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文阅读作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和应用。群文阅读主要是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开展相应的阅读拓展活动,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技能为目标,因此,本文着重对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索,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贡献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14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成绩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纵观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很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而学生的阅读积累明显不足,阅读技能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最根本原因,直接与教学方法不当有关。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现状
  1.群文阅读主题选择较为随意
  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根据学生和现阶段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目前语文教师的群文阅读活动大多流于形式,阅读主题的选择也较为随意。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向不明确,导致了阅读活动的随意性。
  2.群文阅读缺乏目标性
  一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虽然会采用群文阅读,但由于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导致在分析词义、理解词句等方面存在偏差,影响了整体阅读质量。在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保守和顽固,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1.精选文本,提高阅读价值
  群文阅读的教学目的是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实现阅读本身的价值。因此,选文是群文阅读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阅读课文时,首先要充分結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考虑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以及现阶段的阅读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写作技巧高、情感表达强烈的文学作品。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背影》《白杨礼赞》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茶花女》《骆驼祥子》等文学作品,深入挖掘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表达,并让学生学习作者借物言志的写作技巧,以此来补充自己平时的阅读方法,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2.以生为本,体现阅读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阅读进度。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精读,在文段和词句中学习描写景物的手法,比如,通过细致观察景物细节和特点,注意写作的顺序,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的引导,学生可以发挥自主探究的主体作用,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
  3.以兴趣为主导,创设主动阅读情境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在确定群文阅读主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以阅读目的为导向与学生建立不同性质的情境互动,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成为群文阅读主题确立的中心,发挥学生的疑问导向意识,使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建立被科学引导,从而以兴趣驱动自身,从学生的视角探寻适宜的群文阅读议题,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一时好奇心逐渐过渡为持续性主人翁意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拓展阅读思维。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是顺应新时代教学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充分结合多种形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同时,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实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选择阅读课文和阅读策略,实施拓展阅读等形式,探索阅读教学的新方法、新策略,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童皓《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组合选文策略浅析》,《考试周刊》2016年第88期。
  [2] 杨磊《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组合选文策略》,《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无聊乏味的,但是随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到来,语文课堂变得活泼了起来,课堂上的提问环节也是关键点之一,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给予学生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如何有效地提高提问时的技巧,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所学文章的核心内容,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并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原则及提问技巧探讨分析并总结出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
摘 要:中国一直以来以礼仪之邦的形象为世界所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瑰宝,而当代小学生身上肩负者未来祖国建设与发展的重任。所以,只有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当代小学生才能从思想上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以优良的人文精神为基础,为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生 小学语文 渗透策略 DOI:10.
摘 要:中国古代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深度。但是由于古代诗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作为受教群体的小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含义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古代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本文将探究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难点 DOI:10.12241/j.issn.1009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效率,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推广。对于语文学习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充分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更有效率,也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在初中的教学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阶段相比于小学阶段而言,是学生理解能力最佳的阶段,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变得至关的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 改革创新 教学过程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51  一、初中语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引导成为当前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职高学生能对学习语文的意义有初步的了解,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案例的形式,阐述了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根本方式。  关键词:职业高中 语文教学 引导 自主学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新时代下语文核心素养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进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有助于推动学生对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本文将立足于人教版统编语文教材,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考察对象,针对如何实现民俗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民俗文化 小学语文 教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靠古代劳动人民口耳相传而流传至今的一种文学作品。《羿射九日》讲述的是神箭手后羿为解救天下苍生射下九个太阳的故事。而对于神话故事中后羿的
摘 要:初中教育时期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人民群众情感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尽量努力地结合所学的教育知识,在对语文的学习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而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渗透亦是素质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情感教育在我国初中生活各个阶段渗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在初中阶段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渗透 语文教育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应重视引导学生传承、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师非常注重结合文中内容、文中知识和经典文章渗透传统文化,由此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主动学习传统文化,以此推动学生增强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 语文 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2  学生对传统文化不了解,难以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