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让素质教育成为小学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进程,让学生们在小学课堂中养成受益终生的习惯,进而更好地面带将来的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有效教学的前提,指出了有效教学的关键,对小学数学教学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1.前言
  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们主动参与学习中来,从而获得自己理解深刻的知识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锻炼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不仅仅限于课本,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态度。
  2.充分的备课有效教学的基础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充分的备课。精心备课,全面把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有侧重点。具体来讲,在备课时需要综合课标、教材和学生这三方面来考虑。
  课标代表着现代教学的方向,这些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是教师进行备课时所需要考虑的,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标,领悟新课标中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使小学课堂保持先进性,鼓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全面提升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在领悟新课标的指导思想的同时,备课不能缺少的还有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关键资源,教师要用开放的态度对待教材,将实际生活和数学教材联系起来,全面深入把握教材,挖掘生活因素,让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课标和教材这两方面考虑全面了,最不能缺少的还有学生。学生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所以备课也要围绕着学生展开,若是脱离了学生,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那么这个课堂内容的效果将会很差。
  3.有效教学的具体应用
  3.1设立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注意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对数学特点、内容感兴趣。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挖掘教材活动性和创新因素,创设各个教学场景,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进去,进而熟悉知识点。
  3.2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数学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以要培养学生们不盲从、灵活的头脑,坚持自己的方法,一题多解。例如在“乘法意义的运用”这一节,有一道例题,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9+9+9+7+9=?
  大多数学生的方法是:9×4+7=43,但是方法不止这一个,可以鼓励学生们从其他角度来进行解答,学生们就想到了9×5—2=43这个方法。这就是另辟蹊径,不同的解答方法能更好的开发学生们的智力,使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3.3加强“说题”訓练
  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出现解题错误大多是因为考虑不周全,逻辑思考和分析混乱造成的。所以可以可以采用说题的方式来加强训练,避免错误的出现,具体做法是在看到题目后让学生首先进行顺思考和逆向思考,把解题的计划说出来,而不是直接去求答案。将说出的意义和原题对比,观察是否相同,不同的话再分析,知道一致为止。
  4.多元评价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学活动的结束,相反是教学活动的开始,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要适当,如果不当的话就会导致学生骄傲或者消极等情绪出现。具体做法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常识评价和批评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不能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更要注重学生们学习过程的评价,一刀切的分数评价会打消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中差生要进行赏识评价,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还要鼓励学生们参与到评价中来,成为评价的主人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审视,进而更好地面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影响,所以课堂一定要先进、诱惑力、有效。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符合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备好课,采取多种方式来落实有效教学,注重评价,使学生们各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阮兆春.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教研版),2011(6).
  [2]岳志刚.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0).
  [3]陈霞.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新课程(教研版),2010(12).
  [4]顾晓霞.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J].教育界,2013(16).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本文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生活化实现的方法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承担着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就目前的課堂教学情况看,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知行严重脱节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教学弊端,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将现实生活
摘要:新课改虽然实施了很多年了,但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是困难重重。我校针对“新课标下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就“如何开展新课标下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致认为需要做到:改变观念,试行专任生物教师任课制;强化培训,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条件,为新课改实施保驾护航;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试行多种教学方式,以期找到更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村中学 新课标
摘要:把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练习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现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让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创设具体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内容摘要:“导学”顾名思义,“导”使之“学”也,即通过教师的“导”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进行自我探讨内化,以达到“教”为“不教”的目的。一方面是“导学”,即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督导学生学会规范,教导学生学会发展;另一方面是“导学制”,即探究这一实施过程中教育运行机制及发展模式,坚持“学为主体,导为主线,能为主旨”的教学思想,着力寻求“教”与“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师生多向互动的“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