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写话的乐园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ggy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看图写话是学生今后写作的基础,只要让学生对看图写话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写。为此,教师要循序渐进提高要求,教会方法,恰当评价,积极鼓励,让学生放飞想象、体验成功、享受乐趣,以此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写话乐园。
  【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激发兴趣;乐园
  看图写话是学生今后写作的基础,由于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欠缺,认识水平低,识字量少,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不强,对于看图写话,相当头疼:有的不想动笔,有的乱写一通。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引领学生走进写话的乐园,就得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只要学生对看图写话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想去写,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一、循序渐进,引发兴趣
  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说话是过渡,写话是目的。鉴于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多,有必要让学生先说后写。若有学生确实写不出话来,就让他说出图意即可。遵循“看图——说话——写话”的线索,从看图说话过渡到看图写话的反复训练。让学生看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精彩。
  当学生开始练习写话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放宽尺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正确、细致地观察,理解图意,流畅写话。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时,先要求他们用一句话写出“谁干什么”就行;再过渡到用几句话写清“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最后才把重点放在“这个人是怎样做这件事的?”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开始训练时,可提示学生用“开始——接着——最后”的模式融入事情的起因、经过、经过来写一段话。这样,一步一个台阶,在学生不知不觉中把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拆插入整个写话过程中,也使学生逐步对看图写话产生了兴趣。
  二、体验成功,培养兴趣
  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欠缺,认识水平低,观察事物时缺乏目的性、条理性。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指导他们看图,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爱看图写话。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看图呢?
  首先,整体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依照一定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近及远等)来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整幅图的大概意思,尤其注意引导学生留意图中的人物或事物,明白画面的主体内容;
  其次,具体观察,教师要提醒学生依据画面的景物,明确画中的环境。懂得这件事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做出来的。
  最后,综合分析,教师要启发学生明确画面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经过充分的分析综合,把整幅图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生动的故事。
  例如,语文S版第二册第七单元《请不要这样做》先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从整体上看(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再到部分观察:小朋友和阿姨是怎么做的,表情有什么不同?这样使学生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
  三、放飞想象,享受乐趣
  要想学生能把一个枯燥无味的画面写得有声有色。教师还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想象这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如何发展的?结果怎么样?然后,指导学生思考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样就会让静止的画面变得活色生香,把一幅幅静止的图画看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象。最后指导学生学会按照一定顺序表达思想情感和图意,并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让学生的看图写话在放飞想象、自由思索中享受乐趣。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不断增加,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编写小故事或者写写自己的心里话。如看到星星月亮、小免、同学、爸爸妈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说话写话。如学了《鸭子和白兔请客》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续编故事《鸭子和白兔再请客》。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在写话的乐园中遨游。
  又如语文S版第四册中的《帮助小白兔过河》,这两幅图表现了小花猫的聪明和热心肠。我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小白兔怎么哭了?小花猫见到小白兔会想什么,说什么?假如你是小花猫,怎样帮助小白兔过河?小白兔过河后会说什么呢?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插上想象的翅膀,情不自禁地把自己融入其中,乐在其中。
  四、恰当评价,强化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成就感很容易形成,老师赞许的眼神,肯定的话语……都会让学生的心里充满成就感,带给他们无比的快乐。一次次的看图写话训练,总会出现一些写得好的作品,教师要注意恰当地评价,提供平台及时表扬。让学生把自己的好作品在班上朗读,或者将他们的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里展示。这样,既可让学生在无比骄傲、满心欢喜中越写越想寫,又能使其他同学在羡慕和嫉妒中跃跃欲试……
  对于那些写得不好的学生,我们要以发展的观点去对待,适当鼓励。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原因,适当点拨,对症下药,逐步提高他们写话水平;至于那些一句话都写不出的学生,我们也不要灰心丧气,可以回归原点,从看图、说话开始练习起来:学会看图——弄懂图意——说出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表达完整写出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教師要用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评价,充分挖掘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只要用上了一个优美的词语,写上了一句有创意的句子,就要及时肯定和鼓励:“你的词语真丰富,老师很喜欢!”“这个句子写得真生动,你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相信你下次会写得更生动!”……我把情感倾注在学生的作品中,在给予学生一次又一次热情的评价中,保持和强化着他们对看图写话的兴趣。
  总而言之,看图写话是学生今后写作的基础。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看图写话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写话的乐园,在看图写话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教学中不少学生反映,生物学科基本概念多、生理过程繁琐、知识抽象庞杂,学习起来感觉很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将高中生物中的一些知识点编成记忆口诀,简明扼要、朗朗上口,又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学生学习记忆,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帮助记忆,提高学习兴趣  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中,涉及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九种(C、H、O、N、P
【摘要】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同时,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建设,理应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试以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杨帮南老师的《世界是永恒
【摘要】后进生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缺乏自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重点是教师对后进生的关爱,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为后进生搭建发挥与张扬自我的舞台。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自信;措施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在每一个班级内,后进生的存在是普遍现象。后进生,是指那些在班级里品行方面,或是在学习方面相对
[摘要]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导学隶构筑支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支点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标杆,以亮点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习有路、有劲,进而突破重难点。  [关键词]导学案;支点;亮点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很多,我认为课堂上可以利用导学案构筑支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支点为引导学生学习的标杆,以亮点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学习有路、有劲,进而突破重难点,保证课堂
【摘要】基于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实践,本文提出批判性思维与核心思维的关联和工具性的实施手段。通过论述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和定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途径和教师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以期对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达成一定的操作性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教师要求  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国家要求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正在研制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学科厘定了四项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
【摘要】学生社团活动作为传统学科教育的补充与发展,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被日益展现和发掘。作为推进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学生社团逐渐在各级基础教育单位中形成并茁壮成长。一所学校只有课堂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本文以南武实验小学为例,从概念界定与背景、社团活动的开设与管理、社团活动的评价与展示、社团活动的问题及对策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与
【摘要】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是:见识较小,胆小怕事,不善于表达,学习不够主动,不敢主动回答问题,怕错的心理比较严重。往往就是因为这样而造成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益比较低下。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思考、敢于回答老师的问题,让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平面几何线段比例式证明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如果不能以正确的途径思考问题,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或造成论证的盲目性和思维的混乱。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以正确的途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教好平面幾何线段比例式证明的关键。  比例式的证明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能直接应用证明比例线段的定理。如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性质定理,通过证明
2017年7月1日,在建党96周年的特殊日子里,一个新兴的特色比赛在风光秀丽的广州市从化区举行,这就是由广东教育学会主办的广东省第一届中小幼陶艺大赛。在这次比赛中,我园的孩子表现得非常出色,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的作品,得到了组委会的赞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共获得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同时我园获得优秀组积奖。优异的成绩是对我开展陶艺活动最好的认可,我特别认同和重视在幼儿园开设陶艺活动,经
【摘要】中华五千年历史孕育出的传统文化是整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依然十分闪耀,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更是十分的必要与重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增强传统文化积累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笔者将对基础教育中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积累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与积累提出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