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入二者关系之探讨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着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入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展开讨论。他们虽然在功能和新旧知识衔接两方面存在区别,但是他们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课题带入技术理论范畴包含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又为课堂导入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这样的关系使得在实际教学中以先行组织者策略指导下的课堂导入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先行组织者;课堂导入;区别;联系
  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入都属于教学环节中最开始的部分,然而对于他们二者,经常会让我们难以辨别,到底何种是先行组织者的运用,何种是课堂导入的形式,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或是有着一定的区别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来开展论述。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认知派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应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正式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内容。
  课堂导入在我国直到1997年才真正开始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所谓课堂导入是指在课堂教学伊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称,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课前的心理准备并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教学行为方式。
  一、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入的区别
  首先,在功能方面。从奥苏贝尔的定义可知,先行组织者的一大功能就是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和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调动认知结构中与新学习材料有关知识,将其作为“生长点”去同化和吸收新的知识,进而有意义地获得新的知识。虽然有人认为先行组织者有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拓宽学生认知视野等功能,但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以“桥梁”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稳定、系统的知识体系。它就犹如一个带着固着点的“主干”的树状结构,将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的系统体系,便于学生掌握和迁移。 然而对于课堂导入的功能,众多学者都指向“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在新旧知识衔接方面。在先行组织者概念中,新旧知识间的衔接并不等同于导入中的复习导入,即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的简单操作。这也是人们经常把复习导入与先行组织者这两者概念相混淆的地方。相反,先行组织者通过创造一个概念性机构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描述内战主要战役之前,先讨论内战起源;在介绍有关直角概念之前画出直角、等边和等腰三角形的例子;在引入明喻和暗喻概念之前,先描述修辞格的含义。所有的这些“内战起源”、“各种角的形状”和“修辞格”都是一种在讲述新知识前创造的一种高于新知识的高水平、包摄性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新内容的学习。而不是单纯的在新知识学习之前对以前或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虽然先行组织者和课堂导入两者存在差异,但双方还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即课堂导入技术理论范畴包含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又为课堂导入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二、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入的联系
  一方面,课堂导入技术理论包含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按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熟悉程度,将先行组织者分为两类: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完全陌生,则需要设计一个概括水平、包容水平高于新学习材料的组织者,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它的使用。例如,在学习《伤仲永》、《孙权劝学》两篇文言文之前呈现“组织者”蜀鄙二僧的故事,即利用这一“组织者”为学生学习两篇课文提供“为之则易,不为则难”这一陈述性“固定点”,进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将要学习的文章。在这个例子当中,陈述性组织者是以故事导入的形式存在,但较之于单纯的故事导入其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认知结构。而故事导入属于课堂导入技术之中,又鉴于课堂导入技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陈述性组织者是包含在课堂导入技术理论中的。
  当学生面临对新的学习任务并不完全陌生,其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能与新知识联系,但愿有概念不清楚或对新旧知识间关系辨别不清,可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例如在教苏轼的《赤壁赋》时,将具有相似时代背景、思想情感的文章——《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比较导入新课,则可发挥“比较性组织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理,例子中比较性组织者的作用相当于导入中的比较旧知识导入,比较旧知识导入又是属于课堂导入技术的一种,然而课堂导入技术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比较性组织者同样也是包含在课堂导入技术理论之中。
  从以上结论来看,构成先行组织者的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都包含在了课堂导入技术理论之中,那么课堂导入技术理论当然也就包括了先行组织者在内。以上关系可从下图看出:
  另一方面,先行组织者又为课堂导入设计提供理论支撑。课堂导入是教师课堂行为的起始,而先行组织者的运用也主要体现在学习新材料之前,尤其是对以知识和内容为主的教学活动导入指导中其作用尤为突出。先行组织者理论可以指导我们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模式”框架下,合理导入学生已有知识并使之与当前学习任务有机联系起来,进而去同化或吸收新知识,形成系统知识体系,最终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引用旧知识的导入时,可运用先行组织者中陈述性组织或比较性组织的理论来判断类比引入和对比引入的适用情况等。
  因此,可以说先行组织者与课堂导入这二者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正是由于先行组织者在功能上的优势,可以让我们在课堂导入中以先行组织者理论作为依托。那么在以先行组织者策略指导下进行课堂导入有何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四、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课堂导入的意义
  有利于建立认知框架,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认知行为发生预期变化,如果新课导入的作用仅表现在吸引学生兴趣,那么导入变流于形式,不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分解任务难度,确定教学切入点。运用先行组织者所导入的知识是学生在教学开始之前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而且通常是指那些与学习新课题有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
其他文献
当前,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县已经落地生根,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落实贯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适合教育、生本理念、“学、导、用”教学模式等新课改的理论与实践正成为我县教师着力追求的新境界。如何趁热打铁,促进我县教师专业成长更上一个台阶?如何更好地帮助全县校长发挥其管理职能?在教师接受生本理念的今天,我们的校长是不是也应该更新管理观念,在管理上树立“以师为本”的管理模式?思考我县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与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作为在必修课程之外的一个语文扩展模块,在学生学习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中,以高考为主的学习模式,语文选修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小,选修课程在很多地区的学校中并不被重视,从而教学时存在很大的问题。当今是素质教育,学生被要求全面发展,所以对于选修课程面对的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发挥选修课程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问题;对策  在高中语
【摘 要】教师的情感因素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情感品质。在教学中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使学生在最佳的情感环境中更好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接受教育。  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尤其是体育教学,由专业特点决定教师经常要手把手教授学生动作,与学生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具体。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
【摘要】高中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中体育教育总目标。  【关键词】高中体育 教学 素质 德育教育  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增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思想道德
【摘要】现如今,我国职业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美术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主要是在分析职业院校传统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开放性美术教学策略,尽可能地使开放性美术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素质培养完美结合。  【关键词】职业院校 美术教育专业 开放性教育 美术教学  引言:对于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我国职业院校传
【关键词】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 先锋模范         发挥先进模范作用是高校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目的。高校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想信念的形成过程既有和普通学生相同的共性,又存在着自身独有的特性。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甚至全国人民普遍关
【摘 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会云南省久居高原短跑运动员,通过对该队运动员不同训练时期的训练安排、下山时间、下山方式、晨脉监测等的研究,寻找下山时间的规律以总结训练计划安排的一般性原则,收集该队运动员备战期间参赛的相关资料对比赛成绩的影响,总结出经验与规律。结果发现,该队运动员下山参加兼项比赛,采用距400米比赛3-5天、距200米比赛5-8天、距100米5-8天的模式,晨脉监测结果
【摘 要】本文阐述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几类大型分析仪器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预测文物保护工作与现代分析技术结合的前景,为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文物保护 仪器 分析 应用 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物质、技术投入逐年增加。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涌入文物保护领域,现代仪器分析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越
一、指导思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上肢力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重点提高学生的上肢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挑战、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技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上肢力量练习的兴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