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更是聚拢了大众的关注。很多人在创业的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更多人却被一个浪打没了影儿。前仆后继,却仍有着无数的创业英雄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创业草根化了、通俗化了;创业。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代名词,创业资金可以是1000万元,也可以是5000元;创业团队可以是100个人,也可以是三五个人。CCDM职业规划专家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面对零距离的创业之路,每一双脚都可以迈上去吗?
大学生创业要懂得借船出海
如果说创业是无数人心中美丽、神圣的梦。那么人们通常忽略了黎明到来前的剧烈阵痛,以及创业之路的艰辛和阻挠。大学生创业,风险究竟有多大?什么样的创业之路才是最适合大学生的呢?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在此为大家详解大学生创业如何借船方得出海。
拷问中国大学生,适合创业的有几人
洪向阳认为,对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并不适合创业。单从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来看。对大学生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
一般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的专长和经验,如市场调查、技术专长、企业管理、识人用人、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开发开拓、冒险避险等。而创业者所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有人概括为十大素质,包括欲望、忍耐、眼界、明势、敏感、人脉、谋略、胆量、豁达、自省。
客观地说,这些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培训所能练就的。有些素质甚至就算是培训也很难达到。比如谋略、胆量。比如识人用人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具备。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生能创业。甚至连大学都不读就能创业,而洪向阳为什么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不能呢?那就得从中国大学生所受到的职业规划教育谈起。
在英国。从3岁至18岁有系统的生涯发展教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有从小学就开始的生涯及生计教育,也就是说,从小学开始,发达国家即开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塑造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在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是生存能力强、目标较明确的人。所以我们会看到他们中很多人中学毕业即清楚自己干什么,甚至像比尔·盖茨这样连大学都不愿意上完的案例也非常多。而反观我们现有的教育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除了读书、考试、再读书、再考试外。想要获得更多的能力打造很难,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外部环境来支持。从随机抽取来自全国的1000名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中,其中“你想做什么工作?”“你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吗?”等相关问题。80%以上回答的是不知道、没有或是非常模糊的结果。如此这般,我们必须思考的是,创业。我们拿什么来创?!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大学生创业要懂得借船出海
如果说创业是无数人心中美丽、神圣的梦。那么人们通常忽略了黎明到来前的剧烈阵痛,以及创业之路的艰辛和阻挠。大学生创业,风险究竟有多大?什么样的创业之路才是最适合大学生的呢?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先生在此为大家详解大学生创业如何借船方得出海。
拷问中国大学生,适合创业的有几人
洪向阳认为,对于当前的中国大学生而言,绝大部分并不适合创业。单从创业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上来看。对大学生就是一个根本性的挑战。
一般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创业者的专长和经验,如市场调查、技术专长、企业管理、识人用人、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开发开拓、冒险避险等。而创业者所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有人概括为十大素质,包括欲望、忍耐、眼界、明势、敏感、人脉、谋略、胆量、豁达、自省。
客观地说,这些能力和素质并非短期培训所能练就的。有些素质甚至就算是培训也很难达到。比如谋略、胆量。比如识人用人等,这些大部分都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才能具备。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生能创业。甚至连大学都不读就能创业,而洪向阳为什么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不能呢?那就得从中国大学生所受到的职业规划教育谈起。
在英国。从3岁至18岁有系统的生涯发展教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有从小学就开始的生涯及生计教育,也就是说,从小学开始,发达国家即开始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环境,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塑造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经营意识和经营能力,在这样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是生存能力强、目标较明确的人。所以我们会看到他们中很多人中学毕业即清楚自己干什么,甚至像比尔·盖茨这样连大学都不愿意上完的案例也非常多。而反观我们现有的教育环境,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除了读书、考试、再读书、再考试外。想要获得更多的能力打造很难,主要是没有合适的外部环境来支持。从随机抽取来自全国的1000名高校毕业生的调查中,其中“你想做什么工作?”“你有清晰的职业目标吗?”等相关问题。80%以上回答的是不知道、没有或是非常模糊的结果。如此这般,我们必须思考的是,创业。我们拿什么来创?!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