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真的会自杀吗?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人们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到了现代,由于生活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的人数日益增多,“自杀”已成为一种社会弊病。在大多数人的观点中,自杀应该是人类才有的行为,但事实上,人们发现自然界的一些其他动物试图自杀的案例却也数不胜数。
  1845年,《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一则匪夷所思的消息:一只黑狗在河边试图自杀,路人将它救起,不料它却再次跳入河中,最终自杀成功。不久之后,媒体又爆出了两个案件:一只鸭子试图淹死自己,一只猫在自己的孩子死后也吊死在树枝上。在1875年版的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刊《动物世界》封面,也描绘了一只鹿跳跃自杀,最终死亡的案例。
  在19世纪,动物自杀是一个热门话题,有许多例子表明,某些动物会企图自杀,这一现象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些动物真的企图自杀吗?如果不是,那么真相又是怎么样的呢?
  早在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学者克劳迪斯·艾利安就写了一本书来研究这个问题。他在书中列举了21例动物自杀的例子,比如海豚设法自投罗网、猎犬在主人去世后绝食而死、苍鹰投入熊熊的柴火堆把自己烧死等,他认为动物有自杀的行为,但对于其动力和深层次原因却没有给出合适的答案。到了20世纪,随着医学的进步,一些受伤的动物也得到更好的救治,因此以前那样的“英雄式”自杀行为逐步减少,仍有一些学者分析老鼠跳下悬崖和鲸鱼大规模搁浅的例子,以此来研究动物自杀的问题,但仍然没有找到动物是否真的会企图自杀的答案。再后来,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安东尼奥也致力研究这个问题,为了证明“动物具有试图自杀”的行为能力,他查阅了近40年来与之相关的1000多份科学文献,但最终仍然没能找到有力的证据。
  当然也有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一位名叫威廉·劳德·林赛的精神病学家就认为,动物患有“自杀忧郁症”,和人一样也会受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另一位医学史家邓肯·威尔逊则认为:“动物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和意图,其中就包括自杀。”这些说法也引起了动物权利保护组织的注意,如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他们为此也做过一些调查研究,但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但动物自杀的行为仍然存在。2016年5月,在加那利群岛特内里费海洋世界公园,一头虎鲸跃出水池,裸露在沙滩上足足10分钟,其间,它极力磨牙,并用力地乱咬。这一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多家媒体以“虎鲸自杀”为题做报道。人们纷纷猜测,或许是因为生活环境的缘故——被圈养的虎鲸无法适应海洋馆的人造环境,患上了抑郁症,因而试图自杀。而在此前不久,还有媒体报道了某养熊场圈养的熊把熊宝宝捂到窒息而亡,随后选择自杀的事件,同样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原来,养熊场的工作人员常常抽取熊的胆汁来提炼药品,这无疑让熊极其痛苦,导致它选择以杀死孩子然后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这种痛苦。
  有学者认为,由于动物长时间被安置在人工环境中,可能引发一些不正常的行为,这也许反映了一种“动物试图逃脱监禁”的本能行为。还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有些被圈养的动物之所以会追随主人而死去,正是因为它们不懂得思考,因此无法做出“理性的决定”。它们只是习惯了自己主人喂给的食物,便不愿再接受其他人的施舍。总之,某些外部条件改变造成的压力,的确可以改变动物的行为,甚至威胁到它们的生命。美国弗吉尼亚州威廉与玛丽学院的芭芭拉·金写了大量有关动物自杀的文章,也提出了许多动物在创伤性条件下也存在类似的压力,即产生应激障碍和抑郁。她总结说:“我们要体会这些动物的情绪变化,才能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它们进行自我毁灭。”
  归根结底,我们虽然无法确定动物是否有自杀意识,但事实证明,在动物自杀的行为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人类的影响。除了动物本身的特性之外,人类必须加强对动物的保护,少用“人工制造”,让它们回归自然,不要承受环境改变带来的压力。
其他文献
在法国中部,美丽的卢瓦尔河穿行而过。作为法国第一大河,卢瓦尔没有大江大河那样的波涛浪伏,而是平静、缓慢地流淌,宽阔澄净,宛如一条镶嵌在法兰西大地上的玉带。而这条玉带的中段,就是广袤的卢瓦尔河谷。  卢瓦尔河谷从卢瓦雷省的叙利贯穿到安茹的莎罗纳,长达280公里,是法国最大的旅游景区。在这里,“和谐”或许是最显著的特征,无论是姿态各异的城堡,还是深藏在密林中的花园,抑或是飘香两岸的葡萄美酒,人文风光与
在华夏文明史上,以沂蒙为代表的“齐文化”和以孔孟为代表的“鲁文化”遥遥呼应,相互激荡、影响,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而孕育出“齐文化”的那一块沃土,就是人文概念上的“沂蒙山区”。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境内的沂山,是“沂蒙山区”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沂山古称“海岳”,有“大海东来第一山”和“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有着极其深厚的镇山文化。  岁月荏苒,“五大镇山”的概念,如今已被逐渐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重镇达尔文市以东171公里处,面积为1.31万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公园。突兀荒芜的高原,低洼潮湿的湿地,沿海岸线分布的潮汐区和冲击而成的平原构成了公园复杂的地貌,也给这里带来了独特的动植物种群。  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有一个土著部落从4万多年前的冰河时期就开始在这里生活,直到1972年被发现时,他们依旧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这些土著人成为了卡卡杜悠久历史
在百家姓中,匡姓排第353位,现如今匡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0.024%,主要分布于湖南、湖北、黑龙江、江苏、江西、四川、山东等省,其中湖南为当代匡姓第一大省,占匡姓总人数的 36%。  匡姓有多个源流,如今匡氏后人普遍认可“匡句须”为得姓始祖。根据古籍《风俗通》记载,匡原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个邑,鲁国大夫施孝权的家臣句须曾在此地任官,并被人称为“匡句须”,后来其子孙便逐渐以匡为姓。在《通志·氏族略》
这其实是一群奇特的汉族人——男人统一身穿“唐装”,女人从老到幼全都穿彩绣围裙,喜欢用大脚黑色裤配上绣花鞋,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群从古代穿越而来的汉族人。他们的主要生活地,是在广西西北部的田林、西林和隆林境内的高山林地。当地的少数民族称他们为“高山汉”,而他们则谦卑地自称是“迁徙来的客人”。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高山汉信仰的神明不计其数,几乎囊括了汉族百姓尊崇的所有神灵,但是,他们唯独不敬土地,其
秦始皇三次来到这里,遥望大海祈求长生不老的仙丹;张升、戚继光在这里构筑防御阵地,抵挡倭寇的贪婪与野心;鸦片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这里记载了中国被迫开埠的耻辱,成为中国最大的领事馆群,当年山上的各国语言和击打保龄球的声音,至今依旧凝固在这山和这城里……  烟台山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北,三面环海。在海潮的涨涨落落中,烟台山成就了烟台的大名,也记录了这座小城在千百年岁月中的风浪烟尘,命运变迁。  2000多年前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得到了全面推行,学界利用其资源共享的特点,让教育教学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因为还处在高职英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初期,所以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不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英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有效建设。鉴于这种情况,本文立足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
龙葵果,顾名思义,是龙葵的果实。龙葵是一种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高约50~100厘米,叶呈卵形,花开五瓣,呈放射状,为白色,花蕊为金黄色。每年秋风吹来,花朵就会枯萎,枝头会冒出圆溜溜的果实。龙葵果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成黑色,看起来十分可爱,所以有人形象地称它为“黑姑娘”。  单从外观上看,龙葵果的确很普通,而且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都有分布,实在算不上珍贵,但若你尝一尝它的味道,就会立即被吸引,其
凤翔泥塑的制作历史悠久,可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春秋早期,但几千年来,凤翔泥塑都不被重视,而是被当作打发时间和哄小孩的玩意儿,直到上世纪80年代,在胡新明等艺人的努力下,凤翔泥塑才成为蜚声国际的工艺美术精品。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门手艺正面临传承危机:老艺人的技法失传,一些泥塑品过分商业化,年轻人不愿学……凤翔泥塑要走得更远,还得解决诸多问题。  凤翔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著名的“酒乡”和“
2016年入夏以来,在超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下,中国南北大地普降特大暴雨,内涝成灾,致使多座现代化大城市交通瘫痪、房屋倒塌……然而,就在这些大都市因洪涝灾害而损失惨重的同时,一些古城虽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却在暴雨的侵袭中安然无恙。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现代城市的排水防涝功能竟然不如古代……  2016年7月19日凌晨,一场暴雨开始袭击北京城,滂沱大雨铺天盖地而来,整个城市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