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学观相关论文
晚清王鹏运、朱祖谋、郑文焯及况周颐四人,作为晚清一个相互交流、联系紧密的词人群体,是晚清词坛不可替代般的存在,具有举足轻重......
樊增祥(1846—1931)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文人。他不仅是清末中晚唐诗派的代表人物,在词学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广泛蒐集樊增祥词......
词在产生之初就被赋予抒情功能的限制,加之其体制的特殊性,在有限篇幅内承载的内容亦有限,对其叙事性的体察显得不足.到了陆游生活......
苏轼的词学思想一般认为是“以诗为词”,有研究者认为苏轼已有了“自觉”的词学观念,正是这种“自觉”使得苏轼在词的内容方面做出......
清末民初之际的同光体诗派在词体观念上一方面主张词体要上通骚雅,蕴有寄托,要能反映风人之旨,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另一方面保持词......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修目录著作,由四库馆臣历经16年编撰而成。《四库全书总目》基本上收录了清乾隆以前的重......
作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李之仪在北宋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他的诗、词、文俱佳,且针对词体提出了词“自有一种风格”的独到见解......
摘 要:“以诗为词”是宋代人对于苏轼词的总体评价。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苏轼及苏词研究进入新阶段。许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
内容摘要:《花间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人词集,而欧阳炯为其所作的《花间集序》则可以说是第一篇论词专著。欧阳炯在这篇序中大......
张惠言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古文学家、词学家,对清代的经学和文学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从张惠言的经学观入手,以《词选......
《散花庵词》是黄昇的代表词作.与《花庵词选》相比,人们对《散花庵词》的关注相对较少.论文从黄异《散花庵词》中的三类代表词作......
卢前师承词曲大师吴梅,致力于戏曲史研究与诗词曲创作,著述颇丰,有《明清戏曲史》、《中国戏曲概论》等。尤其在词学观念上,他秉承传统......
《花间集》是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汉族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本书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
吴藻是清嘉道年间才媛中的佼佼者,通过分析梳理其关于词的创作论、境界论、风格论以及鉴尊论.探求以她为代表的大部分江南才媛的词学......
在北宋新旧党争背景下苏门词人词学观发生了新变,主要体现在另树词风的自觉意识,诗词同源的词体观念,托兴自遣的词学功能观。新旧党争......
《今词初集》是清初著名词人顾贞观与纳兰性德共同编选的清初当代词选,反映了二人“铲削浮艳,舒写性灵”的词学观与选词标准。以《......
清代著名词评论家谢章铤认为“明末风雅首推陈大樽子龙”,这位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学家身体力行着其政治理想与文学理想,使得其短暂的人......
明代前期,由于文化政策的影响,明人的词学观念呈现出与中后期不同的面貌。一方面,它上承宋元词论传统,强调词体的比兴寄托与教化意义,赋......
曾文与拙文争论的焦点主要是词学观的对立。历代文献证明《竹枝歌》《归来引》等40首"东坡诗中词"是客观存在的。笔者钦佩和感谢《乐......
龚鼎孳是明末清初的重要词人。为了缓和艳词创作与传统伦理间的矛盾,他论词强调"雅靓"与"兴寄",而他的多数艳词写得艳而不靡,甚而寄寓......
苏轼词是宋代词史乃至于中国古代词史中的集大成者与开创者.由于苏轼自己对词有独特的认识且将之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故从宋代开始就......
莫友芝的词集有钞本和印本两个系统;其词作近三分之一可以做编年整理;其词学观不主一隅,强调综合学习;其创作既受周邦彦、姜夔影响,又兼......
【正】 在中国新文学运动热潮掀起之时,大量的西方文学被介绍进来,提出了打倒旧文学的革命口号,中国文学的传统断裂了。然而有识的......
李渔生活在明末清初,学识渊博,颇有才华和个性。在《闲情偶寄》、《窥词管见》等文本中,他论述了文艺的“雅”与“俗”的关系,在“尚俗......
秦观对东坡词是有所接受的。具体表现为对东坡词“雅化”品质的认同;词作功能、词学观方面,与东坡暗合;对东坡豪放词、构思技巧方面有......
“崇真重实”是陈维崧词作的一个突出特色,但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崇真重实”是迦陵词感人至深的一个重......
在文章之士究心诗文名理之学而鄙薄填词的元代,江西馆阁文人承继乡邦先贤的文学批评逻辑,以诗释词,既从表现内容、审美面貌、文学......
刘履芬是晚清吴中词派的一员,著有《古红梅阁遗集》八卷,对吴中词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的《红楼梦》评点也是红学研究......
通过词体观、新变观与南北宋之宗三方面的比较,可以发现曹溶、顾贞观与朱彝尊的词论,在强调词体的抒情特性方面三人观点较为一致。三......
《花间集叙》作为最早的论词专文,所呈现出的词学观念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词是合乐而歌的、词的美质是偏于女性化的、词的功用在娱乐......
清朝嘉道年间,常州词派兴起,龚自珍与其中多数成员关系密切。其词创作风格及词学思想的成熟,始终伴随着与常州词人的交往,受其影响也是......
【正】 陈廷焯(1853-1892),原名世焜,字耀先,一字亦峰,镇江丹徒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一生以读书、著述、授徒为务,年仅四十......
胡先骕是造诣深厚的古典诗人,论词主中庸,客观公允,大旨承南宋词骚雅衣钵,重比兴寄托,言内意外,含蓄典雅,自成一家,其词学观主要是崇悲、尚......
考索袁枚的词学活动及灌注其中的词学观念,可以为从一个侧面揭示乾隆词坛的词学面貌提供帮助.袁枚的词学活动及与之相关联的词学观......
谭莹论岭南词人绝句和潘飞声《论岭南词绝句》是清代众多论词绝句中专论岭南词人的,他们以论词绝句的形式构建岭南词史。通过比较两......
顾贞观是清代重要的词人,他的生平行藏、创作情况、词学思想和他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存在着一些矛盾之处,本文粗略例举并试析其原因。......
贺裳是清初著名的词人及词学评论家,他对纠正清初词坛浅俗词风功不可没。其《皱水轩词筌》详细阐述了贺裳“澹语入情、情景结合”的......
在浙西词派的发展中,郭麐是其词风嬗变之际的关键人物,他不但总结了浙派词学理论,而且有所突破,表现出不拘守一派窠臼的大家风范。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