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副作用,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践操作,对学生当前状况的分析,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普遍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凭借传统教学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进入教育领域后,迅速成为广大教师乐衷使用的教学辅助手段。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精心制作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观摩课、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也产生了。各种教学比赛、赛课活动中,教师们各显其能,制作的课件各有特色。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走入了一些误区。
1、认为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会先进
有些教师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育的外衣,进行着传统模式的翻版;灌输、填鸭式教育依然我行我素。教师忽略了学生,自己一味地对着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讲解,上课时只需按一下鼠标,击一下键盘,课件便会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探寻问题的兴趣。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实际上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更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这样的教育思想能算是先进吗?
2、上公开课、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单调局面,可以充分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传播知识。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可见,变极端过程为可控,而且减少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与剖析,拓展知识面,因此,许多学校便片面地追求多媒体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大部分也都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课本搬家,将文字重新录入,复制到幻灯片上)或者是复杂的画面背景,奇形怪状的按钮,大量的动画,这样“花里胡哨”的课件,只能是画蛇添足,喧兵夺主。课堂由原来的“让学生看课本”变成了“让学生看屏幕”,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适不适合用,而不是处处滥用。既然多媒体是为课堂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应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卫星绕地球,哪怕用大小圆来表示地球和卫星,只要能转起来就比黑板上画更形象,因此,恰当运用多媒体,找准最佳作用点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过分依赖现成的课件,备课件即备课
现在的网络资源用“应有尽有”来形容非常恰当,当然各门学科的课件也包含在内。现在的很多老师为了美观,图个省事,或者觉得自己做的课件拿不出手,或者缺少制作课件的素材,而使用网上现成的课件,这种现成的课件很难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现出来。因此,我认为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只有教师本人对教材最熟悉、对学生最了解、对教法最清楚,最明确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最能切中要害。课件应体现简约化,内容宜精不宜多,只需写明标题、勾画知识要点、配备必要的图片和动画、概括基本结论即可。而且要善于通过字体字号的变化、动态圈定勾划关键句段来突出重点,并通过讲课的魅力引领学生进入状态,这样的课才是我们最想要的。
在一些比赛中,教师为了演示课件,不是根据教材和学生所学需要备课,而是根据课件备课,完全忽略了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备课。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可以说,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要过好教材关和学生关,而课件在教学中只起辅助作用,不可能代替备课。
4、多媒体就是教学讲解演示的工具
多媒体是教学讲解演示的工具,它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一种媒体,而不是“全能选手”。有的教师不管是课题、例题、字、词、句等,一切都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甚至不留下一点痕迹。“今天的课堂还需要黑板吗”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呢?上课时老师只是坐在电脑前,一味地操作键盘和鼠标,充当一般配音员的角色,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淡化了课堂的气氛。实际的教学教程是一个师生配合,多因素、各方面相互协调的过程。我们最好坚持站立式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情感的融合。通过手势、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去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根据学生的情绪、表情和现场的气氛来调整讲课的内容,控制授课的节奏与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去掌控全局,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应考虑展示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并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合理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使静态知识动态化,媒体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的合理性与优势,我们应努力寻找这两种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给传统教学改革带来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凭借传统教学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进入教育领域后,迅速成为广大教师乐衷使用的教学辅助手段。许多教师在教学之余,精心制作课件,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观摩课、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也产生了。各种教学比赛、赛课活动中,教师们各显其能,制作的课件各有特色。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走入了一些误区。
1、认为只要教学手段先进,教育思想便会先进
有些教师在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化教育的外衣,进行着传统模式的翻版;灌输、填鸭式教育依然我行我素。教师忽略了学生,自己一味地对着事先准备好的课件讲解,上课时只需按一下鼠标,击一下键盘,课件便会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既定的流程上来,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探寻问题的兴趣。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实际上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电脑 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更加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这样的教育思想能算是先进吗?
2、上公开课、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本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单调局面,可以充分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传播知识。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可见,变极端过程为可控,而且减少写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与剖析,拓展知识面,因此,许多学校便片面地追求多媒体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所用的多媒体课件大部分也都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课本搬家,将文字重新录入,复制到幻灯片上)或者是复杂的画面背景,奇形怪状的按钮,大量的动画,这样“花里胡哨”的课件,只能是画蛇添足,喧兵夺主。课堂由原来的“让学生看课本”变成了“让学生看屏幕”,无法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一定条件的,并不是说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还需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使用,如何使用,适不适合用,而不是处处滥用。既然多媒体是为课堂服务的,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使用效果上。使用课件时,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应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卫星绕地球,哪怕用大小圆来表示地球和卫星,只要能转起来就比黑板上画更形象,因此,恰当运用多媒体,找准最佳作用点有的放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过分依赖现成的课件,备课件即备课
现在的网络资源用“应有尽有”来形容非常恰当,当然各门学科的课件也包含在内。现在的很多老师为了美观,图个省事,或者觉得自己做的课件拿不出手,或者缺少制作课件的素材,而使用网上现成的课件,这种现成的课件很难将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现出来。因此,我认为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只有教师本人对教材最熟悉、对学生最了解、对教法最清楚,最明确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最能切中要害。课件应体现简约化,内容宜精不宜多,只需写明标题、勾画知识要点、配备必要的图片和动画、概括基本结论即可。而且要善于通过字体字号的变化、动态圈定勾划关键句段来突出重点,并通过讲课的魅力引领学生进入状态,这样的课才是我们最想要的。
在一些比赛中,教师为了演示课件,不是根据教材和学生所学需要备课,而是根据课件备课,完全忽略了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备课。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可以说,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要过好教材关和学生关,而课件在教学中只起辅助作用,不可能代替备课。
4、多媒体就是教学讲解演示的工具
多媒体是教学讲解演示的工具,它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一种媒体,而不是“全能选手”。有的教师不管是课题、例题、字、词、句等,一切都由电脑来完成。一堂课下来,黑板上甚至不留下一点痕迹。“今天的课堂还需要黑板吗”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呢?上课时老师只是坐在电脑前,一味地操作键盘和鼠标,充当一般配音员的角色,缺乏与学生的互动,淡化了课堂的气氛。实际的教学教程是一个师生配合,多因素、各方面相互协调的过程。我们最好坚持站立式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情感的融合。通过手势、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去弥补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根据学生的情绪、表情和现场的气氛来调整讲课的内容,控制授课的节奏与速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去掌控全局,做到有的放矢。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应考虑展示多媒体的最佳时机,并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合理使用电脑多媒体,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容易观察到的事物用媒体充分显示出来,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为突破难点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使静态知识动态化,媒体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传统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的合理性与优势,我们应努力寻找这两种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地给传统教学改革带来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