的了解。
1、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增产节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核算水平,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控制企业日常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有效管理企业的资金流,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基于施工行业周期长、造价高等的行业特点,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但任何企业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及落实。
2、成本管理现状
国内建设工程施工企业逐步建立了成本管理意识,也在致力于研究实施成本管理的不同方法,但在实际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2.1成本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完善
任何管理方式的执行都离不开体系及制度的建立,在不断摸索中,我国施工企业逐步开始建立成本管理体系,逐渐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但由于管理层成本管理意识及专业知识的薄弱,大部分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及制度均存在不够完善的情况,这就导致成本管理工作更多的是体现在了口头上,由于缺乏指导文件的推动,成本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中更难充分地开展起来。
2.2技术管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人员一直致力于于现场管理工作,且现场管理事项繁杂,质量、安全、工期等要求较高,技术人员便不由自主的忽视了成本管理工作。技术管理人员潜意识里觉得成本管理工作影响现场施工进度,成本管理属于项目管理层及经营人员的工作,而非技术人员必须负责事项,从工作意识上,不够重视成本管理工作,未将成本管理放在同质量、工期一样的地位。
2.3项目内部成本管理及监督工作不到位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内部与外部均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然而,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对市场的正确认知,拓展市场本就不易,拿到手的项目如不采取有利手段管控,企业的长久发展堪忧。企业管理人员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实施人员,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却并未严格执行,管理层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监管不到位,这就导致施工项目的利润并不可观,但拓展新项目,价高者又得不到项目,长此以往,公司经营情况必将不断恶化。
2.4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活动不规范
企业内部成本管理活动的不规范直接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推进也将直接影响施工企业从进场施工至竣工退场的整个施工阶段。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活动主要围绕进场前成本预测、施工中成本管控及核算、完工后成本核算及分析等阶段。由于成本管理不够细化,缺乏严格的管理工作程序,使得成本核算人员在进行核算时可能出现项目资金预估不足或过多、先支付后核算、成本数据失真等情况,造成项目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无法匹配,严重的话可能出现成本存在重大偏差却未察觉的情况,导致企业成本无从管起,企业资金流动不合理,最终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成本管理改进方法
施工企业想要做好成本管理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认真开展成本预测工作,规划一定时期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对比分析实现成本目标的各项方案,进行最有效的成本决策。然后应根据成本决策的具体内容,编制成本计划,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加强日常的成本审核监督,随时发现并克服生产过程中的损失浪费情况,平时要认真组织成本核算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和各项基本工作,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采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正确计算项目施工成本。同时安排好成本的考核和分析工作,正确评价各部门的成本管理业绩,促进企业不断改善成本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要定期积极地开展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挖掘降低生产耗费和节约成本开支的潜力。进行成本管理应该实行指标分解,将各项成本指标层层落实,分口分段地进行管理和考核,使成本降低的任务能从组织上得以保证,并与企业和部门的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施工企业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1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只是一个小组或者一个部门的专属工作,它需要企业上到决策层、管理层,下到每一位普通员工切实负起成本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积极参与,出谋划策。施工企业应加大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按月/季度召开成本管理分析会议,从思想到行动,让每一位企业员工感受到成本管理的环境,逐渐提升员工成本管理意识。同时,负责成本管理的部门也要明确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提升了,但成本管理的对象还是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在每一道工序、每一位施工人员、每一家施工队伍的管理中,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逐步达到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