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理念探究高三英语复习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123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是基于高中英语科目的复习阶段课时安排,进一步对英语的核心素养理念于教学实践当中的主要融入策略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设计思路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和学习兴趣出发,而设计出了采用名词性从句对学生高中阶段各个重要集体活动的描述活动等,并通过大胆植入创新理念,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给学生们复习必要的语法,改进语言学习方式,使语言学习从机械的文本识记向基于实践体验的语言习得转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教学设计;日常生活运用;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黄颖(1972.10-),女,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特级教师,本科,中学英语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随着《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正式颁布,教育界中关于如何深化课程改革的讨论日益热烈,始终围绕着如何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力争论不休。作为我国中小学生课业当中的重要科目,英语自然也在讨论之列。这种教育方式,与以往长期应用的英语教学方式大相径庭,因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培养学生在该门语言上的知识储备和实用技能,还要持续地对学生在学习英语期间心理情感和价值观上的思想转变和进步加以关注。在现行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即修订稿)2016》之中,涉及到了非常多的内容,对于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中英语教学的具体性质,以及教育学习目的给予了全面且科学的界定。即,提出了“学生对于外语的学习并非仅仅是对于一种语言技能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外语来了解国外的文化,开阔眼界,在储备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这一概念。
  我国的知名教育学家张连仲先生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是针对攻读外语专业的学生列出的必要任务,比如对于英语基本语音和语法进行听说读写、对于词汇的积累等等,这一部分被称为“of English”的素养和能力;第二层是在学习外语课程的过程中掌握的交往素养与能力,比如跨文化来进行的自如的人际交往和国际活动等等,这部分则被称作“with English”;第三层次就是并非由外语课程本身直接影响,但确实是在学习中引发出的一些思维素养与能力,比如创新性和辩证思考等等,这些能力能够促进学生未来在社会当中的良好发展,提高人才的质量,这一类型被称作“beyond English”。
  本文以高三一节语法复习课为基础,并在课堂的授课活动当中,紧紧地扣住英语学科所具有的重要核心素养提升目标,探究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主旨为更好的与广大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分享经验,分享宝贵的教育心得,进而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类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课堂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语言教学当中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对技能的培训不可完全纸上谈兵,必然要通过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的精心安排设计,与对知识的透彻讲解传授来实现。所以相对应的,在一门语言的教学安排中,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对教学内容以及形式做好完善化处理,如何更好的让课堂高效率的授课,都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也好处理好学习内容和教学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形式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目标。
  对于有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而言,也要重视对教和学两种方式的不断更新,做好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活化。并且,教师于教学当中一定要不断的加强对英语教学方面,各种开放性,以及灵活性的重视,即始终跟随时代变化来改进教学方案,高效利用教材使其满足教学需求。英语学科的教师们在工作当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构思并设计教学相关活动,既能够为教学内容注入生气,又能够点燃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进而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好新颖,且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让课堂教学不再死气沉沉,而是变得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同时,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到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创造空间,让学生们自己去开动脑筋,这种课堂延伸活动相对而言,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且灵活性与创造性也更好一些,对于高三复习课也不例外。
  二、教学背景说明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广东省湛江某中学高三(1)班,该班是高三理科班,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比学校同年级其他班级要好些,但相比市里其他生源好的学校,学生整体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本班内部的学生水平也相差非常大。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对于学习的不同需求来进行任务设计,尽量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学习需求的满足,让他们都能有所收获。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阶段,并且求知欲望非常强烈,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快速地接受并熟悉新生事物。经过高中两年的学习,学生们必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如语感、语法,以及英语词汇等。能用一些词汇、句型进行造句,具有良好的语法基础,能够较好地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进行口笔头交流。通過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名词性从句,但不能熟练灵活运用。在情感态度方面,该班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发表见解,乐于合作,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笔者于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对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能力等集中重视,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和教学需要,在制定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重难点时,均以英语核心素养需求的思维和能力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
  1.教学目标。(1)英语语言能力提升方面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从让学生制作class album着手,呈现班级活动照片,让学生熟练掌握名词性从句的相关英语句式,学会谋篇布局,恰当地在文段中使用名词性从句。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讨论以及各种学习活动基础上,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的能力,以及对于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2)文化品格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从句复习和多样的英语语言交互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英语语篇中用从句表达习惯,不断地提升学生跨文化进行语言交流的应用能力发展。班级活动照片的选取体现正能量,并逐步的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与自信心。(3)思维品质目标:本节课通过用名词性从句完成语篇分析,引导学生分类和概括文本信息,从文本中学习做研究的方法,提高研究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和英语写作等活动,逐渐提升学生对英语的深度理解,以及判断,与表达水平等。(4)学习能力目标:通过班级活动照体现的追求精神的学习领悟,进而培育起学生们正确的三观;通过以小组形式进行的合作和成果交流展示,提高学生们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建立起正确的竞争心态;通过同伴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等多样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根据需要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2.教学的重难点 一是用名词性从句描述日常生活和班级活动,掌握名词性从句结构特点;二是用名词性从句描述身边的人或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难点为灵活运用四种名词性从句,并运用到语篇中。
  四、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通过设计制作班级相册、人物描述、活动描述、同伴写作合作、成果展示与评价等活动,围绕“将名词性从句运用到日常生活”这一中心任务引导学生用英语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即重点提升学生的各种英语使用能力,采用多元的活动来对学生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还有思维品质等所有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
  1.歌曲(As long as you love me)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歌词中含有的名词性从句的种类,并填上所缺的连词。(3分钟)。如I don’t care ____ you are,_____ you’re from,____ you did…… 名词性从句是高中英语三大从句之一,其重要性众所周知。可是“只强调重要性”不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们掌握的好方法。根本上讲,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他们本就感觉英语等语言的语法学习特别的乏味枯燥,那么如果能通过一个轻松学习的“歌曲导入”引入该语法,效果会更明显。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节奏中弄清划线部分该填的连词,并思考分别是什么从句,明白今天上课的主题,为下一步做好准备。
  2.小结名词性从句的种类,(1分钟) 让学生复习名词性从句的种类,在脑海中形成知识网络图。
  3.用名词性从句描述班级活动(15分钟)。以制作班级相册为切入点,展示班级活动图片,图片包括英语歌曲比赛、秋游、军训、运动会、跑操、家长会等,进而让学生们采用宾语从句、主语从句,以及表语从句等多种不同的句型对所参加的各类班级活动加以描述,让学生们感受到名词性从句不是在写作时才想到要运用的结构,也可以把他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关注学生生活,提供情境让学生表达。教师设计口头表达任务,鼓励学生运用前面环节所学的词汇、语法结构,用英语口语来描述身边发生的事情并进行评价,教师及时予以评价反馈,并引导学生进行润色修改。比如,一名学生描述他们跑操:“在我看来,为了加强学生们的体质,我强烈同意学生们每天锻炼的观点。”From my personal perspective, to strengthen students’ health, ______students should take exercise every day. 一位學生用I strongly agree that,教师首先赞扬该句用了副词strongly,并采用宾语从句,然后鼓励学生去使用难度稍微更大一些,更复杂些的句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提出用approve of 替换 agree和同位语从句,将该句改为:From my personal perspective, to strengthen students’ health, I strongly approve of the view that students should take exercise every day. 教师们在经过各种讨论,以及文化展示等相关组织活动后,坚持激励原则,且鼓励大家用难度更大些的句式结构来描述,进而提升对语言的运用能力。教师以体验学习理论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情境设计教学,让学生描述班级发生的事情,于实践当中将所学知识加以内化,并学会英语多种表达方式,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下,新课标对于学生知识的考察,都会将其融入到一定的语境当中,以此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4.Pair practice(5分钟)在描述了班级活动,学生复习了各种名词性从句后,让学生进行互动练习:Try to describe one person(yourself/your classmates/your teachers) and remember to use Noun Clauses as many as you can.并引导着大家来正确的使用该句式,如What impresses me is that...I think/believe…I hold the belief tha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reason why…is that …The fact/truth is that …What she/he likes is…. 于典型题目以及事件的设置时,也要关注到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并帮助其理清楚思路,然后让大家对重点的内容用多种句式的方式加以阐述。
  5.在引导学生复习归纳名词性从句描写人物的句型后,进入“猜猜他/她是谁”(Guessing game——Who is he/she)游戏环节(4分钟)。要求学生用名词性从句描述身边的人,让其他同学猜测描述的是谁,进而激发大家学习兴趣,并获得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教师参与游戏,运用人物描写的相关词汇和句型描述:然后让学生猜测所描述的人物是谁。如,She is a modest and kind woman who loves you very much. What impresses you most is that she always stares at you outside the window .We want to tell her that she needs more res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she is a responsible teacher in our heart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It’s you! “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让学生运用的相关名词性句型描写人物,是基于“学以致用”的语言学习原则而设计,体现英语的交际性功能,于本节课内所起到的作用连接前后的,即为后面的写作打下基础。写作能力是一个学习、模仿、运用与提高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帮助学生在书面表达前充分搭建支架。   6.写作(10分钟)。对于写作而言,其属于一种创作的过程。该项任务的完成对于学生词汇量,以及语法,还有思维清晰度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在经过了以上多个层面的铺垫之后,必然会在输出方面获得更好的成就。这堂课写作任务的设计有两个,由浅入深。先让学生用名词性从句进行语篇填空,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生活经历选择用名词性从句自我介绍,使学生带着愉快的情感进行写作,深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多数情况下教师所采用的导入-分析-写作-讲评方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通过将学生作为中心,将任务作为中心的这种合作形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所谓的合作学习,其实本质上就是通过小组讨论,以及大组分享,还有全班探讨等方式,让学生们在愉快,不单调的方式环境当中进行学习。句子先出来,然后连句成篇。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极大的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并且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让英文写作变得轻松愉快。该环节有这样两个主要任务,第一个是讨论,第二个则是展示,首先通过讨论来将问题解决掉,之后在对学习成功进行展示,该环节可以体现出新课改的发展理念与要求。
  6.成果展示,互学互赏(5分钟)在 show time 环节教师让各小组充分展示合作写作成果。合作学习与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个体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本环节各小组充分展示了合作写作成果,提高了展示者的英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转换。
  7.课堂小结,作业巩固(2分钟)在本节课结束前,通过师生问答形式再次复习有关名词性从句的相关句型,帮助学生巩固相关知识,教师设计课后作业:Write a composition to introduce yourself using noun clauses as many as you can 该作业可巩固运用本节课的语言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在英语方面的书面读写能力。
  五、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实行的是以任务型为主的教学方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阶段当中,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并在编排上严格按照从简单到繁琐,从浅到深的方式。这样的做法,完全符合现实状况,且与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完全符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成功。首先,从教学设计上看,本节课主题明确,目标明晰,巧妙地将语言学习和學生的生活实际有机联系,并将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支架式的教学理论当做了指导思想,然后把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实际培养工作落实。比如,用名词性从句描述身边人和班级活动,十分巧妙的将英语和实际生活进行了完美的结合,进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而且设计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奋发向上的正能量,将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自然融于整节课中,实现了对全部学生在情操方面的引导与培养。此外,不断增强学生们任务的自我达成能力。学生们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而提升自身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的各种能力。其次,从教学活动上看,本节课是语法与写作课的结合,学语言与用语言结合,口语表达与书面 表达相互促进,过程写作环环相扣,凸显语言的交际功能。老师于教学活动当中扮演者引导与组织者的角色,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师生互动顺畅,配合默契。教学注重开展不同形式的语言互动,促进学生吸收英语相关知识并转化为应用的过程,以及交际能力的不断提高。此外,在本节课当中于较为关键的环节当中运用到了多媒体,用其辅助教学,可大大提升课堂效率。
  本节课不足在于: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任务很多,于学习活动具体的环节部署,与时间安排方面,依旧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加充分地表现自己,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并且在教学活动当中,笔者也发现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提升空间,针对于这种状况,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加强训练,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相信经过阶段性的训练,学生们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必然会大幅提升。再就是经常开展个别辅导,并加强对情感方面的关注,进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不断获得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建立自信,继续努力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增大优生的比例,增加高三复习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6).
其他文献
【摘要】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调查汉译英交替传译笔记对翻译学习者的口译忠实度影响,分析了翻译学习者口译笔记的记录特点、存在问题以及他们对口译笔记的认知情况,以期对口译教学和翻译学习者口译学习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口译教学;口译笔记;口译忠实度;交替传译;翻译学习者  【Abstract】This study is conducted on a questionnarie to lear
【摘要】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英语这门学科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英语对培养国际性的应用型人才有着关键的作用及优势,但是作为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实质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外加上新高考的到来,许多的英语教学模式和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一点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对此本文以高中英语教育为分析对象,了解新高考背景之下该学科教育所面
【摘要】英语是现代人才普遍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大学开设英语学科符合国家人才培养计划要求。课堂小组互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高校公共生自主探究能力与应用能力。高校教师将小组活动教学模式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当中,契合高校公共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与英语学习需求。本文将从高校英语教学开展小组互动模式理论依据与有效举措进行探究,旨在促进高校公共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全面迎合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全面优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成效。多模块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优化大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背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多模块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构想,并详述了核心课程模块化构建的理念及实施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英语教师受制于课堂各种因素,从而只能采取书本讲解、黑板记录的方式进行教学,但这种方式已经逐渐不能适应现代高职英语教学节奏。因此,高职院校需在保持英语教学时效性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势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高职;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吴琼(1977.02.07-),女,回族,河北沧州人,沧州
【摘要】 基于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通过明确单元各板块功能,重新组合进行教学设计,旨在找出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关注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养成,进而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词】 关键能力;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杜秀,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一、英语学科关键能力的提出  英语学科关键能力包括英语语言能力和英语学习能力。英语语言能力指听、说、读、写“四能”
【摘要】现代化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英语口语越来越成为人们必需的技能之一,中专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阶段,其英语口语教学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针对现阶段中专英语口语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探讨研究了提高口语教学效果的相关方法。  【关键词】中专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研究  【作者简介】周红梅,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在现阶段教育中,英语口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英语口语教学的要求
【摘要】小学生学习英语,常常从刚开始的热情十足渐渐变为懈怠懒惰,加之学生之间有学习习惯和努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两极分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用怎样合理的对策来改变这一状况,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角色的角度进行讨论,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力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两极分化;有效对策  【作者简介】薛娅(1970-),女
【摘要】目前英语朗读教学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内容就是晨读,晨读对于英语的朗读教学意义重大,通过晨读可以实现中职英语教学的目标。英语这门语言也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需要我们必须掌握的另外一种语言。本文主要分析晨读的现状、晨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优化晨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晨读;中职英语;教育  【作者简介】李佳慧(1983.04-),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省建筑工业学校,中级讲师,本科,研究方向
【摘要】《英语新课标》中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已逐渐在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我所任教班级是小班化教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各项任务,更好地实现了实践与参与,合作与互动,交流与交际,达到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那么教师该如何组织学生构建有效合作学习,打造有效课堂呢?  【关键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