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批改 及时反馈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时在课堂上,教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解,每讲完一个问题后,就问学生“懂了吗”,学生答得很流利“懂了”。“会了吗?”“会了。”可是在做题时,还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少数优等生外,差生、中等生出现的问题更为突出。
  我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发现的问题就不少。如教学教科书第94页例3、例4时,我把计算方法、步骤及怎样点小数点都教给了学生,学生当时也说会了,接着我就指名三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郑小鹏:94×0.025=235(错),忘了前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
  刘佳:94×0.025=0.235(对)。
  李宇林:94×0.025=235(错),忘记后一个因数的小数位数。
  对于这些题的错因,我让刘佳给郑小鹏、李宇林以及全班出现错误的同学讲自己如何点小数点的方法,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原因,学到了正确的方法。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又布置了下面两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再练习。这时,我不像村官一样,坐在大堂上不下乡察看,也不在讲台上发号施令,而是“下乡遛哒”起来,以便发现问题能及时指导。数分钟后,我挑了几本作业。
  张晶:1.2×28=0316(错),把整数28当作小数0.28了。
  邓小炜:36×045=0.162(错),忘记积的位数是两位数。
  于是,我把这两个学生叫到讲台前面指导,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然后让他们回座位上再做一次,最后我又在黑板上写出错题的类似情况。就这样反复批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使全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大大提高了,差生、中等生也得到了及时补救。这堂课的课后作业,出现的问题明显地减少了。
  以上做法,要比学生课堂做,教师课后、灯下加班批改作业的效果强多了。
  
  “慢200送40”相当于打8折吗?
  唐建荣
  
  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
  元旦快到了。各大商场纷纷打折销售。人民商场所有的服装一律打七五折,百货商店的儿童服装柜台打出“满200送40”的口号。夕园妈妈想给夕园买一套衣服,请问她去哪家商场比较省钱?
  这是一道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要求学生尝试自主探索。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思考后,许多学生都认为百货商店的儿童服装相当于打八折出售,理由是(200-40)÷200=0.8=80%,而人民商场所有的服装打七五折,因此去人民商场比较省钱。我并不急于表态,只是说:“‘满200送40’就相当于打8折吗?请同学们课后去调查一下吧。”
  通过调查,学生知道了生活中“满200送40”远非他们所想的这么简单。商家为了谋取利润的最大化,常常让消费者陷入购物陷阱,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购物不满200元不送(想送40,就得继续消赞),即购物不满200元,实质不打折。
  (2)购物满200元送40元购物券。即便正好购物200元,购物券也恰好用完,也只相当于打8折多一点,列式为200÷(200 40)≈0.833=83.3%;若购物超过200元,折扣就更低了。
  (3)购物满200元返还40元现金。若所购物品正好价值200元,那么就相当于打8折,这与学生的算法一致;若所购物品价值超过200元,就相当于打8折多一点。
其他文献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有幸参与了一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从被评价者到评价者的角色转变,使自己对数学课堂有了全新的认知。毋庸置疑,教学改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进程,各种新理念和观点在不断提出的同时又被不断地更新,然而,四十分钟的课堂是以牺牲一些最朴素的教学原则为代价的吗?此次活动中两个不起眼的课堂教学片断,引发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  教学片断一:“三角形的认识”中顶点和边的关系的教学  师(
在一次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的培训课上,某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图形的奥秘”。由于本文只想探索与研讨关于“轴对称图形”的案例辨析,所以只提供了关于“折”这一教学片断,并以此进行反思与提升。  一、课堂实录  师:轴对称图形需要满足哪两个条件?  生:能完全重合。  师:怎样使它完全重合?  生:对折。(师板书:对折、能完全重合)  教师安排了一系列习题,如“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下面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主体获得发展,需要教师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其积极投入数学课堂,演绎课堂精彩。”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旧知不断积累、不断丰富并由此获得生长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并能够抓住知识的基点,从生长的角度导入课堂教学,并充分利用四十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研究“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教学时,进行
基本信息  书名:《生活是可爱的》  作者:季羡林  ISBN:978-7-5535-1897-8  装订:平装  语种:简体中文  页数:240页  定价:45元  开本:32开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5月  “当我们欣赏北宋范中立所作《溪山行旅图》的时候,我们首先被画面博大、雄浑而宁静的气势所感动。险峨耸翠,万木葱茏,其间悬瀑一线白天而降,穿云走雾,到山脚汇为潺湲流泉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参与、愿参与、有效参与,运用生动的教学艺术,让学生不自觉地卷入学习过程,享受“学”的乐趣,掌握“学”的方法,生成“学”的能力,养成高效学习的习惯,进而获得全面发展、生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提供形象可感的生活场景,扩大参与面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
课堂上的“预设”与“生成”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之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就迫使教学活动既要“预设”又要“生成”。预设就是“防患于未然”,是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要在课前把教材读透,对教学重点环节进行必要的提前预设,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生成则是体现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是教师在遇到问题后灵活机动地调整教学的结果,虽是“亡羊补牢”但却是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升华。如何让“预设”和“生
分析:  教材是以一幅主题图为背景展开的,主题图上画的是一所学校的大门口,有马路、房子、斑马线等教学素材,其中比较有价值的是学校门口还画了两个大花坛,一个是长方形的,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复习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再引导到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上去。应该说,按照这样的素材进行教学未尝不可,但我在思考,这样的素材明显让人觉得不伦不类、牵强附会,纯粹是为了得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
对于新加坡的中学生来说,经过小学阶段的洗礼,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然而当前的世界,在历经科技革命之后,信息爆炸,各类资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  而刚刚掌握解开这个世界“方法论”的孩子们首当其冲,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同学们正确分辨虚假信息,培养其批判性思维,成为了新加坡中学老师们关注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目前,新加坡学校的老师们正在用现实世界的例子来培养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地把握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的收获和进步的程度发挥到最大化,这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显著标志。尤其在当前“减负”与“质量”这鱼和熊掌两者必须兼得的时候,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如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觉得必须对“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认识要到位,在具体
教学片断:  出示题目:将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倒满,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师: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能直接用720÷(6 1)计算吗?为什么不行?你会补充条件吗?(生答略)  师(总结):看来,我们既可以补充一个倍数关系的条件,也可以补充一个相差关系的条件。  1.倍数关系  师:补充这样一类倍数关系的条件,或者一个相差关系的条件,你能够解决问题吗?  师(出示小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