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将听觉、视觉、感觉刺激结合起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然而,教学实践中一些忽视了幼儿教学的自身规律,滥用多媒体教学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 滥用 对策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孩子有机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使他们从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孩子学习的指导者和设计者。在学前教育中也体现出这点,利用这些新兴媒体,可以将孩子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新奇神秘的自然景象,心弛神往的卡通世界一一展现在眼前。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具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教学实践中一些忽视了幼儿教学的自身规律,滥用多媒体教学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幼儿园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使用上,普遍存在着课件制作一味追求“花哨”,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扭曲课件使用的真正目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课件制作一味追求“花哨”,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现歌曲,搭配动画,增加幼儿对歌曲本身的兴趣。然而,不合适的动画、声音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样的课件表面看起来异彩纷呈,水准很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效果不佳。不仅无法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反倒适得其反,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仅仅关注了课件的各种装饰物,反倒忽略了课件本身所要反映的教学内容。
2.从“人灌”到“机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幼儿的听、看、说多种感官,从而增加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反观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乏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即一些教师教学中一味滥用多媒体课件现象。具体表现在,课件制作好后,自己退居二线,机械的随堂操作多媒体课件。这种情形下,所谓的课程改革无非是幼儿接受知识從传统的“人灌”,过度到似乎先进一步的“机灌”而已。
就幼儿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中不仅有师生间知识上的交流,还有师生间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如果缺少情感交流,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
三、把握多媒体教学特点,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1.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
人类的感知是在有声音、颜色、图像和语言的多维世界中完善和发展的,但传统的教学使幼儿长期处在仅有语言或图片中,不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发展的整体过程。多媒体的应用对这一问题有较大的缓解,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给予了清楚表达。特别是对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薄弱的环节——抽象能力表现明晰,这样就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内容全面、信息丰富
实际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无疑会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更积极的态度搞好课堂教学;如幼儿神情冷漠、无精打采,或心不在焉,教师就会产生挫折感,或愤怒或放弃,导致课堂气氛朝向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
3.教学效果明显、效率高
课件的内容在课堂上很容易成为焦点,能更有力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表现能力,能高效、直观的表现客观规律、传达活动内容。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对事物客观存在的现象、规律、方法和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讲解上。从而,多媒体设备成为现代课堂不可或缺的设备。
四、发现多媒体教学规律,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
1.教学课件设计
要运用好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还要有相当的电脑操作水平。既要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高质量,又不能给教师太大的备课压力。有效措施是建立共享资源库,集众家之长,补已之短。例如,建立课件制作研究中心,优秀课件评比、培训后教师制作的课件、网上搜集的课件等;并做好这些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便于查询搜索,且定期向教师发布信息。教师这样就有时间来做到教学内容有深度、课堂有激情。
2.课堂组织中要有师幼的双向交流
现代化教学主要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新与旧的方法和手段都能够也应该为之服务。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不同的教学方面才华,而不应该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当好“节目主持人”,把握好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交替与转换,注意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和使用频率。教学中,正视不同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幼儿的声音,实现与幼儿共舞和同乐。教室里的布置最优先考虑的是如何为师幼双向交流提供场景和氛围,使幼儿既能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雅,又能感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纯朴,现代化教学手段不应该成为拉开师幼距离的因素,而应该是增进两者情感交流的道具,成为幼儿敢于创造、乐于创造的媒介。
3.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驾驭内容的能力。教师要适时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步伐。从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接受一项新知识必须要有一个反复过程,而且思维不可能保持长期高度集中。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为追求大信息量而忽视教学节奏,还是要让幼儿来得及看清,来得及接受和“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控制好步伐节奏。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让课堂的中心是老师的引导和幼儿的投入。
总之,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余鲁.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早期教育,2000,5
[2]李群.多媒体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家庭与家教,2007,2
[3]张卫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11,7,8月(下旬)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 滥用 对策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孩子有机会利用这些技术进行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也改变了教师和家长的角色,使他们从单纯的施教者转化为孩子学习的指导者和设计者。在学前教育中也体现出这点,利用这些新兴媒体,可以将孩子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新奇神秘的自然景象,心弛神往的卡通世界一一展现在眼前。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计算机辅助教学固然具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教学实践中一些忽视了幼儿教学的自身规律,滥用多媒体教学现象却不容忽视。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幼儿园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存在的问题
当前,幼儿园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使用上,普遍存在着课件制作一味追求“花哨”,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扭曲课件使用的真正目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课件制作一味追求“花哨”,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展现歌曲,搭配动画,增加幼儿对歌曲本身的兴趣。然而,不合适的动画、声音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样的课件表面看起来异彩纷呈,水准很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效果不佳。不仅无法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反倒适得其反,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仅仅关注了课件的各种装饰物,反倒忽略了课件本身所要反映的教学内容。
2.从“人灌”到“机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多媒体教学能够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幼儿的听、看、说多种感官,从而增加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反观实际教学中,我们不乏发现这样一些现象。即一些教师教学中一味滥用多媒体课件现象。具体表现在,课件制作好后,自己退居二线,机械的随堂操作多媒体课件。这种情形下,所谓的课程改革无非是幼儿接受知识從传统的“人灌”,过度到似乎先进一步的“机灌”而已。
就幼儿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中不仅有师生间知识上的交流,还有师生间情感和思想上的交流,如果缺少情感交流,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
三、把握多媒体教学特点,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1.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
人类的感知是在有声音、颜色、图像和语言的多维世界中完善和发展的,但传统的教学使幼儿长期处在仅有语言或图片中,不能形象生动地表现事物发展的整体过程。多媒体的应用对这一问题有较大的缓解,对客观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给予了清楚表达。特别是对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薄弱的环节——抽象能力表现明晰,这样就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2.内容全面、信息丰富
实际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无疑会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更积极的态度搞好课堂教学;如幼儿神情冷漠、无精打采,或心不在焉,教师就会产生挫折感,或愤怒或放弃,导致课堂气氛朝向更加消极的方向发展。
3.教学效果明显、效率高
课件的内容在课堂上很容易成为焦点,能更有力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表现能力,能高效、直观的表现客观规律、传达活动内容。使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对事物客观存在的现象、规律、方法和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讲解上。从而,多媒体设备成为现代课堂不可或缺的设备。
四、发现多媒体教学规律,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
1.教学课件设计
要运用好多媒体教学,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还要有相当的电脑操作水平。既要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高质量,又不能给教师太大的备课压力。有效措施是建立共享资源库,集众家之长,补已之短。例如,建立课件制作研究中心,优秀课件评比、培训后教师制作的课件、网上搜集的课件等;并做好这些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便于查询搜索,且定期向教师发布信息。教师这样就有时间来做到教学内容有深度、课堂有激情。
2.课堂组织中要有师幼的双向交流
现代化教学主要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新与旧的方法和手段都能够也应该为之服务。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有不同的教学方面才华,而不应该拘泥于某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当好“节目主持人”,把握好多种教学手段与方式的交替与转换,注意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和使用频率。教学中,正视不同思维的独立性,善于倾听幼儿的声音,实现与幼儿共舞和同乐。教室里的布置最优先考虑的是如何为师幼双向交流提供场景和氛围,使幼儿既能感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雅,又能感受到传统教学手段的纯朴,现代化教学手段不应该成为拉开师幼距离的因素,而应该是增进两者情感交流的道具,成为幼儿敢于创造、乐于创造的媒介。
3.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有驾驭课堂、驾驭内容的能力。教师要适时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步伐。从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说,接受一项新知识必须要有一个反复过程,而且思维不可能保持长期高度集中。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为追求大信息量而忽视教学节奏,还是要让幼儿来得及看清,来得及接受和“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突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中控制好步伐节奏。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让课堂的中心是老师的引导和幼儿的投入。
总之,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出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巨大优势,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余鲁.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早期教育,2000,5
[2]李群.多媒体在幼儿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家庭与家教,2007,2
[3]张卫东.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11,7,8月(下旬)