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中“假”的含义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红楼梦》构建了一个“幻景”,而这里的“幻”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虚幻”,其融合了“不真”“虚伪”“幻灭”等因素在里面,而这几种因素的注入预示了红楼梦中的世界在朝着崩塌一步步前进,而其中的推动力,与作者塑造的“假境”“假人”“假事”有密切关系,充斥着荒诞感与幻灭感,为这个大世界的腐朽和崩溃创造条件。
  关键词:《红楼梦》;《红楼梦》之“假”;贾宝玉
  中图分類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08-01
  一、“假”和“空”的含义
  “假,非真也。从人叚声。一曰至也。《虞书》曰:‘假于上下。’”有语言学研究者从字形入手来分析“假”字含义,其为单人旁,右“叚”意为“借”,二者合一即为拿别人的东西来为自己所用,此为假,后又由此延伸出的还有“虚假”之意。“空”则是佛教上的概念,随着佛教分成不同的派别,该词也有了不同的解释。与《红楼梦》中“空”的概念相关的显然是大乘中观派阐明的观点,即“妙有”。中观派以“法空”为理论基础,认为一切事物都依赖于一定的因缘或条件才能存在,本身没有任何质的规定性,但法空并非虚无,它是一种不可描述的实在。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之时,于牌坊之上书“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联,恰暗合了禅宗中万象之真始为空的内涵,“空”与“假”彼此相证,并不存在主观单方面的认定。只有当这两者完全融合,人才能得以开悟。
  二、《红楼梦》之“假”
  (一)“假”境。《红楼梦》作者开篇便言明,整个故事所立的背景便是假的,故以梦幻将真事隐去。
  首先,故事的缘起便是一僧一道将一顽石化作美玉带往人间“富贵场、温柔乡”,经历一番过后终成《石头记》。然而僧本主张灭情,有情则六根不净;道本当无情,有情则不能教化。但是这一僧一道却允许了一顽石去历经世间之情,“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最后必须偿还的定数,这也合了佛法,即僧道二人知情而不为情,乃为至情,是对所有世俗情感的一种超越。
  在大环境之中进行细化,大观园可以算是一个具体化的象征。它见证了贾家的兴衰,同时也是宝玉和黛玉等人主要的活动场所。无论有多少人考证大观园的原型是什么,其在文中就是太虚幻境的凡间化身,这一个概念也意味着它的“假”,“假”境也意味着不稳定,未来极有可能会崩塌。总之,《红楼梦》通过“假”境中填充一些假的意象,塑造出整体似假非真的场景,让人在这样的场景搭建中存在一种对“假”的担心,从而延伸出对整个家族命运的担忧。
  (二)“假”人。上文在论述假的含义时提到,这里的人之“假”主要关于“不真之情”,宝、黛等人的人物分析已有许多,在这里选取袭人和妙玉两个人物进行分析。
  首先是袭人。作为贾宝玉身边的一个重要人物,袭人这个角色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她是宝玉的大丫鬟,同时也扮演了一个侍妾的角色,文中贾母“溺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素喜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那么袭人“纯良”之处体现在哪里?不少红学家指出,袭人身上素有宝钗的影子,是封建社会贤妻的代表人物,就此看来其向王夫人告密、与宝钗说宝玉不该同黛玉整天厮混在一起似乎是站在宝玉的立场上进行的作为,然而她的作为终究是违拗了宝玉的性子,而顺从了当时社会要求下正确的命运安排,因此不能论对或错,只是袭人这份情与“痴”与“真”还是还是存在些距离的。
  其次再来说妙玉。妙玉是被迫进入佛门的。主观入佛门代表着开悟,而被迫进入佛门实则意味着束缚。第十八回中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介绍妙玉:“外有一带发修行的 ,本是苏州人氏 ,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 ,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 ,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 ,方才好了 ,所以带发修行 ,今年才十八岁 ,法名妙玉。”尽管后来妙玉受到佛典教化,但也并不能掩盖最初其心性实则是被压抑的。七八岁的年纪无奈遁入空门,失去了体味人生的权力,而后又作为贾府一个慈善向佛的摆设,其命运无疑是悲凉的,因此与其说她无欲无求、目下无尘,不如说她的心已被杀死,提前进入了“枯木”的阶段,这种矛盾实则是作者故意设置的其中一假——所谓“开悟”实则为假。
  三、“假”事
  除了境和人之外,《红楼梦》之中的事情所杜撰得也多,不过显然这是作者刻意为之,除却艺术表现需要之外,作者也在通过“假”事来配合境与人塑造一个虚幻的世界,且借贾宝玉之口说道:“除《四书》之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⑤
  第七回中写道,宝钗患病,需服“冷香丸”,这丸药的配方繁复且颇耐人寻味,“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这一药方合四季,且汲取四季的花之精华,颇有阅尽世间繁华始见真谛之意。而这一药方并不见于医书,实为作者杜撰之语,作者在此以此假事来喻真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红楼梦》中太多虚幻、怪诞的不真实因素,其存在多是作者有意为之。其中的人物以及场景构造均有血肉之感,但有些却在真实地去描述着“假”,这种构思倾向有其艺术表现的需要在里面,也有作者为了表现由“假”入“空”的主观倾向,但有时读者读来难免会有“莫名其妙”之感。除了文中所述,还有很多“假”之意象值得去深入研究,这或许还应当从作者创作的主观意图去进行进一步的揣摩,以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少一点困惑。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著,脂砚斋评,袁世硕,伍丁整理,《红楼梦》[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2]许慎著,徐铉校,《说文解字》[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蔡义江著,《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中华书局,2004年9月第2版.
  [4]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2008年12月第1版.
  [5]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九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35年6月第10版
  [6]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月第1版.
  [7]杜志军,《芳园应赐大观名———大观园园林书写的文学意义解读》[J].《红楼梦学刊》,2015年第六辑.
  作者简介:刘潇(1991.03—),女,汉族,山东人,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其他文献
幼儿科学区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感知、建立科学概念以及形成科学技能的地方,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场所.在这里幼儿可以通过玩中学、学中玩到达科学教育的目的.本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创新型社会已经到来,同时现代社会急需创新型人人才,而传统工程力学教学体系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传统工程力学教学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在自身建设、国家事务和社会建设等方面,都将这一政治本色进行了贯彻和发扬.解读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其身上散发出来的独具魅力的“味道”,对于加强和改进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经常使用的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词语.后现代最早出现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意识到思想、行动需要超越启蒙时代的一类范畴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向社会输送合格的第一线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是中职学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AutoCAD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主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艾那尼》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雨果1830年的剧作品,该剧于同年上演成功,这在法国打破了浪漫主义只有理论而无成功作品的尴尬处境。本文以浪漫主义视角为基点,从剧作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艾那尼》作以剖析,以此来讨论浪漫主义对戏剧艺术的影响以及与古典主义相比较之下的戏剧的突破与发展。  关键词:浪漫主义;《艾那尼》;情感;心灵  中图分类
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更是一种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求真的科学态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