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写真情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M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主旨意趣是文章的灵魂,那么真情实感就是文章的血脉。没有真情流淌的文章,就如同无源之水,枯朽之木,缺乏灵动之质,感人之美。历代名家都强调了“情”之于文章的重要性。确实,真情流露的文章才有感人肺腑的力量,才经得起推敲和品读,朱自清的《背影》就是最好的明证。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叙写真事、抒发真情,这是写作辅导的关键。然而,写真事抒真情,说来容易做来难。学生呈交的五花八门的习作,永远达不到老师预想中的状态。我从学生习作的批阅、辅导、修改中总结出两点经验;一要让学生学会定格真情的画面,二要让学生学会放大真情的细节。
  一、文章的生命——真实
  必须明确的是,写作是一门艺术,虽然它被归到了语文学科里面,其实它完全可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设立。任何一门艺术,它的创作都应是以某种情感冲动为动力的。
  学生在长个子长知识的同时,情感也在成长,而且一不小心就会被蔓延的杂草占据主要空间,需要我们更细致地去观察、引导、帮助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他们有一颗高尚善感的心,使他们具有对生活最基本的感受能力到为生活而感动,从而能经常性地产生带来写作欲求的情感冲动。“有一颗善感的心”,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人类的情感,纷繁芜杂,我们无法面面俱到。但简单地梳理一下,我们起码可以找到三个最有益于学生人格发展,也是写作中最基本的情感方向。
  二、文章的灵魂——真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做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平时,还应注重学生的开放性写作练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坚持写观察笔记。观察笔记的内容一般不作要求,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立意,“天高任鸟飞”,让学生真正在宽松的心境下展示自我。经过多次的尝试练习,学生在写观察笔记时,能坦诚地打开心中的大门,张开想象的翅膀,作文就有了灵气,有了活力。每次改观察笔记时,都让我感到一颗颗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心灵在跳动。二是随时在阅读教学中穿插阅读笔记的撰写。片段有时是预设好的,有时是现时生成的。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初期的习作难免稚嫩,难以尽如人意,只要是真实的,确实是出于自己的情感流露,就要加以鼓励,让学生培养起写作的自信心,这样才不会一味地去翻看作文书,才会自信地“我手写我心”。能感动自己的文章才能感动别人,而要能感动人,就必须融入真情实感。
  三、文章的源泉——个性
  作文是生命的自由表达和真情交流,自由的生命表达和自由的生命交流是作文的“魂”与“本”。为了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的表达。”为了在作文教学中尊重孩子的天性,呼唤孩子的灵性,激发孩子的悟性,张扬孩子的个性,我总是把出题的权利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命题。
  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学生们自由拟题,所见所闻、独特感悟、奇思妙想,信手沾来或叙或议写成随性而至的小品文。二是请部分同学上黑板,每人拟两题,全班同学从中挑二至三题,再根据个人兴趣,择题写成大作文。若你的标题被选用,给予加分奖励。三是老师沿用历年的中考题,或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半命题,学生当堂作文。这类作文偶然为之,只为备考或今后的升学做准备。
  出题形式多样,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更激发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当学生们用他们的自由之笔,写他们的自得之见,抒他们的自然之情,叙他们的自立之志,显他们的自在之趣时,感受到成长的愉悦,尽兴表达的快慰和自我尊严的获得,尽显生命的风采和个性的魅力。这样的作文是写作主体生命活力的尽情释放,是燃烧着的激情,是张扬着的个性,是最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在篮球场上威风八面的男生们,常对着寥寥数字的作文题挠头搔耳,无从下手,其实他们的生活非常丰富,可以写某一场特别精彩的球赛,可以写因为热爱篮球而带来的父母的唠叨,可以写篮球带给自己的快乐,可以写那些备受崇拜的篮球明星,可以写篮球带来的思考……就一个篮球,可以写的太多了。他们没有想到那最熟悉的恰恰是最有可写性的素材。
  这样实践情景作文,会让学生在对比、修改中懂得放大真情细节的作用和方法。
  写作实践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之源。只有我们引导学生一起深入观察生活,定格真情画面,放大真情细节,学生才能写出至真至情的感人文章。
其他文献
【摘 要】课改的目的是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素质教育离不开一个公正准确的学生评价体系。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就要重视学业又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注重过程评价和评价主体方法的多样化;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评价体系 评价观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所谓“范文”就是典范的文本,即就是在同一类文本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如果我们举“其一”而能使学生“反三”,让学生“触”此“类”而能够“旁通”,那么,我们对“范文”的教学就达到了高效率,说明我们真正领悟了专家编辑“范文”的意图,实现了“范文”的价值。下面就《秋兴八首(其一)》的教学设计,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第5课为《杜甫诗三首》,第一首诗为
作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找米下锅”。按实践论的观点,任何认识都来自实践。作文的材料,也就是对“生活的认识”,也必须来自实践,因此积累素材、扩大视野成为首要任务。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扩大视野、做到有话可说呢?  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手勤  生活的宝藏是丰厚的,从生活中截取的材料是鲜活的,是富有蓬勃的生命力的,但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自觉认真的观察,同时自身又由于年龄的问题而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
语文教学向来是大家争论的问题,虽然根据以前存在的缺陷,实行了课程改革,这固然好,但为此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却也是事实。在不利因素存在的前提下,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行进?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重之又重的问题。  一、教什么的问题  一般来说,不管什么科目都有其相应的教材,为此,习惯性的做法是依照教材指示去讲授课文,直到上完为止,这也是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行之有效且较普遍的做法。但假如课文太多,则不免有
黛玉是一个孤标傲世、任情任性、有着诗人灵魂的纯情少女,心幽而意雅,气高而才博。与群钗相比,宝钗有其姿而不得其幽,湘云有其俊而不得其韵,凤姐有其丽而不得其雅,探春有其香而不得其清,可卿有其媚而不得其娇,可谓“洵仙草以为前身,群芳所低首也。”她的这种风姿韵致,宛若清水芙蓉,卓立于百花丛中,蕴含着作者曹雪芹特有的审美意蕴——对性灵的尊崇。  明清时代,思想界和文坛兴起了性灵之风,性灵之人极力张扬个性,反
【摘 要】学生在学习鉴赏诗歌时,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无法体会诗歌的美妙。其实,诗歌的学习鉴赏,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定会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使学生更好地吸收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精髓,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同时,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诗文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就诗歌学习鉴赏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技巧进行简述。  【关键词】诗歌 鉴赏 方法 技巧  诗歌的鉴赏,应该是极具情味和趣味的,同学们可以听一听巴山
【摘 要】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其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而学生课外的独立阅读和模块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无法对接,引入“生本教育”这一理念,利用前置性作业,依靠合作性学习,引领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师积极引导,有效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 独立阅读能力 前置性作业 合作性学习 点拨提升  语文是一门最富有开放性的课程,因此,文学教育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阅读与表达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种能力,也是语文素养最核心的两个要素。但很长一个阶段以来,高中学生的阅读品质和表达能力都不尽如人意。如何改变这样一种语文教学现状呢?一年来,我们在高一年级开展的“语文主题读写”的实践研究表明:有序开展“以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经,以人文主题为纬”的“主题读写”实践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主题读写”实践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智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品位,从而为
文革十年是一个是非颠倒,人性扭曲,人情殆尽的年代。这场持续十年的政治运动,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损失、肉体的折磨,还有心灵的伤害、尊严的丧失。  首先受到伤害的是被称为“臭老九”知识分子,他们中许多人带着一腔热血回国想要报效祖国,结果赶上了这场运动,不仅才华无处伸展,还受尽了各种非人的折磨。巴金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看下面两段文字就能了解巴金在文革期间受到的摧残:  巴金年近七旬,自然算得上是
二十年前的学生时代,拜读著名诗人艾青先生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为先生所塑造的大堰河形象而深情流泪,为造成大堰河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而诅咒。今天,作为老师,教读此文,亦颇多感概。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今的教育提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让学生做一个有德之人,而不是有才无德。特别是时下独生子女的教育,更有必要让他们上好这一课,新编人教版语文教材就很好地选用了艾青在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