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点滴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数学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练习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现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让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创设具体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体验和理解数学。例如在教学“归一应用题”之前教师先放一段让人在商场买东西的录像,一位阿姨在前台问“请问这袜子怎能卖?”售货员说:“10元4双。”阿姨说给我6双。于是售货员给了阿姨6双,阿姨转过身来问:“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我算算该付多少钱?”学生看到这里对这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在学生眼中不在是枯燥的数学,而是富有感情,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知识。这样就是去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数学知识能为我们学习生活服务。
  二,教给学习方法,培养主动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从学生的未来着眼,我们今天的教要为明天的不教而努力。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的同时必须让学生学会。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姐姐一个问题更重要。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表现,是积极思维的结果。为此,在教学中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总结学法。在三角形面积的公式时教师先指导通过割、补、拼把他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找出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设计好联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教授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教学的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应用这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应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但这不能认为是教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的培养了學生的思维能力。数学使之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为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有意思的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设计好的练习题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四儿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的,因此设计好的练习题就成为威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来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合作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枪口做一些补充。
  四巧设导语吸引参与
  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冲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新课开始吗,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在教学乘法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看图列出算式,再引导学生看算式,明确每个算式中加数相同,这时,我笑着说,今天来说教大家一个窍门,只要代价掌握了我们就能很快算出任何一个连加的计算结果,你们想不想学呢?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激发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创设情境,活化参与。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必须是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尽量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感知,使理性问题感性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其主动的思考获得。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里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模型让学生动手,再因势利导,在操作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能力。
  六、变讲为问,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的答,教师的问的双边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思维从掌握的已有知识材料入手研究,得到结论。
  七、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的积极主动思维才能活跃。首先,必须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大有用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离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辟论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师的单边活动的教学行为,诱导学生下河,进而教会他们游泳的本领,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灵特点,充分发掘教程的图案,为学生掌握知识创设诱人的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思维和积极性。
  八、注重设问,培养思维敏捷性。
  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在关键处精心设计,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设问的思维价值组织引导学生周密思考,迅速作出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如我根据工程队计划修一条公路,已经计划的3/5,一题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总之,受人以鱼不如受人以渔,数学教师既要重视教法,又要重视学生的学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本文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就生活化实现的方法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承担着开展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使命。但就目前的課堂教学情况看,初中思想品德课存在知行严重脱节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教学弊端,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将现实生活
摘要:新课改虽然实施了很多年了,但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还是困难重重。我校针对“新课标下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现状”,就“如何开展新课标下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一致认为需要做到:改变观念,试行专任生物教师任课制;强化培训,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理念;创设条件,为新课改实施保驾护航;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试行多种教学方式,以期找到更适合我校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农村中学 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