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分析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将听觉、视觉、感觉刺激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然而,教学实践中一些忽视了幼儿教学的自身规律,滥用多媒体教学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 滥用 对策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孩子有机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使他们从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孩子学习的指导者和设计者。在学前教育中也体现出这点,利用这些新兴媒体,可以将孩子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新奇神秘的自然景象,心弛神往的卡通世界一一展现在眼前。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具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教学实践中一些忽视了幼儿教学的自身规律,滥用多媒体教学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幼儿园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使用上,普遍存在着课件制作一味追求“花哨”,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扭曲课件使用的真正目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课件制作一味追求“花哨”,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现歌曲,搭配动画,增加幼儿对歌曲本身的兴趣。然而,不合适的动画、声音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样的课件表面看起来异彩纷呈,水准很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效果不佳。不仅无法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反倒适得其反,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仅仅关注了课件的各种装饰物,反倒忽略了课件本身所要反映的教学内容。
  2.从“人灌”到“机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幼儿的听、看、说多种感官,从而增加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反观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乏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即一些教师教学中一味滥用多媒体课件现象。具体表现在,课件制作好后,自己退居二线,机械的随堂操作多媒体课件。这种情形下,所谓的课程改革无非是幼儿接受知识從传统的“人灌”,过度到似乎先进一步的“机灌”而已。
  就幼儿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中不仅有师生间知识上的交流,还有师生间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如果缺少情感交流,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
  三、把握多媒体教学特点,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1.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
  人类的感知是在有声音、颜色、图像和语言的多维世界中完善和发展的,但传统的教学使幼儿长期处在仅有语言或图片中,不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发展的整体过程。多媒体的应用对这一问题有较大的缓解,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给予了清楚表达。特别是对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薄弱的环节——抽象能力表现明晰,这样就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内容全面、信息丰富
  实际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无疑会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更积极的态度搞好课堂教学;如幼儿神情冷漠、无精打采,或心不在焉,教师就会产生挫折感,或愤怒或放弃,导致课堂气氛朝向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
  3.教学效果明显、效率高
  课件的内容在课堂上很容易成为焦点,能更有力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表现能力,能高效、直观的表现客观规律、传达活动内容。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对事物客观存在的现象、规律、方法和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讲解上。从而,多媒体设备成为现代课堂不可或缺的设备。
  四、发现多媒体教学规律,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
  1.教学课件设计
  要运用好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还要有相当的电脑操作水平。既要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高质量,又不能给教师太大的备课压力。有效措施是建立共享资源库,集众家之长,补已之短。例如,建立课件制作研究中心,优秀课件评比、培训后教师制作的课件、网上搜集的课件等;并做好这些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便于查询搜索,且定期向教师发布信息。教师这样就有时间来做到教学内容有深度、课堂有激情。
  2.课堂组织中要有师幼的双向交流
  现代化教学主要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新与旧的方法和手段都能够也应该为之服务。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不同的教学方面才华,而不应该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当好“节目主持人”,把握好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交替与转换,注意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和使用频率。教学中,正视不同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幼儿的声音,实现与幼儿共舞和同乐。教室里的布置最优先考虑的是如何为师幼双向交流提供场景和氛围,使幼儿既能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雅,又能感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纯朴,现代化教学手段不应该成为拉开师幼距离的因素,而应该是增进两者情感交流的道具,成为幼儿敢于创造、乐于创造的媒介。
  3.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驾驭内容的能力。教师要适时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步伐。从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接受一项新知识必须要有一个反复过程,而且思维不可能保持长期高度集中。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为追求大信息量而忽视教学节奏,还是要让幼儿来得及看清,来得及接受和“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控制好步伐节奏。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让课堂的中心是老师的引导和幼儿的投入。
  总之,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余鲁.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早期教育,2000,5
  [2]李群.多媒体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家庭与家教,2007,2
  [3]张卫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11,7,8月(下旬)
其他文献
摘要: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当前我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来看,还不尽理想,学生听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文就影响中学生听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英语听力 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英语听力教学在在教学活动中的比重得到提高。但是目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合理、有效提高中学生听力水平,一直是广大教师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中学生听力
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思维培养,更谈不上思维创造,问题意识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的源头就是问题。现行数学课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在教学中按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一、促进语言发展,提高学习能力  1、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过去传统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统天下,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这种硬式的教学方法不但调动不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使学生感到厌倦。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构建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鼓励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上课后,教师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课文怎样学习比较好?”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按事情发展的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条件。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在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不能不承认这么一个现实:我们的不少学生并不喜欢学习物理,“厌学”现象十分普遍。这已不是一个学校、一批学生的问题,而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问题。对此我们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传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创造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可以使静态、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可以使沉闷、单调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趣味性。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 教学  一、运用多媒体,化静态为动态,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课本上的内容虽然联系生活,但都是平面、静态的,学生很容易就感觉枯燥,进而慢慢失去学习兴趣,尤其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应用日趋广泛。顺应时代要求,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就成为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它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音频于一体,具备强大的综合功能,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相对于古老的黑板、粉笔,它对学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具体地说,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三点优势:  化静为动。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传统教学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