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新时代下语文核心素养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进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还有助于推动学生对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本文将立足于人教版统编语文教材,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考察对象,针对如何实现民俗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巧妙融合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民俗文化 小学语文 教学实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0
  现阶段是社会文化高速发展、教育体制持续推进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民俗文化教育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内容,创新教学手段,积极推动民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而增强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为新时代提供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一、基于教材分析,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教育内容
  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的安排。因此,为了开展更有效的民俗文化教育课程,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对教材进行细致且深入的分析。从小学语文人教版统编教材上看,其中大部分涉及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均散见于教材文本以后,故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经常遗忘对民俗文化内容的讲授。可见,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必须首先细致分析教材,了解民俗文化教學内容设置于课本的哪一部分,深入挖掘其与课文文本之间的关系,并灵活安排与把握教学内容,思考如何制定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进而恰到好处地将民俗文化教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二、基于课本内容,定期开设民俗知识分享会
  从小学语文人教版统编教材上看,三年级下册课本中专设传统文化教育单元,故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在班中开展民俗知识分享会,引导学生分享其所收集的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的相关资料。另外,三年级上册课本中专设以秋为主题的单元,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的“语文园地”时,可以围绕日积月累中与秋天相关的成语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与秋天相关的谚语、俗语或歌谣,以及秋天里的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并引导学生在民俗知识分享会上与同学们交流。通过定期开展的民俗知识分享会,学生不仅可以浸润在语文学习的乐趣中,还可以深刻地体验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三、基于游戏精神,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立足于语文课本、推动民俗文化教育游戏化是实现民俗文化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巧妙融合的有效路径。比如,教师在讲授《元日》等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古诗时,可以古诗所描述的传统节日为切入点,从中引出春节放鞭炮和贴春联、清明节祭祖以及重阳节登高等民俗,并通过开展设计灯笼以及做月饼等民俗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刻、更切实的体会。另外,教师还可以基于游戏精神,组织一场民俗知识问答游戏,使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民俗习惯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使民俗文化教育更为有效地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将民俗文化教育引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文化素养,使学生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还有助于建立健全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节日与传统民俗的长效机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将民俗文化教育有效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为新时代提供更多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现代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年第3期。
  [2] 陈芳《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渗透》,《教师》2018年第12期。
  [3] 张玉红、王俊霞《民俗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年第11期。
  [4] 李顺荣《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考试周刊》2021年第4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国家愈加重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渗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留下了无数文学经典和治国的智慧。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应有计划地让学生接受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高高中生的语文素质和爱国情怀。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教育 高中语文 爱国情怀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4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让高中生重视对优秀传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德育教学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是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本文以小学语文德育教学为切入点,介绍了“情”“理”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点,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德育教学 情 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39  随着时代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阶段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创新型的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核心素养是当前初中语文教育阶段非常重视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提问意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开发学生发展潜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提问 能力 对策 DOI:10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阅读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文字阅读逐渐转变为图文结合的模式,很多新闻信息、课文信息都强调图片的应用。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迎来了教学转型阶段,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对图画的兴趣和认识,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本文从图文阅读时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着手,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新方法、新策略,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读图时代 小学语文
摘 要: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无聊乏味的,但是随着新的教学方式的到来,语文课堂变得活泼了起来,课堂上的提问环节也是关键点之一,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给予学生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如何有效地提高提问时的技巧,让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所学文章的核心内容,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并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通过对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原则及提问技巧探讨分析并总结出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提高学生的
摘 要:中国一直以来以礼仪之邦的形象为世界所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中国人引以为豪的瑰宝,而当代小学生身上肩负者未来祖国建设与发展的重任。所以,只有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当代小学生才能从思想上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正确的认知,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以优良的人文精神为基础,为国家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生 小学语文 渗透策略 DOI:10.
摘 要:中国古代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深度。但是由于古代诗词短小精悍,言简意赅,作为受教群体的小学生很难把握其中的含义与作者的写作意图。古代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本文将探究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难点 DOI:10.12241/j.issn.1009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效率,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推广。对于语文学习而言,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场所,怎样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充分吸收教师的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更有效率,也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DOI:10.12241/j.issn.1009-7252
摘 要:在初中的教学阶段,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阶段相比于小学阶段而言,是学生理解能力最佳的阶段,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变得至关的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 改革创新 教学过程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51  一、初中语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引导成为当前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职高学生能对学习语文的意义有初步的了解,能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种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通过案例的形式,阐述了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根本方式。  关键词:职业高中 语文教学 引导 自主学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