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作文开放式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f2u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开放式作文教育”开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全方位开放的一个作文教育的全过程。这个开放是一个全面的开放,全方位的开放。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开放的范围就多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式 作文
  
  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是一届不如一届。每年的升学考阅卷专家和老师也用大量的数据为证,指出学生作文水平下降的现实。我想应该进行“开放式作文教育”开放式作文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的全方位开放的一个作文教育的全过程。这个开放是一个全面的开放,全方位的开放。生活的空间有多大,开放的范围就多大。力求通过开放,搞活作文教学这一潭死水。
  首先,我想作文教学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应限制太多,不应该太多使用命题作文,让学生自己选择写什么?怎么写。作文选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志趣以及知识实际,打开写作主体的封闭式的“思维黑箱”,注重写作主体的个性特点的开发和培养,使写作和张扬个性、表现自己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自己愿意写才能充分的发掘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知道写作的乐趣,不是为老师写,也不是为写作文而写作文。
  其次,是向社会生活开放。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关注、调查、分析、思考各种复杂现象和各种社会热点中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增智广识,提高洞察力、判断力和思维力。其实,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和分析一下当代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向往走向社会,希望老师的作文命题能出现一些与社会接轨的敏感问题。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作文教学,也对学生进行了国情教育。学生也对社会热点有了了解,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了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个性”,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个性”,是写作的动力。“解放个性、发展个性”,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文教学环境则是发展个性的基本条件和决定因素。而课堂作文教学环境,又是整个作文教学环境的中心。因此,在课堂作文教学中,遵循自主性、活动性、创造性的教育原则,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发展学生个性,推动综合素质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需要空间,个性发展需要广阔的空间。这是由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决定的。如果我们真的承认个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尊重学生个性,愿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就要在课堂作文教学设计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这种设计主要体现在命题上。好的作文命题,必须做到有社会性、包容性、开放性。
  1、命题的社会性,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丰富性,是社会生活多样性、丰富性的反映。如果我们的作文命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自然会调动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征的积极性,写出富有个性特征的文章来。如果我们的作文命题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就会引导学生闭门造车,写出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八股式文章来。学生个性的展示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影响。抓住作文命题的社会性,就抓住了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根本。
  好的作文命题,要能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感受时代气息和时代脉搏,写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和最强有力的发展。举一个作文命题为例。题目:一个10岁女孩,在公用电话没打通的情况下被强行收取三角钱的通话费,为此她到消协投诉,获一元钱的赔偿费。有人说:“一元钱,还不够跑腿费呢!”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像她那样做吗?请说出你可能的做法和理由。这个作文题一出,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表示会,但也有不少同学表示:现在这样的事见多不怪,不能太较真。在争论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显现出来,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大家畅所欲言,不求一致,只求“立诚”(叶圣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发挥导向作用,不但引导大家写出各具个性特征的文章,而且有力促进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2、命题的包容性,主要是就题材而言的。好的作文命题,可以使写作者广泛选材。选材的广泛性,是写作者充分展示个性的必要条件。学生的生活背景各有不同,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各有不同,只有写其所知,抒其所感,发于内而形于外,学生才有可能表现个性,所表现的个性才会丰富多样。同时,具有很强包容性的作文命题,又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能动作用。以一次作文命题为例,题目:“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作文。结果,学生作文题材丰富,缩万里于咫尺,摄百态于笔端:信息科学、心曲变化、素质教育、观念更新、祖国发展、社会新风、重塑自我、世界动态、展望前景……包罗万象,海阔天空。从学生丰富而鲜活的题材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心灵的解放和个性的自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也在自我表现中相应得到自我完善。
  3、命题的开放性,是就其“写作要求”而言的。必要的“写作要求”,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但“写作要求”条条过多,就可能事与愿违,起到束缚心灵、扼杀个性的作用。所以,命题是否开放,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一次作文设计的成败,也关系着作文教学的导向:是发展个性,还是束缚个性。开放性作文命题,要避免指向趋同,文体划一,写法刻板,方式单一。要让学生能够抒写性灵,自由挥发,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表现自我,审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全面开放,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点向外辐射,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写作仓库,实际上是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因此,全面开放,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否则,有不少学生仍然会深入宝山空手回的,写什么的问题还是得不到彻底解决,全方位开放也只会是一种应景。对于觀察来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到“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事事关心”,培养新闻敏感,形成观察的习惯;而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观察外部世界进而推进到观察内部世界,把自己的感官感受外界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咀嚼。积累也应从对外部世界的积累同时推进到对内部世界的积累,身边随时都备一个笔记本,一旦有所感悟,有所震动,就立刻记录下来。这样的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这样的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个性特色,才会富有灵性,否则就难免千人一面,落入俗套。
其他文献
摘要:《车工》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机加工专业课,它主要研究在车床上利用工件和刀具的相对切削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尺寸和形状,把它加工成所需要的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在专业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教学的引导作用,要在讲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收到事半功倍
【摘要】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聋生要回归主流社会,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但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因此,有必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方法,学习和掌握一些人际交往上的技巧。  【关键词】培养 聋生 人际交往 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读”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追捧。然而我们在具体教学中往往只是走过场,没有发挥读的作用,读缺失了自己个性的,独特的东西。“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老师应把阅读的主
【摘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新课改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自身具有的直观性、立体化等优势逐渐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现就
本课用老师的姓氏导入:  老师姓董,族人们爱把它写成另外一个错别字:草字头下一个冬天的“冬”,凑巧的是老师就出生在冬天,更巧的是今天这堂课的内容也与冬天有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这种开头形式,拉近老师与学生、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落实字、音、形教学,是一个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以“开火车”形式进行生字认读,辨别生字的偏旁结构,以巩固掌握。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课文,老师做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出现的《可贵的沉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老师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祝贺生日;而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只有几个孩子,没有一个孩子为爸爸妈妈祝贺过生日。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之下,孩子们懂得怎样去爱父母、回报父母和关心别人。  依据这篇文章所独有的特点,经过对课文的仔细研读,我认为该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来备好这篇课文
【摘要】多媒体在基础教育中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小学数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必须把握四个原则:趣味性、形象性、丰富性、拓展性。只有做得“当用则用,按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将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多媒体;合理;原则    目前,我国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人也在“高分低能”的事实面前认识到提高孩子全方面素
【摘要】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为小学生的习作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使孩子们从小进行再造型想象练笔,为中高年级的想象奠定基础,也为发展创新的思维打下基础。寻求最佳再造型想象练笔的训练方式,形成最优化的再造型想象练笔训练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是我们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再造型 想象 练笔  人类社会已跨入了21世纪,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总目标中明确规定:“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语文教材中那些充满人性之美的华章,内涵深远的诗词歌赋、高雅优美的散文小品、深刻感人的文学名著,就是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载体。如何
我长期在乡村任教,亲身感受着农村的封闭、落后。我的同事们也是如此。在上课时为了激励学生发奋读书,我经常会用一些“必须跳出农门”、“如不好好读书,就得回家种田”、“不用功,以后就该整天去搓泥巴、抓牛尾巴”……之类的语言告诫、激励学生,这就是所谓的“厌农教育”了。  这样的话不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我们的心情也很矛盾。长期的“厌农教育”肯定会使这些出身在农村,也同样深切感受到农村封闭、落后的学生们更加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