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行不同手术切除范围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35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57例(A组)
【机 构】
: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行不同手术切除范围治疗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35例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57例(A组),行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78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并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分级、肌层浸润、脉管癌栓、卵巢浸润、淋巴结转移、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手术时间为105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150 ml,中位输血量为0 ml,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12 d,B组中位手术时间为145 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00 ml,中位输血量为0 ml,术后中位住院天数为13 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复发率为14.0%,B组为6.4%(P>0.05).A组5年生存率为76.9%,B组为85.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卵巢是否浸润、腹腔冲洗液足否阳性、病理分级和肌层浸润程度是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手术切除范围不是影响临床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扩大的手术切除范围并不改善预后,应避免过度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足细胞黏附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条件性永生的小鼠足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及高糖+黄芪甲苷组(AS-Ⅳ),分别用荧
针对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模型不确定、大滞后等特点,结合高阶滑模和动态滑模控制的设计思想为其设计了一种动态滑模控制器,即通过微分环节构成新的切换函数,
主动脉弓中断足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在前列腺素E1未能普遍应用于临床之前,其病死率很高.早期的手术治疗主要采用分期纠治,包括一期重建主动脉弓,二期纠治其他心内畸形,其
目的 调查上海城市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KD)发生情况及其并发症,从而有助高危人群中CKD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方法 收集上海市瑞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新华
运用期权理念构建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政府通过买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个买方期权,对冲其对城乡居民承担的卖出买方期权的风险,建立社会保障部门、社区医疗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护士工作-家庭冲突与心理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4家综合医院的临床一线护士126人进行调查,均为女性;以社会支持总分评分情况分组,
皮质脊髓束Waller变性是由于其上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伤引起的远端轴突和髓鞘顺行性变性.卒中是引起皮质脊髓束Waller变性的最常见原因.皮质脊髓束Waller变性的常规MRI显示为
对淤浆法高密度聚乙烯(HDPE)装置不同批次过渡料进行了性能评价,并进行了加工应用试验,同时对比了市场产品牌号用途。结果表明:不同批次过渡料性能相近,熔体流动速率在1.4~1.6 g/
采用P507与Cyanex272协同萃取分离回收浸出液中的Ni2+,Co2+,考察了初始pH值、有机相复配比(P/C)和水油相比(A/O)的影响.结果表明,协萃优化条件为:有机相皂化率50%,皂化时间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