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召开建校91周年表彰大会暨青年获奖者音乐会

来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11月27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1周年表彰大会暨青年获奖者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召开。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全院教职工、老同志代表、学生代表出席会议,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发表讲话。
其他文献
道咸同时代是中国历史发生最重大变革的时代。西方世界在经历了中世纪的蒙昧之后,快速发展并且极欲改变世界格局,而古老中国还期冀因循守旧。中西文化冲突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的争端中,文学思想渐进式的改变。清初以来的华夷之辨至此已不复为中华民族体内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争,而成为中华民族与西方列强的区分,国变时期的文学担当与士人所具有的使命意识与民族身分无关,蒙汉文人共同成就时代变局中的中华民族文学书写。儒学一元的格局渐被打破,走向意识形态的经学批评驱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肇端,多民族融通、思想多元的文化格
《达吉和她的父亲》之所以会引发论争,是“人性论”这个老问题在特殊的1962年的延续。高缨对小说原作进行了改编,把两个父亲“抢女儿”改成了“让女儿”,并用“民族团结”等政治元素进行包装,但是电影版仍然保留了故事的核心冲突。这次关于“人性论”的诉求得到了周恩来、周扬的不同程度的理论支持。对“人性论”的坚持和重申,是这次讨论中值得注意的一点,这表明“十七年”间,艺术的品位只不过被环境压抑,而一旦找到释放机会,就会喷涌而出。
清末广西壮族文士曾鸿燊的论词诗《题词绝句十八首》集中体现了其兼容并蓄的词学观。这种词学观的形成主要有三点原因,即他对清代各大词派理论的接受、他个人的诗学思想和晚清兼容并蓄的词学思潮。从词学史角度而言,曾氏的论词诗不仅填补了少数民族词学相关文献的空白,从一个侧面说明清代晚期少数民族文论发展的水平,以及此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文学的关系;同时曾氏的论词诗也丰富了中国词学的相关文献,并为清代广西词学的发展、经典词派的接受与传播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材料。
巴·布林贝赫(1928—2009)是蒙古族著名诗人、学者,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为人民放歌、为祖国歌唱、为党抒怀,创作出《圆圆的山峰》《生命礼花》《银色世界的主人》等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和《蒙古诗歌美学论纲》《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等享誉海内外的诗学著作,引领了一代蒙古族文学的发展繁荣。
2018年是蒙古族当代诗歌奠基人之一、史诗学与诗学奠基人之一巴·布林贝赫诞辰90周年。为纪念巴·布林贝赫诞辰90周年,国内召开几次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其中,11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巴·布林贝赫史诗学与诗学思想国际研讨会”作为“首届丝绸之路传统文化国际学术年会”一个专题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央民族大学参与主办。
当代撒拉族诗歌群体不仅在无根的隐忧中坚持民族认同的诗意书写,也在兼顾两世的文化情怀中凸显着一种担当精神,更在建构精神家园的同时探求着民族文化的未来之路,从而为当代诗歌和民族文学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坚实努力。
元代右榜蒙古、色目进士群体是元代诗坛上承元诗四大家之“最”,下启杨维桢“铁雅”诗派之“极”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诗歌在元代中后期诗坛变革中有接续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从诗论来说,他们的诗歌显现出明显的复古意识,延续了延祜诗坛到元末“铁雅”诗派一贯的主张;从理论演绎来说,其诗歌既受到了延祜时期“性情之正”的影响,又开始强调抒写个人性情;从风格来说,这一群体诗歌呈现的多元风格是雅正诗风向奇崛怪诞诗风的过渡。
庋藏于上海图书馆的《蕙荪堂集》是昭楗晚年手订诗集的残本,曾经晚清名家费念慈、盛昱及近人叶景葵庋藏,卷首、卷尾所载题记均系伪作。除了借以补苴昭楗生平事迹、寻绎其心境的变化轨辙,该书在探讨昭楗的诗歌创作、揭示《啸亭杂录》的著述义例并进而诠释昭裢学术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2017年6月16日至18日,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草原文学研讨会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辽金文学学会、《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及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来自国内的三十余所科研院校的五十余位学者参加会议,共提交论文五十余篇。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年版)中的"修辞与音乐"条目对音乐修辞理论的本源,与音乐分析、音乐史、音乐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修辞理论自身的发展脉络、义理考据、代表学者及观点等问题作了详实阐述。从这一条目中,可以看到西方音乐修辞史的历史变迁是何等巨大,又何等丰富。该译文为我们研究当代音乐修辞理论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