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课堂教学,关注学困生群体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连市一所中学-----鉴开中学高中部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学困生群体对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理解;出现的问题和造成这些问题的教师层面的原因;反思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课堂质量,改进和提高教育实践,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促进学困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英语教学方法反思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困生这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始终困扰着众多英语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农村高中受一些客观条件,如教学硬件条件,教学英语氛围等诸多因素影响。学困生能否转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是对高中英语教师而言是一重大挑战。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思,改善课堂教学,使教学效果最大化。
  我校位于大连甘井子区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笔者所教的高一年级总共两个教学班,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如何使他们能自然地、顺利地由初中以句型教学为主过渡到高中以侧重阅读理解为主的学习上来,是英语教师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作为英语教师,笔者首先对所教的学生进行了认真的个案调查和整体问卷调查。
  一、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 调查目的
  本研究主要调查大连鉴开中学高中部学生对高中英语课程的适应情况,以发现学生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反思教师课堂教学,为改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困生成绩提供启示。
  (二) 调查方法和对象
  本研究通过对高一学生83人,高二学生97人问卷调查及访谈,围绕问卷中的开放性问题展开调查,包括:
  (1) 教材:教材是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载体,代表了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
  (2) 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也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
  (3) 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使学生从被动式学习改变为参与式学习。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是否接受了新课程理念。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关于教材
  外研版教材遵循《英语》(新标准)“题材—功能—结构—任务”编写原则,每个模块以一个话题为中心,通过语言功能和结构将语言素材融为一体。外研版教材有许多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开发性练习和任务,这就给习惯被动学习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带来一定困难。通过问卷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教材难度大,学习较吃力。不少学生认为除学习教材外还必须补充语法练习,认为英语学习成绩的高低与自己所做的习题量成正比。有3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技能得到提高。此外,调查还反映出有的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教材 应试练习 所谓任务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新教材功能的理解。
  (2) 关于教学方法
  为了了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问卷调查设置了“教师讲解时间的比例”项目。虽然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任务型教学、探究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等形式,但调查结果显示,较受学生欢迎的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笔者所教高一年级有40.2%的学生希望老师上课时讲解的时间在50%以上。
  你希望老师课堂上的讲授时间
  讲授时间比例10 0@P%及以上高一4.5%6.4.70.3@.2%高二2.6%6.2.12.8C.3%虽然大部分学困生喜欢老师多讲解,但他们的目的是不同的。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老师讲解对学习有帮助,老师不讲就不明白;②老师讲得越多越好,不用预习;③听老师讲解,自己懒得想;④太难了,自己不懂如何发现和总结规律,还不如等老师讲;⑤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会介绍某些知识点在高考中的考法,这对应试有帮助,其他活动都是浪费时间。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仍然习惯于教师的讲解以及被动、机械地记忆和模仿语言,不习惯自主总结语言学习的规律。
  (3) 关于任务型教学模式
  接受调查的学生基本能接受任务型教学模式,其中50%的学生表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积极地查找资料和参与讨论,有70%的学生认为任务型活动更能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与传统的作业形式相比,有利于促进自己各项语言技能的提高。但是,学生很少去思考老師设计任务的目的,并未意识到应去做怎样的改变,任务完成后应对语言知识做怎样的总结归纳,没有形成相应的语言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只知道上课时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却不知道自己在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大多数学困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自己用英语进行表达的信心不足,总是希望从课本中找到例句,或能够参照老师给出的例句,然后再组织词汇和句型。
  二、 反思与讨论
  (一)问题及原因
  通过以上几方面调查与分析发现,大部分学困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但以下问题仍大规模存在:
  1. 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只在阅读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没有提高。
  2. 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大部分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课堂讲解。
  3. 部分学生希望教师课外大量补充语法练习。
  4. 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能正确使用学习策略。
  通过与学生访谈,笔者发现,从教师的层面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生依赖教师,教师过度依赖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过度依赖教材,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很多教师认为,对于学困生较多的客观现实,抓紧时间把教材的内容讲完,遇到难度过高或过低的活动也没有做相应的调整。受此影响,学生的学习往往严重依赖教材。   2. 缺乏适当的引导和总结
  不少教师在布置任务时缺乏适当的引导,在让学生完成任务之前没有讲清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语言,以及活动后应如何探究和总结语言规律。在学生学完某些语法项目后,教师也没有适时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失去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
  3. 任务设计不恰当
  许多教师设计的任务与教学目的没有内在联系,难以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活用和消化课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学生虽然经历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但没有真正学到应学的知识,语言运用技能也没有提高。此外,任务难度忽高忽低以及任务形式比较单一都会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兴趣。
  4. 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有的教师害怕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不好会直接影响成绩,因此授课时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讲解课文的方式,不太愿意采取新的教学模式。
  (二)策略整合
  基于这次英语学困生情况个案调查和整体问卷调查,英语教师该如何反思课堂教学,使学困生群体不掉队,进而渐渐掌握学习方法,行之有效地提高英语成绩呢?
  (1) 增强信心,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农村中学学困生的各方面条件相对艰难,因此需要倍加关注。作为英语教师,哪怕他们学习动力不足或学习基础较差,我们不能一味地求全责备,应对学困生增强信心,,解脱他们的心理负担。面对这些学生,不能摇头叹气,也不能弃之不管。学生最尊重有教学激情的教师,只有教师兴致勃勃,学生才能有学习兴趣。
  (2) 指点学法,当好学困生的导游和裁判
  根据成功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大量存在和难以转化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很勤奋,但是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掌握良好高效的学习方法。知识巩固和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不完全在于教师讲解,但教师的搀扶指引是不可缺少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指导不同的学法,像导游一样熟悉路线,明了路上的沟沟坎坎,让学生少走弯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备课,积极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学困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很强,因此教师要像裁判那样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学生认知上的偏差要及时发现纠正,同时又要客观公正,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保持他们的热情。尤其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教师要特别保护他们,多鼓励,多关心。
  (3) 根据学情,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英语课本五花八门,纷繁复杂,但教师应该看到教材是发展和开放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个行就是增、减、改变、重组教学内容。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材,使教材服务于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材。每个人都有长处短处,如果在教学中不考虑这些差异,采用千篇一律“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势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課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又要承认个体差异,使全体都跟得上,不掉队,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4) 合理组织,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全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削弱了教师对全班的支配作用;增加学生参与量;促进合作学习。分组时要将优秀生和学困生合理搭配,整合组内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对合作学习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尤其是要注意让每个学困生都有语言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合作学习收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红 高中英语评价标准. 普通高中各学科评价标准.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419-425,2008
  [2]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王初明. 应用心理语言学—外语学习心理研究.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就2019年高考生物大纲从落实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进行浅析,并对2019届的高三生物复习提出自己一点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 2019年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复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95-01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学科大纲相较于2018年有一些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Ⅰ.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增
“作文难”可以说是一个世纪难题,是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遇到的共同难题。中学生如此,小学生如此,大学生、甚至教师也如此。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没有负担,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关键是老师的引导,如何让学生不怕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针对学生作文中无内容可写,作文内容空洞,假话、套话较多的现象,必须解决学生作文内容的问题,加强阅读是一个最基础、最
摘 要 伴随特色办学理念的提出,众多农村普通高中都想走艺术特色办学之路,将人才培养的方向落在艺术生身上。其中,艺术生德育素养的提高应作为重中之重。文章就围绕通过人文素养的提高来培育艺术生德育素养、依托核心素养的培育来完善艺术生德育素养、立足德育形式的多样化来提高艺术生德育素养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确立其提高艺术生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进而确保艺术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艺术生;德育素养;紧迫性;有效路
摘 要 有效的结尾能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中,能及时地反馈教与学的效果,能让学生尝到掌握知识的愉悦感,还可以通过引导、设置悬念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展开,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升华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那么怎样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呢?  关键词 结束技能;结尾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9-0236-01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很重视结尾
自2011年9月起我校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新课程改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将每八人分成一个小组,所以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我采用分小组管理模式,将班级小组文化建设放在班级管理的首要位置。  一、科学组建小组  我们班共56名学生,共分成7个小组。开学初期,利用班会时间让每位同学上台做自我介绍,从中寻找小组长人选。然后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男女比例等因素进行分组,小组划分的标准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摘 要 数学文化体现了数学家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发展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如果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直面的问题。笔者依托“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与实施,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部分教学过程设计呈现如下。  关键词 数学文化;问题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7-020
摘 要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平时不善于关注生活,不注重对生活进行深入认识和思考,导致作文中内容空洞,所用材料陈腐单调。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强化素材的积累,做到厚积而薄发。  关键词 语文;作文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9-0235-01  经常有学生抱怨,说自己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有什么可写的,脑袋里空
【摘要】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没有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认识是不可能有效进行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文通过对课改实践的思考,探讨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互动式的学习情境中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以打造轻负优质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特性策略原则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指出
摘 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让教师具有“善思”的品质,更好地做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本文就此进行了回答。  关键词导引;目标;教具  中图分类号:R247.4,A,N945.11,G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191-01  教师的成长要具有“善思”的品质。多思考教学中的点滴,多做教学实践探究,那么定能更好地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让教师做好学生语文课堂学习
摘 要 手机进校园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作为高科技的存在,手机具有通讯、联络感情、创造财富等功能,广受欢迎。而对于控制力不强、学业负担颇重的高中生来说,我们不得不重视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每所高中学校以及学生父母所头疼的问题,禁止手机的使用是不可取的,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关键词 高中生;手机;合理使用  中图分类号:A,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